这两天,上海两家Manner咖啡门店店员在同一天均与顾客发生争执,一家门店的女店员则将咖啡粉泼向顾客,另一家门店的男店员与顾客发生肢体冲突。

据光明网报道,6月20日,记者从上海有关部门了解到,咖啡店店员与顾客之间因催单起纠纷,过程中双方都有推搡动作,但都没有受伤。最后经过警方调解处理,店员已经向该顾客道歉。

不出所料,很多人都把员工工作压力过大作为理由,其实,这背后,凸显的是新经济行业HR缺位。

一段咖啡店内的监控视频显示,一名女店员突然情绪失控,冲着一女顾客大喊“你投诉啊”,并将一杯粉状物泼向对方,致使女顾客面部被粉状物糊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段咖啡店内的监控视频显示,一名男店员与一名女顾客发生争执,双方一度发生肢体冲突,男店员还扇了女顾客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多人看了监控后评论认为,两段视频中,确实店员行为过激,但也能看到顾客一直在激怒店员,所以,换了自己是店员,也可能被激怒。

问题是,这是服务行业,开门做生意就无法拒绝任何人进入,哪怕是精神病人发病期间都无法拒绝,所以,不是说服务人员就该受气,而是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遇事要学会平复情绪不被激怒,一旦店员与顾客发生类似冲突,无论谁是谁非,都影响品牌声誉。

这本来就应该是员工培训的内容,除了要培训员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还应该培训如何管理顾客情绪,这是基本功,但很多品牌连锁店,可能连这些基本技能都没做过培训。

想起@紫竹商业评论 最近在某四字蛋糕连锁品牌店的遭遇。也算是那个品牌蛋糕店常客了,那天去了一个不常去的门店,想选一个巧克力蛋糕,希望不那么甜的。本想自己挑一下,结果服务员马上过来,问:想买哪个,我帮你拿。

我说,想再买个巧克力的蛋糕。

她指着里面的巧克力蛋糕,一一告诉我:这个这个....都是巧克力的。

我说:我肯定能看出来哪个是巧克力的蛋糕。

她说:那您要哪个?

我说:我正在选,想选一个不太甜的。

她说:巧克力蛋糕都甜。

我问:哪个相对不甜呢?

她说:没有不甜的……

就这样,陷入无限死循环……

最后我先认输了,我说,我觉得和你无法沟通。算了,不买了。

最终只买了每天必买的面包,灰溜溜离开了。

单就我的经历,估计很多人还是会说:巧克力本来就都是甜的吗,你这不是故意为难店员吗?

首先,我本来想自己考虑,没想麻烦店员,是她自己主动来干扰我挑选的。

其次,我肯定知道巧克力蛋糕都是甜的,但甜度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想比较一下。

第三,就要说到员工培训了,这员工如果做过基础培训,她就不会这样故意主动来和顾客抬杠。

比如她可以介绍说:“我们店的巧克力蛋糕中,这款相对甜度淡些”或者“我觉得我们店的巧克力蛋糕相对甜度都差不多,要不您先选一款回去吃,我帮您记下,下次您来了再换另一款,您自己比较一下”,哪怕说“我虽然在店里工作,但我确实没吃过店里的巧克力蛋糕,所以不知道究竟哪个不甜,但如果我选,我就选这款,因为它看起来不甜。”当然,更专业的店员,既然自己有时间,还可以和客人讲讲巧克力蛋糕的原料、制作以及如何享用蛋糕才能更美味……

但是,很显然,这个挺努力的店员(我认为她主动来问我,应该是挺想努力做好工作的),根本没受过专业培训,除了会抬杠,根本不知道如何表达,以至于把顾客激怒而放弃购买。

其实,服务行业本来就是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但凡需要顾客等待的食品,都会引起情绪波动,而且,大部分愿意为了那一口能现场制作的食物,而愿意拿时间等的顾客,都可能是挑剔和有脾气的,甚至在等待的时间里,无理取闹都是很难避免的。

所以,既然选择这个赛道,HR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就可想而知。而且,并不是从培训开始,是从招聘选人就开始了,筛选员工的性格很重要。按照Manner的考核规则,一个员工一天最多要做333杯咖啡,且这个咖啡师还需要同时承担理货、制作咖啡、点单、清洗等全部工作,既然知道员工工作压力大,那么,员工日常的心理辅导和情绪管理培训就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公司除了对于员工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更多的应该是精神上尤其物质上的奖励,参照海底捞以及胖东来员工激励机制,才能确保这些新经济行业正常发展,否则,HR明显缺位,人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品牌扩张再快,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一杯咖啡泼过去就能造成坍塌。

所以,HR的选人、培训、员工关怀以及适当的激励机制,是决胜新经济行业的关键因素,所有这个赛道的企业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HR是否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