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孝经》中有句名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由此可见,头发的留存直接与孝道挂钩,轻易去发就是大不孝的行为,因此当满清八旗兵入关夺取天下后,下令天下臣民去发,立即遭到了激烈反对,虽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但也有“头可断,发绝对不可去”的大义凛然。
不过在最讲究孝道的东汉王朝,却有个名人并不在乎自己头发的去留,甚至还出现了关于他去发的两个典故,这个人就是曹魏政权的创立者曹操。
割发代首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对割据宛城地区的小军阀张绣进行讨伐。当时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因此曹操在行军途中发布军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鉴于曹操一向治军严厉、令出必行,因此全军上下都严格执行命令,骑马的士卒都下马,挽辔而行;步兵则用戈小心的扶麦而过。
可是,最后曹操自己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众目睽睽之下,曹操只好请出军法官,很严肃地让其为自己的违令行为定罪,并拔出腰间宝剑准备自刎。幸好随行的谋士郭嘉劝道:“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曹操就坡下驴,回应道:“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随后,用自己手中的宝剑割下一绺头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使人以发传示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割须弃袍
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韩遂合兵10万进军潼关。曹操率军西征,双方夹潼关对峙。操引军杀奔关隘前去,正遇西凉军马。西凉之兵,人人勇健,个个英雄。马超声雄力猛、悍勇异常,加之庞德、马岱等人相助,曹军虽然派出于禁、张郃、李通等名将迎战,但接连败北,李通还被马超一枪刺于马下。
西凉兵趁势冲杀,曹军抵当不住。马超、庞德、马岱引百余骑,直入中军来捉曹操。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军中有人将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闻知,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后人有诗曰:“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怆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