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
马云曾说过:
“不让孩子去体验,
不让他们去尝试艺术,
我可以保证,
30年后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
因为他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
马云的这番话有些绝对,
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艺术不是艺术本身,
而是整个人生观。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
曾做过一个调查,
在对 1999-2000 学年度
与 2009-2010 学年度的
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
做过一个有 5 万多毕业生
参与的问卷调查。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
“什么知识最有用”,
结果颇感意外。
毕业 1-5 年的学生答案是“基本技能”,
毕业 6-10 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
毕业 11-15 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
而毕业 16 年以上的则提出:
艺术最有用。
我想,这里说的“有用”
并非是直接转换成物质的有用,
而是被艺术浸染后
拥有的一种感知世界
和独立思考的的能力。
蔡元培认为,
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
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实际上,
艺术从来不是艺术本身,
而是整个人生观。
每个儿童都天生
拥有艺术的心灵
艺术教育,
一定是润物细无声的。
在一个家庭中,
只有当父母从内心
爱上艺术的那一刻,
这一切才真正发生。
对个体而言,
艺术教育在生命的早期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所有年龄阶段中,
儿童与艺术最近,
每个儿童都天生
拥有艺术的心灵。
通过艺术的教育,
能开发儿童的艺术本能,
能使儿童感知到世界的多种形式,
如色彩、声音、韵律等。
正因为如此,
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主张,
在 7-14 岁期间,
艺术教育应该
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
艺术协调着人的左右脑
知识教育强调的是逻辑的、
理性的认知能力,
更多在开发人的左脑。
艺术教育则侧重于直觉的、
感性的认知能力,
更多在开发人的右脑。
从脑科学角度来说,
艺术协调着人的左右脑,
使两者既保持相互的平衡,
又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艺术思维侧重于直觉,
具有跳跃性、非线性的特点,
因此在很多类型的发明创造的过程中,
都会起到关键的链接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说,
当“人转向艺术时,
就进入了创造活动的实验室”。
康德对此做了这样的描述:
“艺术是神圣的,
它比科学更高深、更深刻。
它揭示的真理超越了科学的范畴。”
这句话从一个侧面
揭示了艺术创作具有原创性,
是一个发明的过程,
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艺术教育唤醒美感
罗丹说:世界上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而要培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艺术教育必不可少。
艺术教育对于唤醒
与塑造儿童的美感具有重要作用。
每个儿童内心深处
都有一种审美的潜能,
只是它取决于是否能够被唤醒,
又是否在相应的精确之后,
能够被综合塑造为更高层次的
美的意境、生命的境界。
通过艺术教育,
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
可以形成螺旋上升的经验结构,
形成足够丰富的感受、
感知以及沟通能力。
因而,
艺术教育也是对美感的唤醒。
艺术教育具有精神救赎的功能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
人的心理普遍存在承受力小,
调适能力差,净化能力弱等问题。
而艺术由于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与人的身心关系最为紧密,
并在人的理性和感性冲突之间找到平衡,
使人的生活方式由“物质化”向“艺术化”转变,
这也是艺术教育所特有的精神救赎的功能。
在日本等国家,
用艺术治疗心理疾病,
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技术。
如通过绘画疗法,
让病人释放并表达自己;
通过音乐疗法,
让病人发泄情绪;
通过舞蹈疗法,
让病人借助于表演回归自我......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
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
但其实真正能做的,
不过只有一件而已,
这件事就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的使命。
艺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
唤醒每一个人心中的潜能,
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
- THE END -
免责声明:无注明作者简介文章及图片转载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经检索无法确定原创者,故未标明作者。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小编更正。大家都希望看到哪些方面的舞蹈信息呢?可以给我们留言哦,各类舞蹈教育、学习、考级等相关视频、图片、文字、等资讯应有尽有!希望可以满足各位舞蹈爱好者的需求哟。谢谢所有支持润笙春芽舞蹈的小伙伴们,我们在努力完善,期待与你共同进步!
【温馨提示】阅读是一种成长,转载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智慧的你-懂得分享 帮助更多朋友成长
点标题下的蓝色山东润笙歌舞艺术中加关注
点右上角图标,分享到朋友圈,发送给朋友或收藏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sdrscy
公众微信:sdrscy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