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往往孤独地经历着一场没人知道、没人理解的心灵地震。”

对于抑郁症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的数据显示,中国患有抑郁症的人数约 9500 万,已经将近1亿,这意味着每 14 个人中就有 1 个抑郁症患者

可是,大部分人对抑郁症的认识却很浅——

一些年轻人根据网上的碎片化信息就对号入座、凑热闹,轻易地给自己贴上抑郁症的标签;

而一些真正抑郁症患者,又因为精神类疾病的羞耻感,不敢面对、不敢就医,只能躲避隐藏;

生活中大家对于抑郁症患者也并不算友好,很多人认为抑郁症就是脆弱、矫情、太闲导致的……

而这些错误认知,让抑郁症患者的处境更加艰难,不仅要面对着疾病带来的身心折磨,还要面对着无法被接纳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抑郁症究竟是一种什么病?

患上抑郁症的人,是一种什么感受?

抑郁症患者怎样才能从痛苦中得到解脱,重建生活?

今天,小肆为大家推荐一本抑郁症亲历者的自传体漫画《找出口的人》。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漫画家,来自法国的卡罗琳小姐。

她通过一抹抹色彩、一根根线条、一页页文字,为大家呈现一个与抑郁症斗争了六年多、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独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写给那些未正视也不曾理解抑郁症的人们。

为了向其解释——

走近抑郁症患者的真实内心,才能在那里看到不曾感同身受过的绝望与力量。

你会知道,原来抑郁是一种类似感冒发烧的疾病,需要的是治疗而不是指责,“你都已经拥有这么多了,怎么还会生病呢?”

就像一个人溺水时,我们需要做的是给予帮助,把他从水中拉出来,而不是告诉他溺水是错误的。

这本书,更是写给那些曾经来过长夜,或正在沉沦中抗争、行走在这深渊边缘的我和你。

为了给你希望——

面对抑郁症的痛苦与孤独,得不到理解的感受都可以在这本漫画中得到疏解。

更重要的是,透过文字与画笔,见证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走过抑郁长夜、找到出口的过程,你也能从中找到重建自我生活的可能。

这本书仿佛在对我们说:“你并不孤单,还有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丝光也透不进的黑

真的疼死了

作者从2003年开始,感觉像是有东西猝不及防地断裂了。

在大家眼里,她很正常,状态总是很好,一头金发、面颊红嫩、时常也能谈笑风生。

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仿佛每时每刻都身处在一丝光也透不进来的黑里。

当她陪儿子去看家庭医生的时候,医生说:“你怎么怪怪的,你怎么不会笑了?”

这是第一次,悄悄隐藏起来的异常被戳破了。

她服用家庭医生开的药后,感觉好多了,就一无所知地停了药。

不正确的停药导致她的状况恶化,一切重归迟钝、沉重、乏力;日复一日在痛哭中度过。

再次找医生问诊后,她被确诊为抑郁症。

这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沉重一击,但是对于当时的她来说竟然还有些高兴。

因为作者终于知道了自己所有的不适、乏力、痛苦、疼痛来自哪里。

她告诉自己:既然找到了问题,就会有解决的办法。

可是,药物治疗很漫长,她无数次地下坠、再次下坠……

“还是掉下去了,真的好疼。”

即使有爱人的理解与支持,她还是在无休止的疼痛里找不到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抑郁症患者最真实的感受——

很多患者在确诊前,就已经开始经历巨大的痛苦。

他们疲惫无力、时常头疼、失去快乐的能力、维持正常的生活都需要用尽全力,不知道为什么会失眠、嗜睡、总是崩溃哭泣。

终于确诊了的时候,他们最初的感受与作者一样,觉得终于找到原因了,找到原因就有解决的办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可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那份高兴只是在确诊后拿到药的那一瞬间存在,之后还将在黑色深渊里经历特别漫长又疼痛的坠落。

抑郁症的治疗过程,远不是吃几片药就可以解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年

一次次下坠又重来

却陷入了更黑的深渊

确诊抑郁症后,作者开启了6年自救之路,一次次下坠又重来,似乎陷入了更深的深渊。

第1次救赎与下坠——

第一次见心理医生,她虚张声势地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只是为了表示自己还好。

在与医生沟通的时候,她莫名其妙地泪流满面、哽咽难言。

她告诉自己:“不要哭了,太费纸了,不要这么丢脸。”

可是做不到!

在沟通中,她们聊到母亲、父亲,也提到爱人。

作者表达了爱人对她的支持与安抚,心理医生说:“瞧,你已经拥有了最重要的东西了。”

可是这句话,并没有将作者从深渊中拉出,反而推她进一步坠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啊,我已经拥有了最重要的东西了,我为什么还这么糟糕。”

再也不可能好起来的想法,在她的脑中渐渐扎根。

因为吃药,她变成了胖子,也让她看起来似乎痊愈了。

心理医生也告诉她:“你已经痊愈了。”

可是,作者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一呼一吸都是恐惧,她知道,自己没有好起来。

科学断药一年后,她又开始了无止境的轮回,一模一样地感受到坠落,重新掉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2次救赎与下坠——

她每天问自己100遍“还好吗”,也回答自己100遍,“是的,还好。”

渐渐作者发现自己连伪装都做不到了,在31岁生日的时候,她在披萨店突然痛哭,那个黑洞又回来了。

她继续吃药,希望通过吃药让自己撑住,并且经过朋友推荐去看了新的心理医生。

可这个心理医生总是激怒作者,医生经常对作者作出批判。

这让她感到“只要有问题,全是我的问题,我就是个蠢货。”

持续的用药确实让作者感到有多好转,心理医生退休了,再一次告诉作者已经痊愈了。

刚好,这时候,作者怀了双胞胎。

作者这样形容自己的状态:“没有停药,还没有疯,我活着头顶着这团黑云,我努力和它相敬如宾。”

在之后的1年时间,她努力地自己进行自我暗示:“我有3个孩子,超级棒的老公、充实的工作、亲爱的朋友……一切都很好,我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3次救赎与下坠——

到了2009年2月的一天,她在凌晨五点半醒来,感到时间停止了。

她会因为一切的变化崩溃,面对老公要换赛道换工作的决定感到恐慌;要学雪道上滑雪,在浴室里吐了……

这一次,她又被黑洞追上了。

她说:”那团黑云它终于把我完全包围了,不,它击溃了我、扼杀了我,使我窒息,使我彻底瘫痪。”

她完全不想吃东西,也不觉得饿;怀念那些生活中具体的美好,开花的丁香、更新的剧集、孩子的亲吻、好看的鞋子,可她什么也感受不到了。

最糟糕的是,她什么欲望也没有,总是在想:既然再也好不起来,消遣、欢笑、吃饭、穿衣打扮、工作、睡觉这些都有什么用呢?

她又去见了家庭医生,医生说:“大概率你今后都会这样了……”

她开始服用镇静剂,每天蜷缩在沙发上,花3个小时的时间起床,不停梳理头发,审视自己无处安放的人生。

脑子里都是数不清的恐惧,就连孩子的欢笑都让她的心脏感到压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4次救赎与下坠——

她重新爬起来,去找心理医生求助。

这次的医生,和前两位一样,只是将之前说过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6年了!

作者说:“我受够了,受够了,受够了见鬼的自己,见鬼的一切,受够了我的人生。”

到达极限后,她开始闪过疯狂的念头,想了结这一切,甚至想把孩子一起带走。

她真的想解脱,想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周围的人都在说:

“无论如何,我也无法理解你,你拥有一切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东西!”

起不到一点帮助的作用!

害怕、恐慌、歇斯底里,还有木僵仍然如影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个抑郁症患者都在努力地寻求帮助,也在努力地自救。

可有时候,只凭借自我催眠,是无力对抗黑洞的强大力量。

而每当他们向外寻求帮助的时候,不理解、不明白,甚至是一些攻击和指责,反而会让他们陷入更大的绝望与无助中。

其实,每一个在深渊里挣扎、最后选择放弃的人,都曾发出过求救的信号,只是没有人听见也没人能看见。

他们原本有机会得救,却很难有人用正确的方式,伸出理解与友善的手,将他们拉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找到持久战斗的出口

是失而复得的愉悦

偶然间,作者在书店买了一本封面很好看的书,是关于抑郁症的。

后来,她去听了这本书的作者一位心理学家的讲座。

这位心理学家为她推荐了一个心理医生。

这次,心理医生帮助作者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出口。

她还是像与之前的心理医生的沟通一样,她说工作、体重、打击、胆怯、担忧、自我贬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这位心理医生给了她三记棒喝——

第一记:”不用害怕,真的没必要。”

第二记:“这不是你的错,你只是生病了。”

第三记:“你可以痊愈,你会痊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说,这是第一次有人告诉我“我只是生病了”。

这一刻,作者所有的负罪感都消失了。

02.

医生很平静地向作者解释生病时大脑中的变化。

正常的大脑收到信息后,会分析、处理从中得到结论,让人以某种方式做出反应;

而抑郁症患者的大脑某些结构出现了故障,即使接收到相同的信息,大脑也会曲解现实。

比如,抑郁症患者在午后晒阳光浴,他们找不到美好,而只能感受到毁灭或极度的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还告诉作者,每种情绪都会在大脑中留下印记。非常微小的创伤都可能留下深刻的痕迹。

痕迹不断积累,大脑铺设出一条没有出口的路,而想要治愈必须开辟一个出口。

这一次,作者终于找到了可以练习、实践的方法。

她第一次确定,自己真的会痊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她每两周会去复诊,与心理医生谈论:呼吸、关怀、绘本、正念、冥想。

她还需要做一些练习,比如在手上画了一个十字架,提醒自己做情绪危机解除训练,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心跳的节奏上,让自己获得即时的平静感。

渐渐地,作者真的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出口。

除此之外,在治疗中,医生总是正面回答作者的问题,帮助作者找到抵抗负面情绪的关键。

与过去相比,作者拥有了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并努力实践。

比如,之前会想:“妈呀,我都两个小时没在工作了,我要完蛋了。”

而现在作者会想:“妈呀,我都两个小时没在工作了,我要去滑雪。”

是的,35岁的时候,作者终于尝试着学习幸福,也学会了不要恐惧。

时刻提醒自己:“幸福这件事,一步不能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不停地练习,以及认真完成医生的任务过程中,作者渐渐地打开自己、允许自己满足自我的需求,试着积极地看待一切。

一天、一个月、三个月……她没有再被拖回黑暗中。

生活也不再让作者感到痛苦,她开始享受下午茶时光、拒绝无聊的工作不接不想接的电话、躲开讨厌的人……

正确的治愈方式帮助作者重新感受到了失而复得的愉悦。

当然作者也说,这是一场持久的战斗,虽然还会有一些蛛丝马迹,但学会顾好自己,就不会让自己重蹈覆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作者前面的经历让大家感受到、了解到抑郁症患者真实的煎熬与挣扎,但是最后的救赎部分,给了所有抑郁症患者以勇气和希望。

是的!

抑郁症没什么可羞耻的,我们没有错,只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治愈,我们都能重建希望,再难也要抬起头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书中让我很是触动的这几句话,想再单独写出来送给每一个患有抑郁症的你我——

每当再一次被黑云困住时,再试着读一读:

“这不是你的错,你只是生病了。”

“你可以痊愈,你会痊愈的。”

“幸福这件事,一步不能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小肆的解忧书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