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一文看尽楚国八百年(中):晋楚交锋,庄王称霸
七、大国博弈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死后,楚国没有立刻走向衰落。继位的楚共王在公元前589年,在泰山脚下一个叫“蜀”的地方举办了一次盟会,史称“蜀之盟”。楚共王想当“华夏社团”的“话事人”,直接要面对的就是“晋国帮”的干涉。
楚共王十六年(前575年),晋楚为争夺中原霸权,在鄢(yān)陵地区(今河南省鄢陵县)展开了“鄢陵之战”。最终晋国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
帮派老大互殴,小弟来打扫战场。在宋国的调停下,公元前579年,两国达成停战协议,史称“第一次弭兵之盟”。然而“蜜月”总是短暂的,二十二年后,楚康王三年(前557年),晋国借口前561年楚国联合秦国,侵略宋国扬梁那场战争,在湛阪(今平顶山市区湛河以北)挑起战端,再次击败楚国。大国一打仗,小国就遭殃。频繁受到战争之苦的小国们纷纷说:“你们不要再打啦!”
获胜者晋国自己家里其实也是鸡飞狗跳的。自公元前607年赵盾、赵穿兄弟杀晋灵公后,晋国权力完全落入“六卿”手中。随着时间推移,晋国士大夫争权的“内患”超过了楚国等国的“外忧”。
于是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公元前546年,14国在宋国国都商丘的西门之外结盟,划定好哪些国家是晋楚的附庸,哪些是同等的盟友,大家互利共赢,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发展道路。此次会盟史称“第二次弭兵之盟”。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小国在大国的夹缝中既不敢完全听命于哪个大国,又不敢一直输送贡赋或者暴露自己的弱小,以防止大国国力强盛后被吞并。
八、吴国崛起
当然,也有小国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蕞尔小邦成为了名震天下的诸侯国,以前是楚国,现在,轮到了吴国。
公元前589年春,楚国重臣巫臣受到他人打压,于是借出使齐国之际,逃亡到了晋国,路上他还拐走了可以说当时华夏最知名的美女——夏姬。
这个夏姬不是秦始皇祖母夏姬,俩人差了好几百年。春秋时的这位夏姬以其倾国倾城的容貌,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史载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给别人,共有九个男人因为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后世那什么“十大名妓”比起来根本不够看的。
这位夏姬美到巫臣只是见到过她,就像个情窦初开的小男生一样非要追她到手了,连逃亡路上都专门到郑国找到已经多次嫁人的夏姬,此时已经四十多岁半老徐娘的夏姬也仿佛是少女心再次萌动,最终这位“春秋豪放女”与巫臣逃到晋国并相伴余生。
巫臣与夏姬是春秋桃色新闻中最亮眼的一笔。到了春秋末期,各大诸侯国减少了直接的硬碰硬,取而代之的是扶持敌国边缘的小国,以达成牵制的目的。巫臣就被晋国又千里迢迢派到了吴国,以扶持吴国对抗楚国。
和楚国一样,吴国本来也是偏僻的“蛮夷小国”。巫臣的到来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战车,同时把中原文化和礼教也传播到这蛮荒之地,从文化和军事上彻底改变了吴国。
吴国步入上升期时,楚国却迎来了著名的“细腰爱好者”楚灵王。楚灵王在位期间,奢侈无度,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兴建了章华台,然后把那些各国收来的蜂腰美人,都送到章华台供自己玩乐。灵王喜欢细腰不分男女,所以大臣们也竞相减肥瘦腰,饿到脸都黑了。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墨子 兼爱》
楚灵王不仅追求华丽的服饰和宫殿,还经常邀请诸侯来楚国做客,一时间,楚国文化成为了当时的“网红文化”,大家都学楚人穿衣打扮,留下了 “衣冠楚楚”’、“楚楚动人”等诸多词语。时尚文化的背后,是安于现状,沉迷物质享受的楚国风气,也是楚国后来败于更加莽荒和“血性”的吴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楚灵王虽然穷奢极欲,对外扩张方面还是有一定能力的,然而他自己当年就是血腥篡位上台,晚年自己也被其弟熊弃疾等人逼自尽,熊弃疾上位即楚平王。楚平王七年(前522年)平王听信谗言逼死了大臣伍奢,他的一个儿子跑到了吴国,他就是楚败于吴的又一个主要原因——伍子胥。
伍子胥刚到楚国时受到排挤,于是隐居,直到吴王阖闾的上台才获得重用。伍子胥献上了著名的“三军疲楚”之计,让楚军在不断的战争中感到疲劳。公元前506年,伍子胥疾行千里,率领奇兵击败楚昭王,一举把郢都夷为平地,甚至把仇家平王的陵墓挖开,把已经腐朽的尸体打了300鞭才算出完这口恶气。
楚国在秦国的帮助下得以收复了失地,国都搬到了今湖北宜城东南一带,还叫郢。后经过昭王以及其儿子惠王两代国君的努力,楚国再次强盛了起来。为了对抗吴国,楚国用了晋国当年的计策,扶持吴国南边的小国越国。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灭越后却不听伍子胥建议,而答应了越王勾践的议和。勾践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等人,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在公元前482年趁夫差北上之际攻入吴国国都,又在前474年彻底灭亡吴国。伍子胥已在前484年被夫差害死,因此他临死前说出“我没脸在九泉之下见到伍子胥了。”
九、吴起变法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一册中,认为“在春秋时代将近三百年内,楚国灭了四五十国。”越灭吴之际,恰逢《史记》所界定的战国的开始,即公元前476年。
战国与春秋最大的不同,在于战国时期战争的激烈性和残酷性要远远甚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战争仿佛只是死点人的贵族的游戏,最激烈的战役一方因战死亡不会过万,基本上一天以内就结束了。而到了战国,战役往往持续数月甚至以年计,直接因为战争死亡的能达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
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在骤变。春秋时大一点的国家几乎不会被灭,像郑国和宋国这样的,可以在大国夹缝中生存数百年。到了战国则充满了尔虞我诈和弱肉强食,各方都尽一切可能削弱敌人,失败的君主往往身死国灭。
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铁器的普及和应用,农民可以开垦出大量荒地,地主阶级逐渐形成,原有的分封制逐渐向郡县制转变,土地成为国家的重要财富,兼并战争成为取得土地的主要方式。
战国时期,诸侯为了扩充国力都选择了变法,一批变法者随之涌现,如齐国的邹忌、秦国的商鞅、魏国的李悝等。楚国的变法者是受到魏国国君猜忌逃亡而来的吴起。
吴起在当时已是战神,唐朝更当选为“武庙十哲”之一。吴起来到楚国后,一方面奖励耕战,提升国力,另一方面加强王权,限制贵族。应该说,吴起的做法是卓有成效的,但作为一个外来者,他触犯了越国本国权贵的利益,以至于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悼王逝世,吴起唯一的靠山一倒,他就在前去吊丧的当天,被楚国贵族用箭射死在楚悼王的尸体旁。
人走茶尚温。吴起变法虽然中道崩殂,但还是提升了楚国的国力。随后的楚宣王和楚威王也是明君,秉持休养生息,适度使用武力的策略,史称“宣威盛世”,
越王无彊三十七年(前333年),越王无彊在齐国挑拨下攻楚,反被早有准备的楚威王反杀,无彊身死国灭,挑事儿的齐国也被楚国在徐州击败,楚国吞越后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大国。
十、亡秦必楚
楚威王十一年(前329年),楚威王卒,子熊槐立,是为楚怀王。楚怀王重用屈原变法,再次触碰到了贵族的利益,最终屈原被罢免。与此同时秦惠文王用张仪为相,以“连横”之策破楚国等国的“合纵”之策。
本来作为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楚国应发挥主要作用,但张仪以献出六百里楚国故土,诱惑楚国断绝了与齐国的外交,老实巴交的怀王以为秦国还会和春秋那会儿一样遵守约定。结果楚、齐绝交后,张仪只承认献地六里。楚怀王见受到欺诈,举兵伐秦,结果惨败,面子里子丢得一干二净。甚至到了楚怀王三十年(前299年),楚怀王被秦昭襄王骗去秦国和谈反被拘禁,最终客死咸阳。
还沉浸在春秋 “礼仪”的楚国虽强,但面对以虎狼之师著称的秦国,仿佛一只待宰的肥羊。虽然263年-238年在位的楚考烈王任用春申君为令尹,楚国一度复兴,但终归是昙花一现。楚王负刍四年(前222年),秦王嬴政派王翦(jiǎn)率兵六十万攻楚,楚国大将项燕被秦军击败后自杀。次年,秦军将领王翦、蒙武率军攻进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其兄昌平君在吴越之地抵抗了一段时间后兵败身亡,楚遂亡。
楚国虽亡,但楚人反抗的精神没有亡。楚国灭亡后仅十四年,楚人陈胜吴广在楚地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打出了“大楚兴,陈胜王”;在楚地当了十几年亭长的刘邦,也加入了起义的队伍;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项羽,也随叔父项梁起兵于会稽(治今江苏苏州)。最终正如《史记·项羽本纪》所说的:
“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全文完)
参考资料
赵炳清 春秋时期楚国的政治统治方式与疆域变化略论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1卷第4期
张宏杰 《楚国兴亡史》 天地出版社
腾讯视频 《风云战国之列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