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违章数量不达标,考核就过不了关!

碧翰烽/文

考核本是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但是,有的考核形式和内容已经完全走样、变形,不仅不利于工作的推进落实,而且助长了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严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

据半月谈此前报道,部分负担比较离谱,比如对乡镇的头盔佩戴率考核。上级部门把整治农村摩托车不戴头盔的责任压给乡村干部,不仅要求下载专门的App,还要每周上路查违章并拍照上传——违章数量不达标,考核就过不了关。一些基层干部为此不得不请人来摆拍“违章”,干部无奈,群众啼笑皆非。

如果认真分析这个头盔佩戴率考核,有几点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关于头盔佩戴率,有必要纳入考核体系吗?如果按照结果导向原则,这种头盔佩戴率是不需要纳入考核体系的,属于过程性控制。从关注群众安全角度来看,这种考核应该是事故率,也就是发生交通事故的数据。而且,即便是考核事故率,也要遵循科学客观原则,不能不顾实际确定考核标准。

何况,头盔佩戴率也无法准确统计、量化。

另外,头盔的佩戴,主要涉及到自身安全的防护,最好的措施还是多加强安全教育,养成珍惜生命、文明守法的驾驶习惯。

二是关于头盔佩戴率,如果非要考核,究竟应该考核谁?这就涉及权责一致的问题。从职权上讲,这个显然属于道路交通执法的范畴,应该是有关职能部门,应该是考核有关职能部门。无论怎么说,也轮不到乡村干部的责任,人,不具备执法查处的资格与能力;权,乡村干部能够上路查违章吗?恐怕是上路就违法了。

难怪有的基层干部感叹,有些事情,明知道一做就是违法违规,但上面以属地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怎么办?左右为难。

所以,像这类工作,你很难想象基层会去真正落实,也难以真正落实。因为,没有落实的条件和基础,最终就只能做做样子。

三是是否查处违章就得靠拍照上传吗?查处违章的是与否,为何要拍照上传?一方面是有的部门想制造数据以制造政绩,看看我们为解决头盔佩戴率,加大了查处违章力度,这样似乎还可以交差了;另一方面是不信任基层,不相信基层会去提高头盔佩戴率,所以需要拍照上传证明。

四是为何要将“违章数量”作为考核指标?难道“违章”越多越好?这个问题很值得反思。也就是我们有的地方和单位在理解操作“问题导向”方面,出了偏差。

问题导向的重要基础就是实事求是,也就是要求不回避问题,勇于直面问题,实质解决问题。而不是像有的刻意制造问题,吹毛求疵,并以“问题多”作为政绩。

如,有的督查检查,如果找不到问题,本身就是问题,就过不了关。有的要求自查问题,甚至问题字数达不到要求,也是过不了关。这是不是像身体体检,如果不给你查出一大堆问题,是不是体检就白做了?其实,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关键要准确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再如,某地对于“危楼隐患”、“校园周边巡查”、“铁路护路”等考核事项,如某个网格内没有危楼、学校和铁路,就无法得分;对于考核指标中“社会治安”、“突发事件”、“重大活动安全”等事项,如网格内没有发生以上情况,也无法得分。这究竟是逼着找问题,还是非要有问题?

考核本身是没有错的,错的是考核什么?怎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