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作家蔡崇达所说:

“人各有异,但本质上又那么一致。”

翻开其所著之《皮囊》,在《母亲的房子》一篇中,“我执”这一概念被深刻地展现出来。

不同的我们,却都有着相似的经历。

因而,书中的一幕幕,总会在不经意的某个瞬间,击溃你的防线,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众观古今,我们无非是在自己的执念和命运的圈子里打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执,是痛苦的根源

佛家有言:“我执,是痛苦的根源。”

自身过分的执着和贪恋,容易让人产生痛苦、烦恼和焦虑。

母亲的房子》这一故事中,蔡崇达母亲的执着令人印象深刻。

丈夫重病在床需要医药费,儿子上学的学费还没有解决,女儿出嫁需要嫁妆,甚至全家还吃着菜市场没人要的烂菜叶。

她却毅然决然地拿着全部的积蓄10万块钱,坚决要建房子。

她的这份“我执”,源于丈夫早年给予她的承诺,也源于她内心对家庭完整和尊严的极度渴望。

然而,这种过度的执着,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无尽的痛苦。

女儿因为家里拿不出丰厚的嫁妆而与男友分手,儿子在高中时就不得不出去做兼职补贴家用,丈夫的病情也因资金短缺而未能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治疗。

母亲的“我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家庭痛苦的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这一生总得有点奔头,有点执念

人这一生最难跨越的,就是内心的“我执”。

在《皮囊》中,不止蔡崇达的母亲,还有众多人也展现出了内心难以跨越的“我执”。

比如书中的张美丽,她勇敢地追求爱情和事业,在小镇人的偏见和指责中,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

可后来,她一心想要证明自己,改变人们的看法,为小镇付出了很多,却没人感激。

这种执着让她在世俗的压力下越陷越深,最终以悲剧收场。

可,人这一生总得有点奔头,有点执念。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也需要一些执念作为支撑,给予自己前行的动力和勇气。

就如同母亲建房子的执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执念,让母亲在艰难的岁月里不曾放弃,始终怀揣着希望。

母亲坚信房子是家庭稳定和幸福的象征,是她和家人遮风挡雨的港湾。

她为了这个目标,不辞辛劳,默默承受着一切苦难。

这种执念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她坚韧不拔的品质,让她在困境中展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决心。

事实也证明,她的执念并非全无好处。

后来,蔡崇达在和同事们闲聊时,说到遥远的故乡,蔡崇达想起母亲以及正在建的那所房子。

他暗自庆幸,自己这一辈子,永远有家可回。

这大概就是母亲固执地想要建房子的意义所在,那是她隐藏得最深的对子女的爱,她希望孩子们,无论身在何处,都有家可归,都能拥有归属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我执,和解是唯一的出路

尼采曾言:“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面对内心的“我执”,我们需要学会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和解。

母亲固执地要建房子,不单单像她所说那样是为了一口气。

丈夫曾承诺她给她建一个大房子,即便他已经残疾,他依旧是一家之主,是他发起的这个家。

因此,女人建房子,更多是为了丈夫的脸面,是为了让他发起的这个家,更加健全和完整。

其次,女人请求儿子答应房门口最重要的奠基石用丈夫的名字。

当儿子提出:“大门用老房子那对父亲做的,刻有你们两人名字的对联”时,大大的笑容在母亲脸上绽放。

不难看出,建房子这个事儿里面,隐藏着女人对丈夫深深的爱意,那是她从没表达过,也不可能说出口的爱情

于是,蔡崇达终于理解了母亲,他决定支持母亲,将房子建好,哪怕建好也可能马上被拆掉。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我执”。

但只有学会放下,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解,才能真正走出困境,拥抱更广阔的天空。

《皮囊》展示了“我执”带来的痛苦与挣扎,也让人开始思考如何跨越这一内心的障碍。

愿我们都能在生活的磨砺中,找到与“我执”和解的智慧,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风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