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战军,后来改编为第四野战军。
在其鼎盛时期,下辖12个步兵纵队,此外还有1个铁道纵队、1个炮兵纵队等,总兵力达到150万,兵力和武器装备水平为四大野战军之首。
十二个纵队,每个纵队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其中第一纵队更是优中选优,被很多人称为东北野战军的第一王牌军。
一纵于1946年8月在吉林省敦化县(今敦化)组建,由山东军区第1、第2师及东北挺进纵队组成,始称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第38军。司令员李天佑更是被誉为“四野的头号猛将”
一纵在装备上拥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近战火力。组建前期便拥有5万兵力,装备2.6万余支步枪、3400余支短枪、4000余支冲锋枪以及1200余挺轻重机枪,此外还拥有320余门山炮、迫击炮以及74门榴弹炮。
而同时期的中原野战军另一主力第三纵队,只装备6000余支步枪、700余挺轻重机枪以及200余支冲锋枪,可见东野一纵火力之强。
之所以很多人认为东野一纵是12个纵队里边的第一王牌军,而不是同样拥有赫赫战功的二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在辽沈战役期间,为了确保战役的胜利,军W专电要求东北野战军设立总预备队。
101根据军委的指示,对兵力部署进行了微调,最终确定以一纵担任“总预备队”,作为最后的底牌。
一纵被部署在锦州和锦西(今葫芦岛)之间的高桥镇,随时准备支援攻锦作战或增援塔山防线。
影视剧中的经典一幕,101说“总预备队不动”,指的就是当时正处于塔山阻击战胶着之时,前线压力巨大。之所以101坚持总预备队不动,是因为总预备队是最后用来翻盘用的。
一纵还参加了秀水河子歼灭战、首克四平、金山堡围歼、保卫四平、新站拉法反击等战役战斗。在东北辽阔的黑土地上,一纵三下江南,喋血四平,辽西会战,主攻沈阳,战功卓著。
辽沈战役结束后入关,一纵作为主力部队之一,仅29个小时拿下了天津,为后来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纵的高光时刻远不止如此,朝鲜战争爆发后,三十八军(由东野一纵改编)是最早一批入朝军队。
在第二次战役中,三十八军将士们在零下30度的极寒天气条件下,靠双脚17小时急行军70公里,成功穿插三所里与龙源里,痛击美第九军精锐部队,切断美韩联军过江退路,为整个战场全歼敌军做出了极大贡献。
美方很多参战士兵,把三十八军军守卫的公路称为“死亡公路”。当时美骑兵团团长内兹佩尔塞,更是把38军称为不可战胜的军队。
彭德怀总司令在亲自起草的嘉奖令中,挥笔写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三十八军万岁!”
从此,三十八军便有了“万岁军”的称号,这可是我军里边唯一一个万岁军,可见战斗力之强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