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民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农户家中走访(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王巍浦江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及周边农田。图源 新华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王巍在业界颇有影响,多次登上央视《考古公开课》《开学第一课》等各大节目,2022年5月27日,甚至还应邀走进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课堂,深入讲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重量级的大咖,也是徐利民颇为敬重和联系密切的专家之一。

今天晚上,记者联系上王巍时,他刚结束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回到家中。徐利民获评“时代楷模”称号,虽然未能因为工作冲突收看央视6月19日晚的发布仪式,但已经知道该新闻,“很为徐部长高兴,很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巍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负责人,对我市读者来说并不陌生,本报曾多次报道。王巍对浦江上山遗址颇为熟悉很是关注。早在2016年11月22日,王巍就和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严文明,以及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斯洛文尼亚等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起出席在浦江召开的“上山文化”命名十周年暨稻作农业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当年的研讨会上,王巍就对上山文化予以了很大的评价:“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是考古学永恒的课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农业的起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上山遗址不仅发现了稻作,还发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景、遗迹。上山稻作文化作为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起源的观点,在国际学术界得到广泛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年后,2020年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徐利民早早地着手筹办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大会,王巍是他重点邀请的专家之一。

“徐部长打我电话时,我已经有别的重要安排,所以在电话里谢绝了他的好意。”让王巍没有想到的是,徐利民居然特地跑到北京来当面邀请。“六七月份,夏天非常炎热,徐部长找到北京时,我正在开会,会场进不来,徐部长就在酒店外面一直等到我会议结束。”

在王巍印象中,徐利民为人热情、豪爽,对上山文化特别热心。这次难忘的经历,更让王巍加深了对徐利民的印象。“说真的,挺让我感动的,他对工作特别执着,非常上心。”

王巍为徐利民的热情和诚意所感动,最终把其他事情推掉,如期出席2020年11月12日-14日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学术研讨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在这次研讨会上,成立了“上山文化”遗址联盟,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国内大学、著名科研机构4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发布了研讨会最新研究成果:“以浦江上山遗址为命名的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上山文化万年水稻起源、发展的证据,是对世界农业起源认识的一次重要修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访时,王巍再次强调“上山文化很重要”。在央视各大节目中,王巍也多次对万年上山予以极高评价:“上山是万年文化的一个杰出代表。万年文化,实际就是以上山遗址为代表栽培的农业定居的村落,各种石器、陶器的制作,就是这样一个综合的文化体,它已经不是单一的某一方的发明。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可以形容为万年奠基,8000年起步,6000年加速,5000多年进入。万年奠基重要的一个支撑点就是上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