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清军事历史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除非是皇帝(或者摄政王),其他人基本不可能直接指挥超过七万人的部队,如果他的兵力超过了这个数字,满清皇室就会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削弱。这个现象不光满清有,奥斯曼帝国也有,奥斯曼帝国在很长时间内都不让大臣指挥超过5万人的兵力,兵力上限超过五万人,要么是苏丹本人亲自上场,要么是苏丹特批。
大家很熟悉的一些满清大佬,其实都没统帅过超过七万人的兵力,比如多铎南下的直属兵力就是五万人,多铎横扫漠北蒙古的军队是两万人。康熙末年的皇十四子胤禵一般的说法都是他统帅过十余万大军(某某百科上的介绍),其实他的兵力没那么多,胤禵在康熙五十八年十二月离开京城时,带走的兵力是京师八旗兵一万多人。胤禵在第二年三月十一日到达青海后,也没有指挥大军作战,而是按照康熙的指示备战、统战青海蒙古人。胤禵在五月中旬召集青海蒙古人首领,得到了这部分人马带路效劳的保证后,才开始出兵。
胤禵对阵准噶尔大军直接指挥的军队是青海方面的北路军,总兵力是1万2000人,由于康熙的旨意,胤禵并没有直接进藏。他把这部分兵力交给远亲延信(豪格的孙子)指挥。南路清军7000人的指挥官是护军统领噶尔弼、都统法喇,他们的直接上司就是年羹尧。清军在青海等地后方的预备队和后勤人员加在一起才5万,就算把这部分兵力也算到胤禵头上,他指挥的兵力也不超过七万人。
康熙对阵噶尔丹时,清军总兵力十万人,福全作为皇兄带了三万人,康熙的弟弟常宁也只带了2万人。满清入关后,只有多尔衮能一次调集满洲八旗3万2000人,蒙古八旗军军1万5000人,汉军八旗4万人,集中了近九万人的兵力进行大同战役。其他各个战役,满清皇室都没人可以指挥超过这个数字,多铎的儿子察尼在岳州之战也只能指挥三万人,勒尔锦的兵力是一万两千人,豪格拿下四川直属兵力也不过是一万人。满清皇室对自家子弟尚且如此,对大臣就更不会大方。雍正派遣年羹尧取代胤禵,先后调往青海的兵力总数是2万7500人,在青海雍正总共投入了5万人。
满清八旗军入关时,总兵力不过12万多人,谁能指挥七万以上的兵力,谁就真的可以在八旗军中说了算。满清开国诸王,能直接指挥的兵力也只有数千人,他们没有太大的战功,一般也就是只能指挥万余人作战,能单独指挥3万到5万大军作战的王爷和将帅都是满清皇室特别信任的人。
到了清朝末年,满清皇室也尽量维持这一局面。曾国藩的湘军总兵力超过12万人,但湘军分为多个山头,直接听命于曾家兄弟可不是七万人,他们的直属兵力是五万人。太平军被剿灭后,湘军当年就裁军了近一半,曾国藩裁军的重点就是自家兄弟的部队。以至于曾国藩剿灭捻军时带了7万人,只有一万人是湘军出身。到19世纪70年代,曾国藩死后,湘军的兵权又有了变化,湘军成了左宗棠一系的天下,左宗棠的直属兵力变成了四万人,其余的三万湘军在西征时配合他作战,左宗棠俨然是湘军盟主。为了制约左宗棠,满清派遣了各地部队五万人。左宗棠死后,湘军就再也没有一个可以统领全军的大佬。
淮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淮军在湘军大裁军时,得到了重大发展。淮军剿灭捻军时,兵力变成了95个营,总兵力近5万人。中法战争期间,淮军扩充到132个营,逼近了满清皇室的警戒线,战争一结束,满清就把淮军兵力缩减为101个营(五万人)。荣禄等人还拉拢淮军系统的诸多军头,利用湘军和淮军进行反复制衡。到了袁世凯时代,北洋六镇的兵力变成了七万人,满清还专门塞进了足足一个镇的满洲八旗子弟进去。
时代变了,满清统治者还在玩各种手段,它既不能扩大军队,也不能放手别人指挥军队,最后就只能被抛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