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都这样抱怨过。有时候我们必须承认,赚钱速度快慢、混得职位高低,似乎与个人表现出来的能力并不一定成正比。

我见过很多专业能力很强,或者专业出身很好,很有想法的人最后要么早早失业,要么终生不得志的,而且也发现其实在很多大平台或者企业里,一些平庸之辈占据着与其能力并不对应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人类社会之复杂不同于动物世界,并不能完全靠实力说话的,影响我们一生的变量因素太多了,如果我们天天都在纠结这些事情上,估计最后也只能变得越来越愤世嫉俗。

我们无法左右别人的命运,但是可以审视自己的人生。

我们在抱怨别人小人得志的时候,往往就直接忽略了自己真实的能力与认知水平。一个人出于本能,会下意识对自己做出高于实际水平的自我评价,但其实你在别人眼中,可能压根就与其它人并无任何特别之处。就像我们看身边其它人一样,感觉都不过如此,换位思考一下,其实别人看我们也是同样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有一个场景下,是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原来自己并不像平时想象中那么与众不同和高人一筹。是求职的时候,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打击人的环节,很多人在经历过各种各样奇葩面试环节后,才发现自己与想象中的自己好像并不是一个人,不然怎么面试时总觉得自己没有太大的底气呢?

这种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很有想法的错觉,平时在工作中、生活中,估计每个人都有,可以试着冷静比较一下,真的是这样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错误的认知包括哪些:我想法比别人多,思路比较奇特,眼界更广;我思维逻辑比别人清晰;我干活更努力。

正确的认知包括哪些: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效率高,我用别人三分之一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相同的工作;我擅长总结与提炼,上级领导都喜欢让我为他们做汇总PPT;我工作守时,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岗。

真正的能力并非是一种自我感觉,而是一个客观事实,一个大部分可以量化的价值输出。如果你对自己的能力还不确定,那就从现在开始训练它。其实你会发现,你在不停的改自己简历的时候,最缺的就是上面那些正确的认知,相信也是面试官们最感兴趣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如何才能更好的训练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强呢?在这里分享三个经验:

1、与自己本专业的顶级人士多接触。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身边都是怎样的一群人,慢慢的你也就会变成那样的人,这句话是没错的。但凡有机会,你都要尽可能创造与这些顶级人士接触的机会,哪怕是听听现场的讲座也好,通过直观的对比,你会感受到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种自身体会到的差距比任何人讲道理给你听都要有效。

2、熟读本专业领域的著作。虽然我们早已离开校园很久了,但是很多专业的技能都是需要终生学习的,而每掌握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要想办法去实践,去总结,去思考,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厚积薄发,永远都是正道。

3、没事多总结,总结之后多做事。平时工作可能会有日报啥的,有就一并相结合,除了写每天的工作内容外,还要记录下来自己当天的心得收获,不用太复杂,核心内容记录下来就成,这么长期坚持下去,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本上的理论和职场中的现实是有很大差异的,很多事情我们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的时候,你才会发现真正的实操难点。很多时候唯有挫折才能让自己从自我迷恋的幻象中警醒过来,此时暴露出的缺点洽洽正是我们需要弥补与改进的,每次一个缺点的完善都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最终积小步而成大步,我们就能成为别人眼里那个“感觉能力不如他,但又混得风生水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