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老子《道德经》

曾经,我认为成长是一个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然而,老子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在《道德经》中写道:“为道日损”,即追求“道”的过程不是不断增加,而是逐渐减少。减少到最后,就是“无为”状态了。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上,塔尔教授引用了老子“为学日增,为道日损”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知识、技能、积累经验,多多益善;自我成长则相反,需要不停地做减法,把无关紧要的杂念一步一步剔除,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时间是不可逆的,在追求成长的路上,我们要学会简化和剔除多余,才能抓住最核心的要素,为真正重要的事物腾出空间。

一,减少需求

我们可根据自身情况,设法将需求降到最低值。不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包括精神需求。通过化繁为简,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首先,降低物质欲望,不去追求一些不必要的,或者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东西,把现有的多余的东西能清理的就清理掉。

冲动购物、超出预计的过度消费、频繁更换手机……,这些行为在我们中较为常见。曾经看到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位网友说自己在控制自己乱花钱行为的时候,不小心在网上看到一个卖“野生葫芦娃”的,顿生好奇,那得买一个看看,有多野。

本来只打算买双鞋,逛了一圈,回来后,大包小包的买了十几件,这些中的大部分,是注定要放着吃灰的。

看到商场在做活动走不动,不买点什么总觉得自己吃亏了。

另外就是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消费。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迈巴赫,那就得想一想,我们用它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代步工具,那普通的车就可以了。如果钱包厚度足够,那就无所谓了。

个人不建议为了一件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奢侈品忍受太多艰辛。不管女孩还是男孩,富养还是穷养,养好的第一要素永远是爱和包容带来的底气和安全感,其次才是富足的物质。

虚荣,从表面上缺乏的是物质,骨子里缺的是那种无论混得怎么样,都有人无条件接纳、喜欢的底气。那么努力想通过物质得到一点点关注,反而引来了一些冷嘲热讽。如果生活是座大山,普通人是从山脚开始爬的,他们,则是从悬崖下开始往上爬的,未来的艰辛可想而知。

即便如此,也不要气馁,前行一步就有一步的风景。既然无人可以依靠,那我们就想办法成为自己的太阳。

从地狱里爬出来的人,会比没有经过地狱的人更深刻、更有力量。

其次,清理精神欲望,去除杂念,去除无谓的精神内耗。

各种精神内耗,都源于没有稳定的内核。

缺乏关注的人,会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不惜哗众取宠。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不断地装疯卖傻,引起阵阵哄笑。他看起来非但不觉得羞耻,反而挺高兴的。有人看不下去了,问原因,他哭了,“不这样做的话,根本没人理我。”

反向思考,如果他不需要被人关注,完全可以不用这么辛苦。他的内核是空的,需要别人看到才有存在感,哪怕得到的只是嘲笑。

没有安全感的人,可能会控制欲特别强的完美主义者,也可能会变成敏感脆弱、自我压抑的讨好型人格。

一些小说、电视剧里的“霸总”,可能只是没安全感。这些人潜意识里觉得,所有的东西都在掌控之下,才觉得安全,任何失控行为都是对他的挑战。他可能会因为女主角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大发雷霆。与之相反,讨好型人格则担心如果自己做错了,别人就不喜欢我了,进而努力去满足别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这两者看上去似乎是完美的一对,但事实上,因为合适的土壤,会让二者更加极端。

各种各样的洁癖,其实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当我们对环境、自身健康状况感到担忧时,可能会通过各种强迫性的行为来寻求控制感和安全感。

由此可见,不在意、不分析解读他人的看法;不讨好、不试图控制别人;不自我强迫,可以消除绝大部分精神内耗。

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有利于我们更加专注目标。

二,简化行为

检查下日常,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就别做了,把无效的努力去掉;然后把不必要的人际关系去掉。

什么叫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一场聚会,去不去好像对工作生活都没啥影响。但碍于面子,决定还是去了比较好。朋友儿子办了个气派的生日晚宴,我要给孩子来个更大的。同事小马换了新车,我也得换。为了给领导留下好印象,我要拼命加班……

不少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多半跟“面子”有关。

其实,为了“面子”丢了“里子”,才是最没有面子的事情。

什么是无效的努力?就是我背了一年的单词,回头做一下检测,发现词汇量跟一年前相差无几。

可能有人会问了,那你是咋背的呢?好问题!

我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行为,发现,每次用App背单词的时候,我都会关注其他的东西,而不是单词本身。比如,每出现一个单词,我的精力主要放在下面几张图上,对着图片浮想联翩,突然想到什么奇怪的点上了,还会顺道去搜索一下相关的信息。

换个App行不?不行,缺乏有趣的图片我就没兴趣了。

看了下自己的搜索历史,哭笑不得,比如,绿巨人变大后小腿的压力有多大?为什么中国的神仙先收定金、事后才付全款?猫肚子下面为什么垂着一块肉?

三,剔除无效信息

变被动为主动,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式去筛选,即可去除不少无效信息。

有位教育家这样描绘‎今天老师的‎讲课:“掰开,揉碎,嚼细,喂给学生。”长此以往,制造出一批‎又一批学习‎能力上的“残‎疾人”。

并不只是学生,我们很多成年人也是。

现实中,习惯了不带脑子出门,看大家怎么说,俺也跟着怎么说,大家怎么做,俺也跟着怎么做。

这怎么行呢?我们说什么、做什么,不是因为看着大家说的有道理,做得还不错。而是根据我们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一方面,他人说的、做的,无非是想让你听到的、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每个人都会不自觉的给自己“立人设”,这是我们每个人自我保护、获得认同感的本能;

另一方面,即便他人出自真心,他们的说法和方式,未必适合我们。就像别人的鞋子不一定适合我们的脚一样,可别犯削足适履的错误。脑袋懒惰也会养成习惯的。

书上、网上的信息也是一样。

所以,不管是现实生活中,还是书本上、网络上,所有的信息对我们来说,要么是给了知识,要么是触发思考,否则,就是无效信息。这些需要我们主动去甄选,把里面好的,有养分的选出来,培养我们的大脑、滋润我们的内心。

在过去的武侠小说上经常看到这种场景,徒弟一路艰辛,终于拜到名师门下。然后名师给他的任务是“先忘掉过去一切你所学的。”

这个师父说的“忘”,就是一种做减法。你得先把自己清空了,才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内心。这个时候再学东西,才不会被过去的经验束缚。

那么我们会不会因此把过去有用的东西也一并忘记呢?

不会!

内心的东西是剔除不掉的,它们已经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剔除的是杂音,对我们来说没用的东西。

减少不必要的信息输入,专注于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五代时的《还金述》有语:“妙言至径,大道至简。”

因此,可以这么说:

会做加法的人是博学的人,而会做减法的人是智慧的人。

蒙德里安《红黄蓝黑构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德里安《红黄蓝黑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