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沈阳的一组新名片
——谈十卷本《沈阳文化丛书》的文学价值
(本文转自2024年9月25日《沈阳日报》书斋版,王英辉/文。)
从动议,到出版,历时两年,十卷本《沈阳文化丛书》呈现在读者面前。《沈阳文化丛书》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挖掘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一部新作,既具有文史资料的纪实性特征,又蕴含丰富且多维的文学价值,比较全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沈阳文化形象,堪称推介沈阳的一组新名片。
特色鲜明的地域性。地域性,是作家的初心,是创作的原点,是作品时代性的底色。十卷本《沈阳文化丛书》涵盖沈阳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红色文化,独树一帜的工业文化,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福运绵绵的山水文化,呈现的是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大观,彰显了沈阳海纳百川、开拓进取的城市品格。《名城沧桑》挖掘沈阳历史文脉,萃取沈阳先人筚路蓝缕、上下求索的文化记忆,记录城市变迁,张扬人文风骨,尽现千年古意。《峥嵘岁月》挖掘英雄城市内涵,以凝重的笔触书写烽火硝烟的年代和英勇抗争的传奇,为英雄立传,为信念放歌,赓续奋进征程。《名家风流》挖掘名家文化内涵,记述沈阳历史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尽展名士风范,彰显爱国情怀,汲取前行力量。《铁流百年》挖掘工业文化内涵,实录沈阳工业文明的铿锵足迹,赞美沈阳人民主人翁的秉性、勇立潮头的天性、精工细作的品性,展示辉煌前景……不同的文本,不同的视角,都着眼于以文化人,落脚在以文育人,聚焦到传承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给奔跑的沈阳以智慧和力量,展现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新篇章的壮阔场景。
革故鼎新的创造性。文学的创造性,是作家对文学语言及其社会意义的凝练,是以艺术反映生活、又以价值与情感共同介入现实的具象呈现:一方面,是基于原有资料的综合与深入;另一方面,是着眼于新时代对精神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炼。十卷本《沈阳文化丛书》植根于沈阳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文化土壤,创作出有别于此前文本的新意,展现了“沈水之阳,我心向往”的美好愿景。沈阳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定义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综合考量的是城市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保存状况和发展方向。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不仅是沈阳城市日新月异的动力源泉,也是图书出版繁荣兴盛的重要依托。仅沈阳出版社近年就陆续出版了《沈阳通史》《沈阳历史文化丛书》等十余种沈阳文化图书。这些图书史料价值丰富,品质品位精良,是深入研究沈阳的重要成果,也是全面宣传沈阳的文本资源。编纂全新的《沈阳文化丛书》,综合提炼、系统集成了已有的图书成果,从中汲取丰富营养,撷取沈阳文化精粹。采取文化散文体例,或以春秋笔法镌刻历史,启人深思;或浓墨重彩品鉴往事,趣味盎然,既有“大写意”,也作“工笔画”;既具文史灵韵,也有哲思发微,全方位、多角度生动描绘了沈阳历史与现实、艺术与人文、民俗与风貌。编纂全新的《沈阳文化丛书》,目的就是续写一部兼具文学性和通俗性、面向大众的沈阳读本,构建一个多元共生、主流凸显、引领未来新的文本坐标。
文质交错的多维性。多维性,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的题材上,也体现在精神面貌的“不同表情”上。具体而言,一方面,是文本形式上的多维绽放;另一方面,是创作内容上的多维拓展。十卷本《沈阳文化丛书》在形式上,以文字、图像、叙述、版面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复调模式;在内容上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人物、名物等为纬,追求文学想象“杼轴献功”的神思之境,增强了可读、耐读、乐读的文本效果。《沈阳文化丛书》采用四色印刷,每卷本15万字左右,采取散文体例,每卷本列50篇左右文章,以篇列题,选取主题所涉领域最具特点的亮点内容。试图通过文学性的语言、生动的叙述、精美的配图,集中展现沈阳文化多姿多彩的特色。不仅如此,丛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力求在多个维度上实现突破。深入挖掘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丰富内涵,在内容的梳理上,力求有深度。全面展现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在题材的拓展上,力求有广度。全面展示历史沈阳、文化沈阳、山水沈阳深厚底蕴,在文脉的传承上,力求有厚度。选准沈阳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民族文化小切口,做好大文章,在表现的手法上,力求找准角度。在主题提炼、结构洗练、文字锤炼上下功夫,追求美学境界。在情感的表达上,力求有温度。
各领风骚的独异性。出版一套承载宣传沈阳、赞美沈阳重要使命的丛书,从策划创意,到编辑加工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呈现在作者的笔端。同属一部丛书,同写一座城市,每位作者的气禀不同,角度不同,笔法不同,行诸文本便呈现为色彩各异。张恺新执笔《名城沧桑》,钩沉典籍,吸纳菁华,讲述沈阳历史全貌考证翔实,文笔舒畅,深入浅出。伏桂明创作《峥嵘岁月》,围绕“六地”红色文化主线,把握沈阳英雄城市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融汇采访见闻,贯通深沉情感。岳强细数《名家风流》,创作过程融入教学经验,语言文字严谨扎实,且有强烈的阅读代入感。张春风、吴占刚、刘国栋联袂书写《铁流百年》,翔实描绘沈阳工业百年恢宏,重点突出,抓住了主线,理清了脉络,充满正能量。初国卿与子非刘共同撰写《山水形胜》,他们走遍北起巴尔虎山南至马耳山13座大小山峰,围绕辽河、浑河、蒲河三个水系,全方位勾画出沈阳“半入的山、穿城的河”山水形胜图……十卷大书,恰如沈水之四季胜景,“青黄杂糅”,和而不同。
总之,呈现给读者的这部丛书,以不同的创作风格,构成了讲好沈阳故事,推介沈阳形象,展示沈阳文化魅力的一组名片。
(作者系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沈阳文化丛书》编委会办公室主任)
扫码获取更多
图文编辑:汪 茜
图文审核:田 强 张 旭
图文审核: 赵长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