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挣别人认知之外的钱,提供别人提供不了的服务。

京东健康是目前日益内卷的后移动互联网时代里,极少的提供真正的差异化价值的企业。

它不卷,因为它走的都是无人区。

——题记

01

10年前难圆的一个梦,京东健康帮我实现了

8月19日,京东健康(06618.HK)延续了上一个交易日的涨势,再次以近8% 的涨幅领跑大健康版块。

而这无疑来自于刚刚发布的财报。在这份财报里,2024年上半年,京东健康总收入为人民币283亿元,净利润达26.4亿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率达9.3%,创半年度业绩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我第一时间关注的,是京东健康的业务创新,其中一个很小但是很深的切口是——在医疗健康服务领域,实现了“医+检+药”服务闭环的突破。

这让我开始深深的回忆往事。

话说10年前,我也亲自下场参与了互联网医疗赛道的创业,在一家初创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担任副总裁。

当时我们很乐观,因为觉得用互联网提高医疗资源的分发效率这件事,怎么盘算都在逻辑上都是自洽的。

但后来我们发现,自己太乐观了。

举个简单例子,所谓线上问诊,首先规则就定的很严格;而在互联网的线上问诊实践中,医生不能做初诊;即使医生拿到结果,做了复诊;即使你开了方,你能让病人足不出户就用医保直接支付买药么?

看似逻辑通畅,其实步步都是断点。

所以,10年后,当我知道京东健康跑通了医-检-药的闭环的时候,竟然有点眼眶湿润,我觉得当年的梦想,终于有人来实现了。

京东健康是怎么做的呢?其实听起来并不难,就增加了一个核心环节——安排职业护士上门进行检查采样,包括抽血和各种拭子等。

听起来很简单是不是?但你知道打通这个断点多难么?

能打通,并不仅仅是它对京东健康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开疆拓土有意义,而是因为它可以给医疗机构进行能力和服务的升级,能让病人更轻松的完成检验,能够让医生足不出户的看更多的病人。

现在,京东APP的“呼吸道病原体16联检”业务下,有着超过1.2万条的好评。页面显示,“该项服务平均3小时出报告,不准包退,超时包赔”。大量客户评价“从下单到试剂送到家半小时”,“测出结果两小时不到”,“省去了去医院排队的时间”,“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这可能只是京东健康的一小步,但却是互联网医疗的一大步。

因为它第一次真的先于整个行业做到了——打通了两个断点,实现了全闭环。

现在,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的医生可以在线开出检查单,然后去患者家中采样检验,根据检验产生诊断后,可以直接选择支持医保支付的药店买药,然后坐等送药上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整个行业做了十几年的梦,却被京东健康用“小步快跑”的边际创新办法解决了。

这个业务逻辑并不难懂,但为什么只有京东健康能做到?是因为这个做法,它看似不符合互联网业务轻、快的特征,但却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创新,实现了突破。

绝招背后是决心,每一次这种不合常规逻辑的逆袭,都显示出京东的本质是一家实体企业,而非流量平台,它敢于挑战繁杂而难的创新。

不得不说,没有这种禀赋和DNA,就不要想在超复杂的医疗行业里走出一条别人走不出的路。

02

孤勇者

在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健康企业都出现停滞乃至倒退的当下,京东健康成为了唯一之继续保持进取能力的企业。

是进取能力,而不单单是进取心。

后者谁都可以有,但前者只有强者可以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从财报数据看,比增速更亮眼的是利润/收入,这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京东健康正在“增肌不增重”,通过高质量发展获得良性成长——更高的货币化率让投资者感到了信心。而这是典型的在成熟业务上加强货币化率,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创新业务的模式。

创新型业务能够在前面探路、开辟新边界,后方要稳,对京东健康来说,那就是不断巩固“线上健康消费第一入口”领先优势的医药零售业务。

对于京东健康的医药零售业务,很多人的印象可能仅仅限于知道,它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医药零售平台。

和手机发布时,各大企业都要争一个“高通骁龙首发”一样,它的意义并不是多一两个月的独占期,而是体现了在核心供应商的优先级中的位置。

而就在这段时间里,京东健康在线上首发了兴齐眼药旗下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美欧品®、赛诺菲旗下新药的旨立达®、金赛旗下新药美适亚®等多款新特药,进一步验证了“新特药全网首发第一站”的价值。

同时,京东健康线下DTP药房还售出了国内院外渠道第一单阿尔茨海默病靶向药“乐意保”。

在医疗器械方面,京东健康与十余家医疗器械品牌签署战略合作,在新品首发、产品开发、精准营销等方面开展合作。

争的不是一个首发,而是在山头林立的药品渠道中的优先级和话语权。

而药企看重的,也并不是多一个渠道,而是京东健康日益庞大的零售业务之外,正在高速发展的“可以在线诊疗开药,更可以打通医保”的庞大互联网医疗场景。

目前,京东买药秒送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开通医保线上支付服务,其中,在北京成为首个开通“网上买药医保个账支付”服务的平台。

截至6月30日,已接入超350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成为北京地区接入门店最多、用户覆盖范围最大、配送时效最快的平台。

350家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一个打通了医保平台、同时自己又有庞大医疗服务能力的企业,对于药企的吸引力是倍增的。

但是为啥只有京东健康能做到呢?

底层还是那个打通断点思维——京东健康的核心竞争力,不完全是互联网优势,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敢于啃硬骨头,干别人干不了、不想干的“水磨工夫”,实现突破。

这世界上有两种经营风格,一种是“等所有条件都具备了,顺势而为”,另一种是“在眼下做能做的事,以待未来”,而京东健康是后者的代表。

这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皮肤科和精神心理科。前者的病兆在体表,主要通过视觉判断,这都是京东健康在当下条件下可以满足的;后者,比较依赖于和患者的口头交流,而对复杂的检验依赖度较低。

就这么只有一条缝的机会,京东健康就撕开了大口子。

皮肤科方面,京东健康成立了专门的皮肤医院,目前累计注册医生已超过5000名,其中三甲医院专家近3000名,覆盖毛发、小儿皮肤等4个二级门诊,上线单病种专家工作室49个,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17种皮肤疑难杂症。

这个投入不能说不大,但结果证明,皮肤病患者普遍欢迎这种方式,普遍喜欢这种“轻病随时问”“慢病能管理”“大病能预警”“疑难杂症能找到专家”的各种个性化需求都能得到满足的线上皮肤医院。

数字不会撒谎,仅仅这一个突破口,就累计累计服务皮肤病患者超过1500万名,跨科室复诊率超过20%。

而在心理健康领域,京东健康打造了国内首个大模型驱动的线上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并推出基于大模型的AI心理陪伴师产品“聊愈小宇宙”,以及多模态辅助诊断工具等产品。

除此之外,京东健康还陆陆续续的建设了多个专病中心。

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做法并不为外界理解。但京东健康之所以敢于提前布局,这里面的决心是很大的,但是它们信奉一个观点——越是人无我有的事情,就越值得提前布局,要敢于落子。只有如此,一旦条件成熟,京东健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并输出实质化的互联网医疗能力,让对手追无可追。

事实证明,目前和京东健康同赛道、量级接近的企业,大部分对发展真·互联网医疗能力持一种观望态度,其投入和硬核能力建设一直在下“毛毛雨”,而京东健康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赛道超头部的地位。

某种程度上说,竞争已经结束了,因为京东健康已经形成了绝对的差异化竞争力。从数据来看,京东健康过去12个月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1.81亿,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日均在线问诊咨询量已超48万。

顺便一提的是,由于这种超头部地位,京东健康获得了某种溢出效应。

简言之,患者越多,就越证明了京东健康的活力,也带来了更丰沛的流量,也就越发能吸引第三方合作伙伴去认可这块“沃土”的潜在价值,就越会向京东健康形成聚集效应,这表现在,本财季中,第三方合作商家数量达到8万家,同比增长超100%。

马太效应已经形成,京东健康行业领跑者的局面,正在形成。

03

技术,更多的技术应用场景

当用户形成一定的规模时,AI大模型就入场了。

我们前面说的,搞边际式创新,在线下和多方协同,用“水磨工夫”去打通断点,是京东健康强悍的线上线下协同能力,但基于此带来的用户激增和需求多样化,则要求能够用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服务水准去满足,大模型就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目前,国内大模型行业的现状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和“疯狂卷应用”。

说起来也很简单,大模型训练出来就是为了应用的,如果一个企业有足够多的场景、有足够多的合作伙伴、用户和真实需求,有大量的数据,它就可以基于场景不断打磨升级,从而形成一个优势闭环。

而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内生场景和数据的支撑,又缺乏足够的外部生态来注入资源,那么它的模型研发就会陷入停滞,最后甚至血本无归。

而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这个定律同样有效——基于不断提升的对AI的需求,以及大量的真实用户场景的打磨,京东健康的“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获得了丰富的资源来自我进化,除了更强悍的技术底座之外,围绕“可用、好用、放心用”三个着力点,“以AI推动医疗健康服务智能化发展”在京东健康已经不是空话,而是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面向大众用户的C端应用方面,今年7月,京东健康最新推出智能健康助手产品“康康”。它不仅能随时解答用户的健康疑问,还能为用户精准、高效地连接医疗服务资源。京东健康致力于将这款产品打造成用户身边的“智能医生”。

从笔者的实际体验来说,“康康”可能并不能代替医生,但它能很好的帮助消费者分辨自己的需求是医疗需求还是非医需求,不但成为了一个转化漏斗,而最大的作用是帮助患者减少了不必要的就诊和焦虑,某种程度上也疏解了医疗资源的紧张。

而对于医生来说,京东健康一方面持续打造基于“京医千询”的智能医生助手,升级智能辅助诊断工具,提高医生线上诊疗效率及准确率;同时,还重点打造“京医千询”专家服务智能体,帮助专家从日常重复性、低价值、流程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精力聚焦在更关键的事项上。

值得重视的是,京东健康对服务智能体的定位很精准,那就是医生的助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郭昊医生就分享过一个故事。

当时,一个患者在京东健康的平台给郑大夫发了几张很模糊的照片,很像是一个色素痣。当郑大夫正准备给患者按色素痣进行指导和讲解的时候,突然看到自己的对话框最下层有一个智能医助,它给大夫推送了——第一可疑诊断是扁平疣,第二可疑诊断才是色素痣……

郑大夫当时拿不准,所以就跟患者要了更多的照片,结果发现还真是扁平疣,这个大夫从此迈过了对AI辅助诊断从不信任到信任的门槛。

无数大夫也正是在这种诊疗中学会了利用AI的力量——目前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的全科智能辅诊系统,能够支持超过100个科室智能分诊,准确率高达99.5%。

而在专科辅诊方面,京东健康皮肤医院能够支持130余种皮肤疾病的循证,可解释模型准确率达到95%以上。

同时,京东健康还基于大模型等技术创新,面向执业医生推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云诊室、诊后随访、专家联合会诊、临床科研、医生IP品牌孵化、“智能医生助手”工具等,不断优化医生在线诊疗效率、质量和执业安全保障。

更进一步的是医院侧,在医院场景,京东健康以智慧服务为切入点,依托基于大模型的多元产品组合,重塑患者的就诊流程。京东健康已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建“未来医院智慧服务”,共同打造全国领先的新一代智慧医院的智慧服务系统。

04

结语:

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医疗仍是一个发展处于早期,还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赛道。

而在这个赛道中,京东健康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了绝对而不是相对的差异化竞争力。

说实话,京东健康的能力走到这一步,我并不惊讶。因为这是京东健康用大量的优质服务换来的,是无数真实场景打磨的,这种能力不是天授的,它的本质还是努力,努力去创造一个世界范围内也堪称庞大的互联网医疗“新型实体”,而驱动它的除了初心,还有务实和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