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免不了被问到,六堡能祛湿吗?

这个问题涉及医学和茶学,并不好回答。相关科普文章不少,看起来又似是而非。

首先,我们要回答,什么是湿气?

中医认为:致病的“六淫邪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其中,湿被认为是“万恶之源”,是湿浊,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的特点。可以简单的理解:湿气是我们体内粘滞的脏东西。

这样表达还不够具象,再援引一位我很认可的中医师的表述:

“记得宋兴教授讲课时开了个玩笑,说病人问他什么叫湿,讲了半天,病人听不懂,最后宋老师说,就是炎症,病人长长一声哦,懂了。赵杰教授如何解释湿气?——细胞代谢产物没有及时清理掉,形成了水溶性或脂溶性废物,这些代谢废物刺激机体,引起机能亢奋就是湿热,引起机能衰退的就是寒湿。

湿气是炎症,看似玩笑,实则不是玩笑,代谢废物堆积在体内,是会引起机体的微炎症状态,不一定发高烧,不一定有明显的红肿热痛,不一定有细菌病毒,但也有很多炎症因子、细胞因子参与。赵杰教授认为湿气产生的本质是阳虚,无法气化。”

这样的解释,好懂。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要知道,湿气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并非所有的“湿气”都一样。

湿气可在身体内各个地方流窜,且往往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如在三伏天,湿夹热,就会引发湿热;在冬天,湿夹寒,便是寒湿;一旦遇上风,则成为了风湿。

所以,当我们要说祛湿时,真能分清楚要祛的是哪一种湿吗?专业的中医师在用方上一定是辩证考虑的。

总而言之,当我们感受到身体沉重、乏力,精神状态差,没有胃口,面部水肿等状态时,便是身体提醒,湿气过重了。至于是哪一种,要由专业医者判断。

引发湿气的根源在于脾,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虚则不能正常运行。若脾胃不能及时的将水液和食物消化吸收,就形成内湿。而熬夜、不爱运动,贪吃生冷、油腻的食品,以及依赖空调,均会损伤人体阳气,导致自身脾胃虚损,运化能力下降。

湿气排出体内的途径主要通过汗、二便。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生活习惯,不要贪凉、不过食生冷、多运动等,保证出汗排泄湿气,另外可以辅助健脾祛湿的山药、莲子、炒薏米等。

那么,当我们知道了湿气的症状、排湿原理之后,我们再来讨论六堡的作用。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自古以来,两广地区就有六堡茶“消暑祛湿、调理肠胃、治病驱痢”的说法,这是前人传下来的生活经验。以至于,在南洋矿区,深受暑热所威胁的华工,凭借六堡茶而度过难关。从经验角度讲,这不是空穴来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能否定六堡的作用。

有观点指出,广西梧州处于三江交汇,天气炎热潮湿,而六堡原种茶生长于这样的环境中,天然有对抗湿热的基因。六堡茶经过后发酵的工序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茶多糖、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够保护胃肠道黏膜,从而起到改善肠道、醒脾祛湿、消食化积的作用。

关于“六堡祛湿”,相关的科学研究也已不少,以下为论文引用: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者,对亚健康状态的痰湿质人群进行了临床实验,来考察六堡茶改善痰湿质的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他们除了对这些人群进行睡眠指导、膳食营养指导、运动指导外,分别给与六堡茶干预,将10g六堡茶以200毫升沸水冲泡两分钟,每日两次。结果发现,在饮茶25天时,痰湿质均有了明显的改善作用。

该项研究认为,六堡茶的祛湿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肝红素代谢,促使胆汁酸分泌进一步增加,从而实现解腻、祛痰湿的效果。”

至此,我有个疑问,何为“痰湿”呢?是否湿热和寒湿均能引起“痰湿”,若是如此,六堡茶就有较强的普适性,可以适用于大部分人群。

另外,从上述实验来看,要达到祛湿效果,必须长期、定量饮用六堡。周围不少喝六堡的朋友,也给过我类似的反馈,大家普遍认为是有作用的。其实,无论是喝中药、拔罐、艾灸来调理,或是喝六堡茶作为辅助,其根源都是通过加强脾胃运化而祛湿。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每当有茶友问我,六堡是否有祛湿功能?我无法回答。还是因人而异。六堡只能作为辅助作用,成年人的五劳七伤、几十年养成的体质,岂是一碗茶可以解决的?根源还是在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我并没有每天喝六堡,也并未感受到它的神奇作用,只是觉得喝了舒服、清凉、消暑,尤其适合于暑热天。对我来说,夏天是不能没有六堡的。

这是我对茶的直观感受,也希望不违背饮茶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