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小梅,53岁,退休前是一家国企的财务主管。老公还在工作,有一个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十年前,我把年近七旬的父亲接到城里和我们一起住。那时母亲刚过世不久,父亲一个人在农村显得特别孤单。
刚来城里时,父亲总觉得不自在。他说城里楼房住着闷,不如农村house里敞亮。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在小区里转悠,找几个同样早起的老人聊天。渐渐地,他认识了不少街坊邻居。
让我意外的是,每隔几天就会有村里的人来看望父亲。有时带着自家种的新鲜蔬菜,有时提着土特产。每逢过年过节,更是络绎不绝。起初我还纳闷,父亲在村里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为什么这么多人惦记着他?
直到有一次,我偶然发现父亲在记账。
那是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每一笔来往。
“张家小子结婚,随了500;李家老太太做寿,给了300;王家盖新房,添了1000……”我这才明白,原来父亲这些年一直在维系着与乡亲们的情分。
父亲说:“在农村,红白喜事都要随份子,这是维系感情的纽带。
我虽然住在城里,但村里的事从不能少。”他总是记得谁家有喜事,提前准备好礼金,让来城里办事的村民带回去。
即便是无法亲自到场,这份情谊也一直在延续。
有次我心疼钱,劝父亲:“您都住城里了,没必要管那些闲事。”父亲却说:“你不懂,这不是钱的事,是做人的道理。”
去年夏天,父亲因病去世。
消息传回村里,乡亲们自发组织来城里吊唁。
那天,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的用心。
一位村里的大爷拉着我的手说:“你爸这个人,有大智慧啊!
这些年在城里,从没断了跟村里的来往。
我们都敬重他。”
整理父亲遗物时,我翻开那本旧笔记本。除了记账,里面还写着许多村里人的家长里短: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谁家盖新房了,谁家老人生病了……字里行间,都是父亲对乡亲们的牵挂。
在城里生活的这十年,父亲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农村。他用看似简单的随礼方式,编织了一张温暖的人情网。那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他对乡土情谊的珍视。
春节时,我专门回了趟老家。院子里杂草丛生,但墙角的那棵老枣树依然枝繁叶茂。邻居王婶说:“你爸真是个明白人,知道树要扎根的道理。这些年,他虽然人在城里,可从没和我们生分过。”
父亲教会我的不仅是如何处理人情往来,更是如何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保持乡土的温度。他用自己的方式,让离乡不离情,让现代生活里依然保有传统的温暖。
这不禁让我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人活着,要懂得知恩图报。村里人曾经帮衬过我们,我们也要懂得回报。”这或许就是父亲的智慧:在城市里安居,却始终心系故土;过上了好日子,也不忘本分人情。
今年清明,我又回到村里,看到父亲的坟前摆满了村民们送来的祭品。望着青山绿水间的老家,我终于读懂了父亲笔记本里的那些数字,那是一个老人对乡愁最朴实的守望。
如今,我开始延续父亲的传统,继续记录着与村里人的往来。这不仅是对父亲的怀念,更是对一种生活智慧的传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