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像海绵,他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的生活态度。每一个父母都无法托举孩子的一生,无法帮孩子避开所有的挑战和难题。父母的意义,是滋养孩子,愿每个父母都能在能量上引领孩子。
——萨姐
作者:暖心
经常听见有父母说: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
他们抱怨:
努力养孩子,他却胆小自卑。
天天供他吃穿:他却觉得我们不爱他。
把学习逼得紧了点:他就抑郁难受。
有的父母甚至说:现在的孩子太娇贵,自卑、敏感、消极、懦弱、抑郁……
为什么拼尽全力养出来的孩子这么脆弱呢?
实际上,当孩子对周围一切人和事物都提不起劲的时候,不是他们差劲,而是能量太低了。
有心理学家曾说:
人的能量是分层级的,能量高的孩子,像一个小太阳,积极进取,时刻都散发光芒,能量低的孩子,消极退缩,遇事抗压能力弱。
当孩子缺乏激情时,父母不要抱怨,是赋予孩子的高能量。
要想养出高能量的孩子,父母必须扔掉这5样东西。
01
扔掉“勤奋”
戒掉孩子的惰性
一位网友发帖子抱怨:自己有一个特别“厉害”的母亲。
从小到大,妈妈什么事都不让她动手。
有时候她想主动帮忙,妈妈就会说:
赶紧去学习,这些事别瞎参合。
你一个小孩子能做什么?这些事妈妈来安排……
从小到大,她的生活都被妈妈安排得井井有条。
所以,后来的她越来越懒,什么事都想依赖着母亲,28岁了还离不开妈妈。
孩子的懒惰,都是父母惯出来的。
父母“抢”走了孩子的责任,让孩子失去了“双手”,也让孩子失去了:
独立生活的能力;
失去承担责任的能力;
自主做事的自驱力;
敏感脆弱的自尊心。
如果父母将自己当成陀螺,不给孩子转动的机会,孩子最终被惰性所挟持。
孩子3岁之后,度过了安全感培养的重要时期,父母应该学会放手。
一对父母自打儿子放假之后,就开始各种套路儿子做饭。
妈妈饿了想吃个宵夜,赶紧让儿子去做;
早上不想起床了,让儿子做好再叫父母起床。
有一天儿子感冒嗓子疼,妈妈心疼儿子就不想让儿子做饭,没想到爸爸义正言辞地说:“他喉咙痛跟做早饭有什么关系?”
出乎意料的是孩子竟然一点也不抗拒,还对做家务乐此不疲。
这世界缺的不是勤奋的父母,缺的是为爱“偷懒”的父母。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曾追踪一组青少年数十年发现:
童年时期经常参与家务的孩子,日后人际关系更好,心态较乐观,成年后获得高薪工作机会的可能性高4倍,失业可能性则少了15倍。
这也能侧面证实“懒”父母养出的孩子,可能更优秀。
父母要学会“扔掉”你的勤奋:少做一点儿,刺激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感觉被需要,他才有强烈的责任感。
02
扔掉“欲望”
还给孩子主导权
一个大三的女生说“我妈就像病毒一样可怕”。
她罗列了妈妈的几条“罪状”:
妈妈说的话不允许反驳,否则就是不尊重她;
做事情要按照妈妈的规划来,“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完全是妈妈说了算;
考试要考前几名,考不好就会被打。
妈妈想让我学舞蹈,可是我因为韧带被拉伤三次想放弃,她就说我没出息,逼着我一次又一次练习……
她说:
妈妈从来不懂得尊重我的习惯和感受,如果我稍微反抗,她就会道德绑架我,说我“对不起她”。
许多父母,都会打着“为你好”的幌子在孩子身上放大自己的欲望:要求孩子考名校、成绩优异、实现自己的梦想,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然而,这样的行为不是爱,而是控制。
有人说过,控制欲望强的父母可能会收获:
要么被欲望杀死个人意志;
要么孩子叛逆成为一个他们所惧怕的“坏孩子”。
众所周知杨元元是被母亲的控制欲毁掉的。
她喜欢法律,母亲却只允许她考本地大学;
为了监督女儿,妈妈跟着她去宿舍陪读。
毕业后,杨元元考上外地的公务员,母亲也不允许她去;
后来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专业的研究生,妈妈依然控制着她。
杨元元一生都在妈妈的控制下窒息地活着。
脑科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开放式大脑”:
指的是孩子知道他们是谁,他们会成为谁,意识到他们有能力克服失望和挫败,从而自主选择富有意义的生活。
父母和孩子过得是不同的人生。
我们应该要把父母和孩子“分开”:
给他们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让他成为真正的人生掌舵人。
03
扔掉“焦躁”
给孩子足够的情绪价值
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中,有一位焦虑的妈妈。
自从女儿上了幼儿园,她发现:许多同龄的孩子都是多才多艺的,她的女儿啥也不会。
为了培养孩子,她逼女儿学小提琴,站姿不对会立马纠正女儿。
只要女儿稍微出一点错,她就会控制不住情绪,有时候还会动手打孩子。
焦虑能摧毁一个人的情绪,这话一点都不假。
《中国亲子现状调查报告》中指出:
焦虑的父母,很容易将情绪转化为“愤怒”,于是就会出现吼叫,打骂的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总害怕孩子太差劲、害怕孩子比别人差,所以总是焦虑于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最终把焦虑的情绪转化为愤怒,让孩子在恐惧中让性格变得很极端。
有个网友说:
在我的记忆里,我家里的情绪战争几乎没有停歇,只要做得不好,就会被父母大吼大骂。
所以,我长大以后就成了一个情绪的奴隶,只要做错一点事就会发脾气。
如今三十几岁了还学不会冷静处理问题。
父母长期处于焦虑暴躁的情绪里,会压抑孩子的性格,摧毁他的生命力。
作家张文亮写过一个故事,叫“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了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散步。
蜗牛爬得很慢,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唬它、责备他,甚至想扯它、踢它。
突然,我闻到了花香,感受到微风,听到虫鸣和鸟叫,看到满天的星斗。
我突然明白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孩子就如同蜗牛一样,需要缓慢前行,太急功近利反而是在伤害他。
遇事慢一点,把爱融入到孩子的成长中。
感受到爱的流动,孩子自然也会安心向前发展,一往无前。
04
扔掉“穷人思维”
提高孩子的格局
《穷人缺什么》一书说:
“穷人思维的可怕程度,不亚于原子反应,会给孩子造成观念上的偏差,影响一辈子的运气和生活。”
可怕的是,很多父母都具备了“穷人思维”。
他们并不是真的穷,而是心穷。
比如:
·特别爱占便宜,明明孩子到了买票的身高,却想方设法让孩子逃票。
·爱哭穷,孩子想要买一样东西,就说“没钱,家里很穷”。
·眼界低,只看重眼前利益。
纪录片《父亲》里的男孩韩胜利,就读的是名牌大学,每个月却只有200块钱的生活费。
他想去找兼职,父亲却觉得兼职会浪费学习时间,认为200块钱节约一点还是够用的,不允许他去兼职。
他的专业需要网络和电脑,他父亲却觉得网络只会害人,不允许他上网。
大学四年,他因为生活拮据,变得特别自卑;由于缺少实操经验,毕业后连像样的工作都没找到。
一旦父母陷入“穷人思维”,他们不会大吼大叫或故作姿态,但是他们的行为会使我们受伤、困惑和愤怒,最终孩子会在消极的情绪中变得自卑、懦弱。
老喻在《人生算法》专栏里说:
“穷人思维,就倾向于拿到确定的东西,他不要概率权。
而富人思维正好相反,每次选择的时候,都愿意根据成功的概率和自己的本金多少来下注。”
孩子未来能够走多远,很大程度上由父母的思维决定的。
父母可以身穷,但却不能志穷,
培养孩子规避风险的能力:
适当的满足,让他不被匮乏感包围;
多去忽视眼前的利益,把眼光放得更长远。
要教会孩子向前看,才能打开他的世界大门。
05
扔掉“差评”
给孩子能量加持
有网友总结了“父母说过最有杀伤力”的话:
“如果你不是每天被我逼着复习,你怎么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看看人家,每次考试都比你高几分,你什么时候能让我们自豪一次?”
“你要是把那些看小说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成绩肯定不止这样。”
这些最普通的语言却句句藏着“锋芒”,让批评、否定贯穿孩子的成长,使孩子陷入不自信、自卑的漩涡里。
一位心理咨询师分享过一位来访者的故事。
一个女孩出身在高知家庭,母亲却常年都在挑剔和指责她。
学习、生活、性格、爱好都会成为母亲挑剔的话题。
在妈妈过度地差评下,女孩觉得自己很糟糕,过多的自卑感让女孩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就连谈恋爱她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怕做得不好让对方生气。
被差评的孩子,永远缺乏正向的引导,会吸附越来越多的负能量,最终走向自卑。
有人说过一个故事:
有个学生,被同学嘲笑笨,所以很自卑。
他为了证明自己,上课经常举手,可叫他起来回答,他又支支吾吾表示不会。
老师知道原因后,表扬了他,说他很积极,然后和他约定:
以后老师提问时,你如果会,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
后来上课时,老师一看到这名学生举左手时,就会让他回答问题,然后表扬他。
渐渐地,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成绩也慢慢提升了。
孩子需要面子,也有自尊。
父母要学会去保护,而不是利用这个弱点去教训她。
有人说过:养孩子,就该糊涂地过。
孩子不好的时候,就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父母要收起自己的“火眼金睛”:给孩子一点自信,会让他找回更多的能量。
06
有人说过:
孩子就像海绵,他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的生活态度。
每一个父母都无法托举孩子的一生,无法帮孩子避开所有的挑战和难题。
父母的意义,是滋养孩子。
所以要拒绝去做那些消耗孩子的事。
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养育孩子,那就:
多鼓励孩子,让他用能量去征服未来;
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孩子共同进步;
父母千万不要转移自己的焦虑和愤怒,给孩子一个温暖的环境,给他的能量加持,让他们获得源源不断地滋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