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南京富丽的金陵大饭店二楼大厅,许世友将军看到挂在高墙上的《旧时燕子》一画。当时,他如同被磁铁吸引一样,凝神注视,思绪万千……
许世友
少时的许世友,家境贫寒,为求得谋生之路,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习武。平日,除念经练功之外,他就在寺庙远近牧放牛羊。生活虽然清苦,却过着“岂无牧笛与山歌”的生活,也别有一种诗意。
《旧时燕子》图与许世友少时经历的景象如此相似!栩栩如生的彩色画幅中,青青的草坡上,一位童颜鹤发的长须老者,牵着一头耕牛;牛背上幽趣稚雅地爬伏着一个小童;老者前头,走着一个抱琴的小童;牛的背后是朱雀桥,傍侧则是翠柏劲松;蓝天下,绕翔着几只轻盈的燕子。
范曾这幅画是取材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诗:
“朱雀松边野草花,乌衣莹莹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喜爱刘禹锡此诗的许世友将军,如今看了此幅《旧时燕子》,立刻联想起自己的身世,不免更为触景生情了。
青年范曾
“许老如此惜爱拙作!”如同一切艺术品激起人们心声共鸣的作者的心绪一样,欣慰的暖流在范曾胸膛内奔腾。“我一定要为许老作一幅画……”
遗憾的是,范曾因急于南下为他事奔忙,还来不及表达自己的敬意,许世友将军就于1985年十月二十二日不幸与世长辞了。
噩耗传来,范曾异常沉痛,当即发出一则电文给许老的亲属,表示深切的悼念,并怀着敬意以许老少时牧放少林寺侧山水为题材,赶绘了一幅《牧归图》,追赠许世友将军。此画后来挂在了将军的灵堂之中。
许世友的家属甚为感激画家的至诚厚意,他们与将军一样,都钦佩范曾的艺术才华。许夫人与儿女们商量,并报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同意,决定请范曾为许世友书写坟碑的碑文。
许世友一家合影
其实在此之前,治丧办已经指定了要让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为许世友题写碑文,可是这个提议却被田普拒绝了。她觉得,既然许世友生前很喜欢范曾的画,倒不如让他来为将军书写碑文。
随后,中央军委拟定的碑文,由许世友将军的秘书专程送到范曾寓所。许老一家的亲切信任,与承受如此的重托,使画家深受感动。他觉得,他必须以最大的心力,书写好这个碑文,用他的如橡之笔有力地表述许老的人品与个性。
在人们的心目中,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场,还是在和平建设的国度,许世友将军的形象是最具有个性色彩的。
毛主席与中央领导同志们讨论研究过,决定所有党中央的最高领导干部逝世后都要火化。但心直口快的许世友将军却当即向毛主席申述了自己想要“土葬”的想法。
毛主席与许世友
蘸江河之水,怀大地之情,化日月之光,倾注于雪白的宣纸……气势凌云,雄浑悲壮的碑文大字,从宛似奔马驰骋于原野般的大笔之下,时紧时缓地流泄了出来。
……许世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解放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是我军的一代名将。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加强军队建设,保卫国防,献出了毕生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许世友同志永垂不朽!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写罢碑文,范曾的心潮依旧如同激起的江浪,翻腾的海涛。
范曾
他又执起大笔,挥毫题下一首诗词,敬献给崇仰的许世友将军:
托体青山百战身,将军羽化播芳馨。
当年牧放少林侧,泼墨今朝有泪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