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时也运也 编|顾柠

重庆银行高管又有变化?!

6月21日晚间,重庆银行发布重要公告,内容涉及两位高管的调整:一是聘任侯曦蒙为重庆银行副行长、董秘。按照惯例,其任职资格尚需金融监管部门核准;二是因工作调整彭彦曦将不再继续担任重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董秘职务。事实上,仅一年左右,重庆银行高管已大幅变阵,仅两位副行长未有变动,其余可谓大换血。

可如此庞大的高管变阵规模下,该行似乎仍有要职人员已超“七年轮岗期限”...

高管变阵同时,重庆银行年报表现连连滑坡,2023年营收同比减少1.89%,继2022年的-7.23%再度下跌,但庆幸的是,在有着农行背景的新任董事长杨秀明带领下,该行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实现营收同比增长5.2%,净利同比增长4.9%,打破“阴霾”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只是,距离兄弟银行渝农商行似乎还有不小的差距...

高管“一进一出”,仍有两名副行长超长服役10年

仅一年左右,重庆银行高管便已“六进十出”。

近日,重庆银行高管再调整,“70后”农行背景侯曦蒙将接替彭彦曦出任该行副行长、董秘职务,而彭彦曦则因工作调动原因请辞上述职务,两位金融女将一进一出。《行长速览》注意到,一年时间上下,重庆银行高管层可谓风波不断,董事长、行长、副行长、董事在内的诸多高管“进出”已有十六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新任副行长侯曦蒙与重庆银行现任董事长杨秀明同有农行渊源,杨秀明曾在农行体系供职近30年,于今年一月刚刚出任重庆银行董事长职务,至今尚未满半年,这两位有着农行渊源的新任领衔者或能以农行经验为重庆银行注入新的发展活水。

公开资料显示,侯曦蒙生于1970年8月,本科毕业后即进入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任秘书职务,供职7年后转战西南证券,后供职长达24年,于2010年被提拔为该司副总裁,为时任最年轻高管。据悉,待侯曦蒙完全接替彭彦曦原职务后,将成为重庆银行第四位副行长,是继杨世银后该行又一女副行长,重庆银行副行长席位中,女性占比将继续维持在50%。

据《行长速览》统计,过去一年有余,重庆银行高管中,已有一位董事长、一位行长、四位副行长、一位独立董事、两位非执行董事及一位外部监事相继辞任;此外,相继上任一位新董事长、一位新行长、两位新副行长及两位新非执行董事。

就副行长级以上高管而言,2023年4月,重庆银行副行长隋军因工作调动原因辞职,其已回归重庆农商行担任行长;2023年8月,重庆银行原行长冉海陵因到龄退休辞任;2023年9月,原重庆农商行副行长高嵩接替出任重庆银行行长职务;2023年10月、2023年11月,该行副行长黄宁、周国华相继因工作调动原因辞任;2023年11月底,重庆银行聘任长期于内部供职的张松为新副行长;2024年1月,重庆银行原董事长林俊因已达退休年龄辞任;同月,重庆银行即宣布杨秀明已出任重庆银行党委书记,并获提名为执行董事候选人;2024年6月,正如上文所言,金融女将彭彦曦因工作调动辞任,侯曦蒙接替其原有职务,至此,该行高管由去年最初的“一正六副”暂时敲定为现下的“一正四副”布局,具体为董事长杨秀明,行长高嵩,副行长刘建华、杨世银、张松、侯曦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长速览》关注到,彭彦曦此次离任满足监管对银行保险机构高管的轮岗要求,但重庆银行行内或仍有其他高管面临“七年轮岗期限”超限问题——2019年年末,原中国银保监会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结合自身行业、所处地域特点,建立期限原则上不超过7年的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制度。

公开资料显示,彭彦曦于2015年10月任重庆银行党委委员,2016年3月正式出任该行副行长,2018年8月起兼任该行董事会秘书,截至2024年6月,彭彦曦在关键岗位任职已将近9年。

现下依旧在重庆银行任职的金融老将刘建华和杨世银或也正面临相同问题,简历显示,刘建华和杨世银均是在2014年10月出任重庆银行副行长职务,至今都已将满十年,若以监管对银保机构高管轮岗要求方面考量,重庆银行高管班子或将再次迎来新的变动。需说明的是,原银保机构所提出的轮岗要求现如今实施并不完善,在大量机构中,副行长“超期服役”情况并不少见。

去年营收下滑1.9%,连续两年增利不增收

高管“大变阵”之下,重庆银行近两年业绩则有些略显疲态。

一方面,业绩方面有所滑坡,连续两年“增利不增收”,于2022年末迎来近十年来营收首次下滑;另一方面,该行股价表现持续低迷,三年来四次实施稳股措施,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但就在今年一季度,新任董事长杨秀明上任后交出的首季答卷显示,该行营收净利转变双增,已开始突破“阴霾”。

该行最新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重庆银行总资产规模达7598.84亿元,同比增长10.98%;实现营业收入132.11亿元,同比下降1.89%;实现净利润52.29亿元,同比增长2.20%。实际上,这并非重庆银行首次“增利不增收”,早在2022年年末,该行营收便迎来近十年首次下滑,营业收入同比减少7.23%至134.65亿元。尽管相对于营收增速,重庆银行的净利增速一直维持在正值状态,但自2021年起,该行净利增速也步入下滑阶段,该指标于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5.43%、4.38%、2.20%。

具体来看,2023年重庆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04.47亿元,同比下滑3.34%;实现非利息净收入27.64亿元,同比增长4.04%。《行长速览》发现,重庆银行利息净收入的走低或与其净息差的不断下滑相关。该行2018年至2023年净息差分别为2.11%、2.10%、2.18%、1.93%、1.59%、1.39%,下降幅度在同业居于较快水平,对重庆银行利息净收入造成较大拖累;此外,该行非利息净收入虽实现上涨,但其内两个指标需注意,一方面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减少45.96%至4.11亿元,另一方面该行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增长272.49%至2293.80万元。

此外,近三年来,该行分别于2021年8月、2022年2月、2023年2月、2024年1月启动稳股措施,分别增持耗资2659.76万元、2662.24万元、2898.27万元及2940.20万元,合计已有1.12亿元。

2024年开年后,受央行降准、再贷款降息等消息影响,A股银行板块呈上涨趋势。5月27日收盘后,重庆银行股价为8.12元/股,盘中最高成交价为8.12元/股,创出自2023年11月以来的股价新高。但截至2024年6月24日收盘,股价再跌至7.47元/每股,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97%,较上市首日最高价也已跌去半数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重庆银行还广受市场诟病的一点是,其风头一直不敌本土的上市农商行渝农商行,分别是西部地区首家上市的“A+H”股城商行和农商行,前者却在资产规模和业绩规模上都都被后者遥遥甩开。2023年业绩显示,渝农商行的资产规模为1.44万亿,显著高于重庆银行的7598.84亿;前者营业收入为279.56亿,净利润111.25亿,均高于重庆银行一倍以上。

但值得庆幸的是,有着资深农行背景的新任董事长杨秀明交出的一季度答卷表现还不错。最新一季报显示,报告期末该行资产总额逾78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同比增长10.1%;实现营业收入34.01亿元,同比增幅5.2%;实现净利润16.19亿元,同比增长4.9%,短暂结束了“增利不增收”的业绩阴霾。

除此之外,此前4月,招商证券、国泰君安及中泰证券均对重庆银行给出股票“增持”评级建议,其中,国泰君安表示道,该行业绩表现修复,资产质量有改善势头。

但长远来看,重庆银行新一轮领导班子仍“任重道远”,如何快速追赶渝农商行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绕不开的发展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