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达)电报技术,作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被誉为工业时代的信使。在未发明电报以前,人类长途通讯的主要方法包括有:驿送、信鸽、信狗、以及烽烟等,美国人莫尔斯于1837年发明电报后,即成为世界上最早用电的方式来传送信息的工具。

(电报发明人莫尔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报发明人莫尔斯)

电报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还在全球范围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电报的快速发展始于1865年,这一年,第一次国际电报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类正式迈入了电子通讯的新时代。

电报业的发轫

电报业的发轫

中国的电报业起步较晚,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从同治年间,国人对电报的恐惧和坚决拒绝,逐渐转变为光绪六年(1880年)京沪电报干线的架设,这一转变标志着国人对电报线的态度由最初的拒绝、到认可,再到积极创办。

电报的初始形态是有线电报,这一点在中国近代游历先驱林缄的著作《西海纪游草》中有所体现。林缄详细描绘了电报的工作原理:“每隔百步竖立两木,木上横架铁线,利用胆矾、磁石、水银等物,辅以活轨,以二十六个字母作为暗号,两端各有专人负责,一旦动手,信息即刻传递,无论是政务还是其他,瞬息可达万里。”

(近代有线电报线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代有线电报线路)

代表近代电讯先驱的电报在黑龙江省何时落户,经过认真的搜寻笔者终于找到了答案。据《黑龙江省邮电志》记载: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设立了电报分局,标志着黑龙江地区电报业的开端。1886年,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至吉林的电报线延伸至珲春,途经宁古塔,成为黑龙江地区的第一条电报线。

笔者从来不曾想到黑龙江省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竟然架设在宁古塔。

宁古塔,作为清代的边防重镇,与三姓、珲春等副都统共同构成了著名的“吉林三边”,是朝廷重点打造的抗俄前哨。在这里架设电线通电报,无疑与边防有着密切的联系。

(清代的电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的电报)

光绪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1885年12月14日),吉林将军希元与清政府北洋大臣李鸿章上奏,鉴于“吉林珲春地方逼近俄疆,距省较远,驿递文报,动辄经旬,设遇边情紧急,深恐贻误事机”,加之鸦片战争后沙俄不断侵占中国领土,制造边境事端,因此奏请清政府在吉林设立电线。从盛京(今沈阳)接线起,经伊通、吉林、宁古塔至珲春,全长1072.5公里。光绪十二年(1886年)九月竣工,十月初一(1886年10月27日)正式开通。

尽管当时电报局使用的通信设备仅有莫尔斯电报机,但宁古塔电报子局的设立,无疑标志着电报业在现黑龙江省的起步。这一历史性的一步,不仅体现了电报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以及在军事和政务通信方面的重要需求。

电报在宁古塔

电报在宁古塔

《黑龙江省邮电志》记载,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电报总局为了将奉天至吉林的电报线路扩展至珲春,在宁古塔设立了电报分局,这标志着黑龙江地区电报事业的开端。所有清代的电报局均为官办,它们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于军事和政务通信。

(清代的电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的电报)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10月26日,24岁的英国军人兼探险家弗朗西斯·爱德华·扬哈斯本抵达东北边陲的宁古塔。这位将探险视为人类至高无上追求的职业军人,在《帕米尔历险记》中记录了宁古塔的景象:

  “宁古塔这是一个热闹的地方,人口不过两万,恰好有一个刚刚开设的电报局。这里因为与俄国接壤,中国人很重视此地,架设电报线就说明了这一点。电报线受到丹麦人的监督,是一个非常讲究质量的工程。电报局的工作人员均为中国人,但使用的是英语。碰到能说本国话的人们,我们心里都很高兴。”

扬哈斯本是首位将“宁古塔电报局”载入史册的外国人。他提到,宁古塔有线电报工程监督是丹麦人,而电报局工作的中国人能讲英语,他们可能是最早在该地区使用英语工作的中国人。

(清代架设电报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架设电报图)

在扬哈斯本来到宁古塔的前一年,即1886年春,中俄勘界大臣吴大澂也曾前往宁古塔。吴钦差等人经过张广才岭,向前走了十里出了乌棘口后,便见到了他的老部下英喜,当时“宁古塔靖边右路中营哨官英喜率队兵伐电线木杆”,正在为宁古塔电报工程出力。他在《皇华纪程》中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架设有线电报的场景。

尽管近代电信业在吉林大地正式发轫,李鸿章和盛宣怀等洋务运动倡导者也提出了电报经营的模式,即仿照“轮船招商局之例,商力举办,而官董其成,谓官督商办也”,“由商人经营、官员控制,旨在营利”。但由于清末吉林地方财政困难,电信业主要承担传递边境军情的任务,商业使用较少,收费微薄,难以支撑运营。加上甲午战争、庚子国难和日俄战争的破坏,电报、电话线路损坏严重,导致清末以来吉林省电信业发展较为缓慢,揭示出电报业在面临财政困难和战争破坏时的脆弱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报业曾经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加速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也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的沟通与交流。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寻求更为高效和便捷的通信方式,通讯变得触手可及,这无疑对电报业构成了巨大的冲击。

2022年12月31日,德国邮政宣布停止电报业务,这一事件象征着电报这一传统电信业务将在多个国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尽管在某些特定的政府和军事领域,电报因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应用,但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电报的使用已经变得极为有限,甚至可以说是罕见。

电报的衰落,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提醒我们,任何技术和服务都需要不断地创新和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持续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电报的历史也让我们铭记,它曾经在人类通信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往期不容错过的精彩:

往期不容错过的精彩:

牡丹江纪事|清代宁古塔望江楼和《望江楼志》的疑问

宁古塔老关家绝对值得炫耀的旧事,祖孙三代同入民国《宁安县志》

日本间谍拍摄的大车店招幌照片,揭秘出宁古塔寒冷冰道上的旧风景

海林站裕顺德火磨,宁古塔首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民族工业企业

《牡丹江晨报》B6整版刊发《吴大澂在宁古塔“屯垦戍边”的诸多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