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一次公开表态,一石激起千层浪。是不是要打破国企“铁饭碗”?一向对普通人无差别砍下去的大刀,这一次刀刃向内,砍向了国有企业的既得利者,被砍的一部分人可能之前还是挥刀人。
政策原文如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要在“更广”“更深”上下功夫。国有企业到2025年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
从字面意思理解,是说国有企业里领导岗位上的人,能力不行的,该退就退,让有能力能干事的人上,不能干事的别占茅坑不拉屎。不是国有企业要再来一次下岗潮,这个退出不是清退,是让领导岗位上的人担责干事的意思。
这个政策想落实下去很难,国企的既得利益者之所以能是既得利益者,最大的本事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永远都是背黑锅别人上,有好处我来,人精的本事,正是体制最大的特点。政策最终落下去,这一刀很可能还是砍向了老实人。体制不变,国有企业改革永远面临改革难难改革的问题。
回望过去,国企改革之路可谓是荆棘密布,困难重重。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后来的“承包经营”,再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既要面对狂风巨浪,又要时刻调整方向,确保不偏离航道。
“难改革”,这三个字,道出了多少国企人的心声。首先,认识上的不足就是一大障碍。改革总得有人愿意试水,有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但很多时候,大家习惯了旧有的模式,害怕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求稳怕乱”的心态,无形中就给改革增加了难度。再者,既得利益者的阻挠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享受着改革前的种种好处,自然不愿意轻易放手,哪怕是看到改革的红利,也会想尽办法去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难归难,改革的车轮却不能停止,因为不改,就是死路一条。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市场竞争力不足……这些问题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国企喘不过气来。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打破这些束缚,让国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国企改革的几个关键阶段:从外部放权让利,到内部机制转换,再到产权制度创新和布局结构调整,每一个阶段都见证了国企改革的艰辛与努力。特别是近年来的全面深化改革,更是以顶层设计、试点先行和专项行动为路径,系统性、综合性地推进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改革就像打游戏一样,越到后面关卡越难,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决心,更需要智慧和策略。国企改革也是如此,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那条最适合自己的改革之路。
未来的国企改革会走向何方?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人说,国企改革已经走到了深水区,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也有人说,国企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接下来只需要巩固成果即可。
体制不变,国企改革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永远都是起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