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界流行拜师,一般的说法是,老师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我们不断调整,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然而关于书法要不要拜师的问题,其实一直以来争议是比较大的!我们纵观历代书家,客观上确实存在师承的问题,例如书坛就曾有明确记载,王羲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陆柬之等等这都是一脉相承,有着明确的传承脉络;宋代的黄庭坚就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学及书法曾受到苏轼的很大影响!一个好的老师确实能给予学生更大的帮助。

当代也有不少学书者寻求拜师学艺,希望寻得一个好的老师。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一个现实,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去寻得一个好的老师,也不是每个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是拜师拜出来的!启功先生就曾专门说过这个问题,大意是说,书法不同于武术,也不同于其它的一门技术,指望一个老师就能够掌握所有的技能。有时候同样一个字,每个老师的写法都不一样,每个老师提的意见也不一样,你去问老师,问的多了反而更迷糊了。他的主要主张是可以向老师学习,但是不要迷信,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无师自通。当然他说这个无师自通不是反对去向老师学习,而是自己在写字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要不断对照字帖或自我的感觉不断调整优化,书法是准确加重复,而不是一直重复错误。这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是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努力去实现的,这不是通过拜师就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看启功的学书经历就知道了,他虽然有老师,但是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学习,启功先生可以说对历代优秀法帖都有过临摹,但是都能够根据自己的习惯加以吸收和改进,所以才能最终写出自己的“启功体”风格。历史上确实有拜名师而成功的大家,但是大部分知名书家其实都不是拜师才写出来的,而是在自我学习过程中不断吸收,不断改进,自我努力出来的结果。

所以,自学书法的书友们完全可以不必纠结于这一点,拜师对学习书法没有绝对的影响!自己努力练习并不断纠错,相信会越来越好。

以下是启功临摹的颜真卿书法,可以看出他也不是完全按照颜真卿的原貌去写的,而是有自己的习惯和思考,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融入到书法的练习中,而不是一味地一笔一画都要去听老师的,或者仿老师的,这一点在学书过程中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