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最终指向的是对一个人欲望、恐惧和羞耻的理解,是对一个人存在方式的理解。当一个人试图去理解你时,你会感觉他和你靠得很近,他能体验到你的羞耻和恐惧。这个过程,心理学称为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解的核心就是共情。共情是要潜入无意识中,理解那些在语言和意识之外的东西,所以共情不是人的自发状态,但它是可以练习的。共情就是一个向自己的内在靠近的过程。我们那些未被理解的欲望在无意识里,很别扭又不甘心地存在着,共情就是去理解这些无意识内容。

共情不是同情。共情要比同情更深刻,是理解在对方的处境下,他的内在是什么状态,他有哪些恐惧、羞耻和欲望。如果你正处在痛苦中,而有一个人愿意听并且能听懂你的痛苦,你会感到前所未有地触动。尽管你内心的防御还在,但你会觉得,自己能渐渐说清一些模糊的感觉,也有了更多勇气,可以更真实地流露自己的情绪,你会更直接地告诉对方自己的感觉。理解能让一个人更少地处于无意识状态,让你知道自己在防御什么东西,能更了解自己的感觉背后的意义,也能让你的表达变得更真实。

那么,如何去实现共情性理解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会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能理解他人。而当对方说“你不理解我”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挫败。但实现理解的第一把钥匙,就是承认不理解。人和人之间的疆界是很难打破的,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去解读自己和对方。哲学家汉斯·伽达默尔称之为“偏见”,偏见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视阈,从某种程度来讲,没有人能真正做到没有偏见。既然偏见存在,我们就不可能用客观的方式去理解别人的心理,而是必须进入对方整个人的经验里。这里的经验包括两部分:过去和现在。“过去”,也被称为历史;“现在”,也被称为情境,也就是“设身处地”。一个人是嵌入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的,所以,如果要理解一个人,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情境,他每天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的人、经历的事,而不能简单地认为他过于胆小、小题大做,甚至强硬地要求他消除恐惧。

一个人的视阈,决定了他对周围世界的体验。同样的世界,在你眼里可能是亲切、温暖的,在另一个人眼里可能充满了谎言和危险。你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他眼里和你眼里的世界会如此不同,靠近另一个视阈也可能会让你感到不适,有时候,我们还可能在无意识地故意不去理解对方,以免被对方的痛苦“拉下水”。所以,理解一个人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它通常意味着要去面对那些令人不舒服的感觉。除了勇气之外,理解还需要耐心。“穿上别人的鞋子”和“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内涵相同的话语。“穿上别人的鞋子”的感觉并不怎么好,心理学家史托楼罗把这种体验过程称为“情感安住”,意思就是你能多大程度上去设身处地地体验对方痛苦的情绪,而不会下意识地逃避。耐心,是理解他人的另一把钥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解是一种“视阈融合”,即在两个不同的视阈之间,两个主体通过不断的互动,不断靠近彼此、相互碰撞,逐渐找到彼此视阈之间的重叠部分。用来打通这两个视阈之间通道的工具,就是用语言去表达感受。试图理解的姿态比理解本身要更加宝贵,它能让对方感觉自己被关注、被在意。不管他正在经历什么,都有一个人在努力地和他一起体验。有一个人愿意走进他以往无人知晓的视阈,会促使他有勇气和信心进行更多的表达。

理解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只有当你耐心地去理解对方后,理解才能发生。我们需要一种信心:尽管我们可能暂时还看不清,但一个人的内心一定是清晰可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