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糖友云健康

回复“173”,送你100份「控糖早餐食谱」

治疗糖尿病,最忌道听途说,自己想当然。

今天,我来讲讲糖友在控制血糖时,经常遇到的8个误区,不仅血糖难降,还容易出现并发症,看看你中了吗?

本文特邀审核专家:

审核专家:刘光辉 副主任医师

• 上海市同济医院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上海医学会互联网医疗专科分会青年委员

• 上海医学会糖尿病专委会神经病变学组委员

01

血糖降得越快越好

不少糖友认为,血糖降得越快越好,这其实是错误的。

高血糖需要降下来,但降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

降糖太快,容易导致低血糖,这将刺激身体分泌更多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引起血糖反跳性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来,血糖忽高忽低,反复波动,对血糖平稳十分不利。

02

饮食控制=饥饿疗法

饮食控制是每位糖友的生活日常,但这不等于饥饿疗法(过分节食),甚至有人不吃主食。

单纯的饥饿疗法只是在控制食物的量,过度节食容易造成头晕乏力、营养不良。

糖友的饮食策略应该是,食物多样、主食定量、蔬果奶豆丰富、少油、少盐、少糖,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保证每日能量适宜和营养素摄入充足[1]。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 年版)》中提到,糖友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比例为45%-60%[1]。建议糖友每天吃250-300克主食,可以按比例平均分配到三餐中

03

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粗粮对于糖友来说升糖慢,是因为其富含膳食纤维,可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不少糖友认准这一点,选择只吃粗粮不吃细粮,其实是不对的。

过多食用粗粮,会增加肠胃的负担,不利于食物消化与营养吸收

而且从碳水化合物含量来看,粗粮和细粮相差不大,食用过多粗粮,也可能造成碳水量摄入超标,不利于血糖稳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日常主食每天应摄入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2]。主食一定要粗细搭配粗杂粮占比大约在1/3-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 年版)》中列举的食谱,也是粗细粮搭配食用的,如杂粮饭有大米30克+绿豆20克+苦荞麦20克,或者大米40克+赤小豆25克+小米25克[1]。

04

为了降糖,运动时间太长

运动对平稳血糖十分有利,因为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改善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

但是,运动时间过长或者在空腹状态下运动,会大大增加低血糖风险。

一般糖友的每天运动时间以30分钟以上为宜[3],不要超过1小时,每周至少5天,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有特殊病情的糖友,运动前一定咨询医生,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

05

空腹血糖达标就行,不管餐后血糖

有的糖友只管空腹血糖是否达标,忽略了餐后血糖。

实际上,只测空腹血糖可能会漏掉一些早期的糖尿病患者,不利于糖尿病早期筛查。

餐后血糖必须要测,它是监测糖友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两个血糖共同监测才能更加准确地掌握糖尿病病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糖的自我监测日常且关键,自测频率、时间点(一般有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夜间、运动前后等)也因人而异,遵医嘱即可。

06

过分追求血糖达标

不少糖友一味追求血糖达标,而实际上,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应考虑年龄、预期寿命、并发症等因素,适当放宽血糖标准

《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7年版)》对患者的控糖目标给出了三个逐次放宽的标准[4]:

• 严格:空腹或餐前血糖4.4-6.1 mmol/L,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6.1-7.8 mmol/L;

• 一般:空腹或餐前血糖6.1-7.8 mmol/L,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7.8-10.0 mmol/L;

• 宽松:空腹或餐前血糖7.8-10.0 mmol/L,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7.8-13.9 mmol/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7

血糖稍有波动就是不稳定

有的糖友过分关注血糖变化,稍有波动就认为自己血糖不稳定,陷入焦虑、失眠中,而后负面情绪会继续影响血糖,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血糖起伏波动其实是正常的,只要在正常范围里就可以。

记住两个数字你就放心了,2.2和4.4,即餐后值与餐前值相差低于2.2mmol/L,或者全天最高值与最低值低于4.4mmol/L

糖友重视血糖是没错,但因此产生的负面情绪百害而无一利,保持心态健康也是治疗的方法之一。

08

治疗糖尿病,只要控制好血糖就行

有的糖友认为,得了糖尿病,只要控制好血糖就行,其他不用管。这一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综合管理,除了控制血糖,还需要注血脂、血压、体重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或肥胖等情况很多。

更重要的是,糖友应谨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自己手、脚、口腔、视力、皮肤等身体各部分是否出现异常,建议每年定期去做糖尿病并发症筛查

糖友云健康长期征稿

投稿邮箱:

guguoqing@dx-group.com

参考文献:

[1]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 年版)》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3]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

[4] 《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7年版)》

点击左下角糖友云健康」,关注公众号,点击“发消息”,发送1、2、3……176中的任何1个数字可免费领取对应的控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