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女子沙白发布视频称自己决定赴瑞士接受安乐死,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北京时间10月24日,沙白发布“爸爸和我最后的一个视频”,视频中看到沙白尽力在逗爸爸开心,还说爸爸不要伤心了。
她爸爸红红的眼睛,我相信看到视频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自己最爱的女儿,做这么艰难而又决绝的选择,我想是个父母都会伤心难过。
但是爱一个人,难道不是遵从她的意愿吗?
我想沙爸那一刻极力压抑自己的情绪,努力微笑着说的那些话也是安慰女儿,想让女儿安心。
同一天她还发了“最后的一些话”的视频,她说:“每个人他的个性是不一样的,他的整个人生观、世界观也是不一样的,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希望大家有独特的观点,不要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
沙白的选择不就正好诠释了她的这些观点吗?不为世俗所左右,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去走。
沙白向死而生,无惧死亡的态度真的很值得我们大家反思: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坦然面对死亡这个课题?
10月23日,因“红斑狼疮导致肾衰竭”的沙白在个人视频账号发布视频称准备于当地时间10月24日下午4点在瑞士接受安乐死。
据悉,今年40余岁的沙白于20岁确诊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情况下可能是不能治好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
红斑狼疮是一类慢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总称,会累及多个系统,可能与遗传、阳光、药物化学试剂、感染、雌激素等因素相关,此病多发于育龄期的女性。
如果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通常会出现全身症状,并会累及多个器官,比如会有发热、乏力、脱发、红斑、关节疼痛、头痛、癫痫、食欲减退、血压升高、肺泡炎、贫血、心包炎、恶心等多种症状。如果是皮肤型红斑狼疮,那么患者则会出现蝶形红斑、丘疹、紫癜、大疱等症状,同时还会伴随各种身体上的不适。
红斑狼疮目前无法完全根治,需长期治疗且患者长期遭受折磨,被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癌症”。
许多网友在沙白视频下方留言期待出现“反转”,希望明天又有沙白新的视频。
截止目前,沙白个人账号暂无进一步更新,头像已经有彩色变成灰白。
我想我们再也等不到她的视频更新了。
从来不曾相识,没想到最后的相识尽然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
我只看了她最后两个视频,目前还没有勇气看她的其他视频。
实话说我不敢看,很怕看了会接受不了这样一个事实。
沙白,一位曾经在上海光芒四射的女子。
她曾是收入最高的托福老师,知识的光芒在她的课堂上闪耀;
她精通钢琴,指尖流淌出的旋律仿佛能诉说着她内心的故事;
走秀场上,她自信优雅,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拳击台上,她勇敢坚毅,展现出不屈的斗志;
舞蹈室里,她灵动轻盈,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
她创过业,赚过不少钱,在商业的海洋中勇敢地闯荡;
她经历了丰富的情感世界;
她热爱旅行,足迹遍布 40 多个国家,领略了世界的多彩与奇妙。
她的人生,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充满了活力与激情。
然而,命运却在她 20 岁那年,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红斑狼疮,这个被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癌症”的慢性病,悄然降临在她的身上。
从此,她的生活被病痛的阴影所笼罩。
20 余年间,红斑狼疮共爆发过 7 次,每次爆发都伴随着关节炎与关节痛,那种疼痛难忍的折磨,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而最后一次爆发,更是导致了肾功能衰竭,她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
在反复尝试治疗却确定没有康复可能后,沙白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
蒙田的这句名言,仿佛是对沙白生命的一种注解。
她的生命虽然在长度上可能被病痛缩短,但她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地利用了生命,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曾经她没有因为病痛的折磨而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她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去感受、去创造。
她经历过,体验过生命的精彩后,她已经全然的了悟了生死,所以她决心要和死亡来一场约会。
沙白努力联系到瑞士安乐死机构,并完成了全流程的申请。
10 月 12 日,在 78 岁的父亲的陪伴下,她踏上了前往瑞士的单程票。
我想这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对于她和她的家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痛苦。
但沙白却坚定地认为,这是她对自己生命至高的尊重。
她不想在病痛的折磨中度过余生,她希望能够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在瑞士的日子里,沙白用视频记录下了自己的最后时光。
每一个视频她都标注好:倒数第 7 天,倒数第 5 天,倒数第 2 天……这些视频,如同一个个时间的刻度,记录着她生命的流逝。
她的眼神中,有对生命的不舍,有对家人的牵挂,也有对未来的坦然。
她在视频中说:“我过了极好的一生。”这句话,充满了对自己生命的肯定和满足。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她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沙白要求“安乐死”是一种勇敢的选择,还是一种无奈的逃避?
或许,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对于沙白来说,她选择安乐死,并不是因为她害怕死亡,而是因为她不想在病痛的折磨中失去尊严。
她希望能够在自己还有意识的时候,选择一种平静、安详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很多网友质疑这是假的,但是沙白在“最后一些话”的视频中坦诚说这不是假的。
也有一些网友说:沙白太自私了,她不顾及父母已经年迈,她忍心憋下年迈的父母选择安乐死,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可是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借由父母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的。
我们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我意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当然也可以选择在被病痛折磨的受不了的时候,选择要不要继续治疗,要不要坦然接受死亡。
我想沙白她是安排好父母家人,也想清楚,想明白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而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无权决定别人的生死,更没有理由对人家的选择说三道四或者质疑她的动机。
很多人,人活着其实早已经死了,只是等到七八十岁才埋了而已。
有些人虽然生命的长度不长,但是她利用有限的生命长度,去体验了各种生活,她活出了生命的宽度,那么无论什么时候死亡,她也不会后悔。
一个人真正参透生命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这颗乐观富足的心。
如果真的了悟生死不过是人生的一种体验而已。
当我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那么死亡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事情。
就像沙爸在一个视频里面说,他相信意识不灭,人是不会真的死的,他消失的只是这副皮囊而已。
沙白和沙爸对死亡能坦然面对它,接受它,放下它,作为我们陌生人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死亡在我国是一个被人忌讳的词,好像一提到死亡都是恐惧。
人们拼命吃喝玩乐,拼命赚钱享乐,其背后的动机不就是害怕有一天死了会有遗憾吗?
还有面对疾病,人们拼命吃药打针,渴望健康永久,背后还不是害怕死亡吗?
可是对于一个真正看淡生死的人,死亡往往没有那么可怕,如果活着时“人不如死”那么死亡便成了唯一可以选择的路。
然而,安乐死这个话题,一直以来在各个国家都备受争议。
一方面,安乐死可以让那些身患绝症、无法治愈的患者免受病痛的折磨,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另一方面,安乐死也可能被滥用,成为一些人逃避责任、结束生命的借口。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安乐死都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需要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和伦理审查。
由于目前我们国家没有“安乐死”,更没有对此立法,所以沙白选择去“安乐死”合法的瑞士去执行生命的最后一个仪式。
沙白的故事,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安乐死这个话题,不得不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
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该如何活得好,当我们生病时又该如何面对,当死亡真是来临时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
当我们能够看淡生死,穿越对死亡的恐惧,那么无论什么时候死在我们看来都不是问题。
西赛罗曾经说过:“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而是换个地方居住。”
西塞罗的这句名言,给了我们一种对死亡的新的理解。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
对于沙白来说,她的生命虽然在这个世界上结束了,但她的勇气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她的故事,将提醒人们生命的真正意义,赋予人们重新审视生死,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面对死亡这个话题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选择。
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勇敢地面对,与病魔抗争到底;
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平静地接受,等待生命的自然结束;
而有些人则可能会像沙白一样,选择安乐死,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无论他们选择哪种方式,都应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去创造更多的价值,去体验更多的美好。
当我们面对病痛和困难时,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积极地寻求治疗和帮助。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那些身患绝症、无法治愈的患者的选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沙白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生命、尊严和死亡的故事。
她的勇气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生命的旅途中,珍惜每一个瞬间,勇敢地面对挑战,有尊严地度过一生。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忙碌于琐碎的事务,而忽略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沙白的故事,让我们停下脚步,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不仅仅是活着,更是一种体验、一种成长、一种奉献。
当我们能够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时,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死亡。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死亡而逃避它,也不能因为轻视生命而轻易地选择死亡。
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和、坦然的心态去面对死亡,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沙白选择安乐死,是她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抉择。
这个抉择或许并不完美,但它却展现了她的勇气和尊严。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与病痛的抗争,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由。
我们无法评判沙白的选择是否正确,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我们可以从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和价值观。
让我们在生命的长河中,勇敢地前行,用爱和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挑战,用尊严和坦然去迎接死亡的到来。
最后,愿沙白在另一个世界没有病痛,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由。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生命,勇敢地面对死亡,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们终将殊途同归,祝福沙白!
向死而生的沙白一路走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