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十大大将中的第十一人。
邓公麾下大将,战功赫赫。
三大战役他参与其二,位列西南军区三号人物。
但大授衔时,名字却被伟人亲手划去。
他便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张际春。
在张际春身上,到底发生过哪些故事呢?
伟人又为何将他的名字从大授衔名单上划去呢?
时间来到1900年12月,张际春出生在湖南宜。
张际春的父母对张际春的教育十分重视,在张际春6岁时便被父亲送入私塾学习。
张际春从6岁到20岁一直在求学的路上。
1920年,张际春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当时的张际春家道中落,因此张际春在师范学校的学习之路磕磕绊绊。
但常年的学习经历已经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而这也奠定了张际春之后的命运。
1922年,新思想的风潮吹到了张际春的家乡,张际春受到感染,加入到了革命的队伍中。
受到新思想洗礼的张际春多次参加农民学生运动,多次参加农民学生运动的张际春意识到,单打独斗是没有意义的。
于是在1926年,张际春加入了国民党。
同年11月加入我党。
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期间,两党联手共进。
但蒋介石却背叛了革命,对我党人士发动清洗。
张际春也被通缉,随即开始逃亡之路。
1928年,张际春来到湖南南部,并且参加了湘南起义,后加入部队,开始了军旅生涯。
刚进入部队的张际春便遭遇了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张际春于是跟随部队前往井冈山。
在井冈山上,张际春积极参与工作,开创内部报刊,向人民群众宣传我党救国救民的方针。
1934年,张际春随军长征。
抗日战争开始后,张际春开始在抗大工作,为我党培养出了大量人才。
但如果就此以为张际春只会搞文职工作,那便大错特错了。
解放战争期间,张际春被派往邓公麾下工作。
张际春对战场态势以及战略局势的把控十分到位,时常与邓公、刘伯承等人一起探讨战术。
不过张际春的优秀之处不仅仅于此,张际春还十分擅长给国民党俘虏做思想工作,以及对起义加入到我党的原国民党战士处理工作。
这可能也与张际春早年熟悉的宣传工作有关。
在张际春孜孜不倦的教导下,不少被俘虏的国民党军战士开始主动投入我党麾下,成为我党助力。
同时,张际春还擅长整合部队,这是十分难得的。
而此整合部队不是普通的将我党部队整合在一起。
而是将“被俘虏后经过思想改造的原国民党军”、“起义的原国民党军”以及我党老战士整合在一起。
这也是后来张际春可以被评为大将的主要依仗。
建国后,张际春曾担任西南军区三号人物,但很快便转为在宣传部做自己的老本行——宣传工作。
1955年大授衔,大将的名单中赫然有着张际春的名字,但伟人却把张际春的名字划掉了。
因为伟人知道,张际春真正的能力在军队中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再加上当时的张际春已经不在军中任职,更加不适合参与大授衔。
后来张际春听说后说道:“我听从组织安排,绝无怨言。”
只可惜在1968年时,张际春不幸摔倒受伤,肋骨断裂,之后身体每况愈下,于当年9月去世享年68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