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文/翁林 摄影/翁林

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电教系;全国儿童摄影名师;黑龙江人像摄影十杰;黑龙江人像摄影金奖;中国佳能杯人像摄影大赛铜奖;黑龙江文物保护志愿者团队成员;贯日漂亮宝贝儿童摄影 摄影总监

值班大话君:刘芯莹

珍惜当下 探究侵华罪证

—细说“支那事变纪念”章

文\摄影 翁林

 珍惜当下 探究侵华罪证—细说“支那事变纪念”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珍惜当下 探究侵华罪证—细说“支那事变纪念”章

每次拿起这两枚收藏的纪念章放到手中沉甸甸的,这里的“沉” 有两层意思,首先是他的重量:这枚铜制的圆形章牌,直径5.4厘米、边厚0.35厘米,正反面刻有图像和字样,重量88克;第二层意思是这枚铜牌所突显出的画面:日本军人的铁骑踏入中国的土地。这枚标有“支那事变纪念章”字样的纪念章牌,是日本在中国北方狂轰滥炸和大屠杀罪行的又一铁证,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一份自供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纪念章呈铜色,章的正反面图案均为凸起浮雕。其正面是一个手握“三八”步枪、头戴钢盔、配备全套单兵装备的日军士兵正向前冲锋,脚下是一名身背大刀、头戴帽子倒在地上的中国士兵,其大刀片的装束,与卢沟桥事变发生时驻守宛平县城的二十九路军战士的装束特征相符。背后还能看到有倒伏的庄稼,看形态应该是高粱。章牌背面的图案也是突出的:周边是用8颗航空炸弹围成的圆形图案,上方是一架双发单翼轰炸机,轰炸机下方是华北地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和铁路线,并且按方向清晰地标有北平、沧州、大同、保定、张家口等字样模糊可⻅。铁路沿线上分布着诸多小型炸弹正在爆炸的图案。背面右侧刻有“支那事变纪念”和“昭和十二年”的字样。

据相关资料显示,“支那事变纪念”章共一套两枚,本次向大家重点介绍的是以“七七事变”为背景的陆军章,还有一枚是以“八一三”事变为背景的海军章。

陆军纪念章上面的“昭和十二年”正是1937年,由于 1937年10月2日伪北平地方治安维持会开常委会决定将北平改为北京(国⺠党政府不予承认),初步推断此枚纪念章是在1937年7月 7日到10月2日间由日本造币局泉友会制作的约有300多枚,用来嘉奖当时参战的日军军官和士兵,战后一部分流失在中国。

关于“支那”

“支那”本身并没有蔑视的意思,它是梵文cina的音译,多出现在佛教 经文中对中国的称谓。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日本人叫中国为(chugoku),有中土、中国之 意,所谓中央大国,居四夷之中。那时候的中国和我们现在的国名并 不是一个概念,现在的中国是指我们这个国家,古时候的中国指的是 一种敬称,而对当时中国人的称呼则要看是哪个朝代,如唐朝便称唐人,明朝便称明人。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后,日本人认为弱者当然没有资格再被称呼为中央之国。而日本人也为了培养自己的⺠族优越感,从此,“支那”一词便发生了变化,成了战胜者对失败者的蔑称。并且在1913年正式商 定,日本政府今后均以“支那”呼称中国。其实这个称呼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在明治维新开始时期,就有这个苗头了,那时日本一些人认为:清朝,朝鲜等国不思进取,是不开化的人,日本人是文明人,要远离他们,以后武力征服他们。这个思潮在甲午战争之后,发展到巅峰,形成了这个蔑称。这个称呼在中国二战胜利后,从日本官方消失了,但⺠间还是普遍称 呼“支那”,其实我也能明白,毕竟差不多半个世纪的蔑视,结果被你 蔑视的人打败,肯定有很多人不服气。但在抗美援朝之后,⺠间的这种蔑称也消失了。直到现在,外人没人敢称呼我们为“支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军用⻜机

20世纪20年代后期,德国的容克公司开发了一款双引擎⺠用邮政运输机,代号S36。于1927年9月5日首⻜。由于采用的是双垂直尾翼,这对于机枪向后方开火很有用,随后为了避免军备限制条约对德国研 发武器的约束,容克公司在瑞典的子公司AB航空工业试图以S36为基础研发一款侦察轰炸机,代号为K37。

K37机首的开放式驾驶舱为机组乘员成为观察员/投弹手或机枪射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位置。并凭借双引擎的设计,在1927年可以爬升到当时的战斗机无法爬升到的高度作战。但该型号仅改造了两架。并远渡重洋来到了亚洲。其⺠用型号有30架左右的容克S36 邮政/运输机 在德国汉莎航空服役。1930年8月,日本三菱重工从德国购入一架容克K37轻型轰炸机。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三省后,日本⺠间以“陆军学艺技术奖励捐助金”之名,向军方捐赠了162000日元,日本陆军用这笔资金再次从德国购入了另外一架并命名为“爱国一号”。随后被派往中国大陆东北三省参战。不久日本陆军命令三菱重工对其进行国产化仿制,先说一说这几个 名词“重爆”、“轻爆”、“双轻爆”和“超重爆”。英语的Bombing,中文的“轰炸”,在日本陆军军事用语中翻译为“爆击”。日本陆军航空兵首先将载弹�1000公斤以上的水平轰炸机定义为“重爆”。将载弹重1000公斤以下的水平轰炸机定义为“轻爆”。

三菱九三式双发重型爆击机(陆航代号Ki-1)是在容克 K37的基础 上设计更大的机身,采用水冷发动机。因为容克 K37轰炸机载弹重只有500公斤,因此它首先被归类为“轻爆”,而三菱九三式双发轻型爆击机(陆航代号Ki-2)基本上就是容克 K37的1:1日本复刻版。采用气冷发动机。这也是日本陆航第一款以“双轻爆”为名的轰炸机。而川 崎公司的改进设计使用一个发动机,则被命名为九三式单发轻爆击机 (陆航代号Ki-3)加以区别。

生产型机主要用于伪满洲地区,由1架九三式双轻爆(Ki-2)作为指挥机,2~3架川崎公司的九三式轻爆(Ki-3)组成一个轰炸小队。

三菱九三式重爆击机于1934年春季开始装备部队,1937年7月7日,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7月26日,日本陆航派出6架九三重爆空袭中国廊坊(位于北京(北平)南侧),这是该机首次参加实战。该机型共 生产 219 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组稿期间,也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5周年之际,纪念章的陆军牌和海军牌也终于在此时凑⻬。此时的哈尔滨,许多重点街路的国旗正在悬挂。每天工作的人们热情的工作着,期待着十一⻓假的到来,所有人们享受着和平时期幸福。87年前铸造的这两枚纪念章牌,彰显着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和当时的历史现状。当年,一枚枚炸弹投放到中国的土地上,刺刀刺向中国的胸膛。铭刻历史、珍惜当下,那段惨痛的历史将永远不会再演。

注:文章全部内容由作者提供,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且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