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鹊华秋色

当秋季来临之际,历代文人墨客们无不感慨万分,纷纷抒发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愫与感慨。

王维描绘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

屈原吟咏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

杜牧描绘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丽景色;

刘禹锡则表达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独特见解;

而徐志摩更是以“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的优美词句,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鹊山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景象而感到忧郁悲伤,但也有人拥有“秋是第二个春,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鲜花”的向上态度和乐观人生观。

深秋展现出一种浓厚的生命色彩,那丰满的金黄色,欣然成熟的触动,以及恒古不变的宁静,陪伴着古老的落叶与远离家园的旅者,仿佛能透露出一股永不凋谢的气息。

当这样的气息扑面而来时,如同品尝到久未尝到的美味佳肴,激发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另类想象。

因此,在这立秋之际,让我们共同沉浸在国画的意境中,深入挖掘那份情感的韵味吧!

两座山,平分一城秋色

《鹊华秋色图》作于元贞元年,赵孟頫时年四十二岁。上方有赵孟频自题,称元贞元年十二月时,自己在山东地区做官归来,“通守齐州,罢官来归”,向好友周密讲述山东的山川。

周密祖籍山东,两宋之际其先人迁居江南,虽号“华不注山人”,却从未亲眼见过华山真貌,很是遗憾。于是,赵孟頫当即决定将华山画下来,并题下“齐之山川,独华不注山最知名”,送给好友一解思乡之苦。这一年,周密64岁,第一次借着画见到了那素未谋面的家乡。

世人皆知那是一幅思乡画,却不知它更是赵孟頫自己的心中净土。对于赵孟頫来说,若尘世间没有净土,那么他便自己画一片净土。在人生最闲散自在的日子里画下这幅画,蕴藏了最深的怅惘和最纯粹的寄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不注山

本幅作品呈开放式布局,采用散点透视手法,从而使得画面具备更为广阔深远的视野。

画面所绘两座巍峨挺立的山峰,一座名为鹊山,静谧安详;另一座名叫华不注山,则高傲伟岸。

乍看之下,两者似乎并无关联,然而实际上,它们正是构成这种独特散淡风格的重要元素。

这两座山峰宛如两颗在烟雾缭绕之中熠熠生辉的璞玉,静静地矗立在天际之间。与之相呼应的,是平坦开阔的水面以及沙滩,岸边生长着一片片茂密的芦苇,营造出秋天特有的空灵寂静氛围。

赵孟頫,心中那片净土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之际,平坦的水面、沙滩之间,掩映着枝繁叶茂的树木。这些树木有的已经落叶飘零,有的依旧翠绿盎然,有的甚至已经开始泛红,在整体色调的统一协调下,展现出秋季独具韵味的层次感。

此外,在河流、沙洲、山脚以及树木之间,小船、羊群、村舍等元素穿插其中,动静结合,虽然并不引人注目,却又不可或缺。

整幅秋意图中,色彩的运用既华丽多彩,又不失柔和雅致,仿佛是大自然本身所呈现的色调,充分体现了画家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叶

鹊山之前的屋舍旁,树叶以红黄两色点出,暗示图中所绘为秋季之景。树叶虽用赤色但效果并不热烈,放在周围深绿色的杨柳和淡赭色的沙岸之中,画面和谐统一,表现出秋日萧瑟宁静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渔夫

近景处渔夫撒网捕鱼,妻儿在家守候,一片安静祥和。结合全图流露出的忧愁萧瑟氛围,或许这也是在为他的山东好友周密感到遗憾,因为周密难以重新回到山东,过上这样闲适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成枯枝

图中华不注山之前有数棵枯树,以李成蟹爪枝绘成,弥漫着萧索的气息,可见赵孟頫在北方为官时已对北宋李郭派山水有所接受和吸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鹊山

面包状的鹊山。

《山东通志》记载,鹊山距离济南城北二十里,“此山无峰,形如帘幕”。鹊山与华不注山之间无其他小山相连。鹊、华二山实际上相距甚远,是赵孟頫在作画时依据己意将其拉到一起的。

由于历史上黄河的多次改道,《鹊华秋色图》中之景今日已不复得见。

赵孟頫自题中称“其(指华不注山) 东则鹊山也”,实际上鹊山在华不注山西侧,这一点乾隆皇帝在1748年巡狩山东时已经发现,并题画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不注山

三角形的是华不注山。据《山东通志》记载,华不注山在济南城东北约十五里,传说华不注山之名中的 “不”原本为“跗”,同“”,有足部、花萼的意思,“华不注”也就是形容一枝秀拔的花朵独立漂浮于水面之状。

图中华不注山和旁边的鹊山都以荷叶皴画成,并施以青蓝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渚及远景

图中沙渚远景以横笔皴擦而成,近景以弯曲的披麻皴写出,横向蜿蜒,间杂芦苇,营造出河道弯曲、两岸参差、烟雾迷茫的河上之景,与董源《寒林重汀图 》十分相似。

图中柳树的画法又和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中的柳树如出一辙。

赵孟頫自大都带回南方的众多画卷中有不少出自董源之手,可见他对董源山水也很感兴趣。

这幅画作中,无论是汀岸的层层堆叠,还是披麻皴和荷叶皴技法的巧妙运用,都明显受到了唐代画家董源的影响。

尽管描绘的是北方山水风光,但其中所蕴含的温暖季节气息,以及色彩的艳丽而不俗媚,无疑是一个南方艺术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线条的流畅舒缓,散发出浓郁的书法韵味,对后来的元代四大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书画鉴赏家董其昌曾对此画给予高度评价:“既有唐代绘画的神韵,又摒弃了其过于细腻的表现方式;既有宋代绘画的壮阔气势,又剔除了其过于狂野的气质。”

精准地概括了该画作中庸平和的特点,既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古朴意境,同时也将其与北方山水的冷峻、粗犷风格区分开来。

从此以后,以南方山水的平和、清幽、淡泊深远为主流,逐渐取代了北方山水的厚重、凄凉、险峻陡峭,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