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总是让人回忆起沉重的过往。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兵谏蒋介石,逼迫其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和全国各方势力一同抗击日军侵华;1937年12月,日军大肆进攻南京,后造成的历史事件,让人非常痛恨日军的行为。无论是西安事变还是南京事件,都是我们民族历史上难以忘记的重大事件,是深深刻在历史里的印记。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全民族抗战的正确决策。而在当时的情形之下,国共两党之间巨大的阶级冲突,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困难重重。正是因为西安事变,才使得两党之间能够暂时放下芥蒂,一同护国。而西安事变的主人公张学良,为了实现民族大义,几乎牺牲了自己后半生的自由,甚至波及到了他的亲友们。
张学良是北洋军阀张作霖的儿子,父子两都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张作霖儿女众多,因而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也让这些兄弟姐妹及其后代受到了牵连。从张家后代张闾实的人生经历或许就可以看出,这种影响之深远。
张闾实的父亲是张作霖的第六个儿子,也就是张学良的亲兄弟。张闾实出生在建国以后,国民政府已经逃往台湾,两岸之间的关系剑拔弩张。蒋介石对于双十二事件耿耿于怀,在台湾一直对张学良采取软禁措施。而张学浚一家那时还在澳门生活,直到张闾实5岁的时候才回到了台湾。在国民政府管理之下的台湾,张学浚一家不得不尽可能低调生活,不去提起上一辈的过往。张闾实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自然对自己真正的出身知之甚少。在他的印象中,无论是父亲还是大伯,就是一般的百姓,并没有特殊之处。唯一让他感到奇怪的可能就是那些前来家中拜访父亲的朋友,他们看上去总有一种生人勿近的疏离感。
直到开始上学,学习近代历史的时候,张闾实才逐渐意识到爷爷和大伯的身份。课本上熟悉的照片让他陷入沉思,始终难以相信自己会出生在这样的大家族。而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样敏感的出身,将会为他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困惑。
首先就是参军后,在部队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压。他虽然是空军,但在整个军旅生涯中,却始终都没有机会真正接触战斗机。多年以后他想起这段本该光辉灿烂的部队生活,依然感到遗憾。不仅如此,周遭的战友们似乎也有意无意地疏远他,毕竟在部队里,他是张学良侄子这种事肯定瞒不住,谁也不想和一个被首长忌惮的人扯上什么关系,以免影响自己的前途。
本以为熬过几年憋屈的生活以后,回到外面就不用遭受他人的排挤,没想到找工作这件事也因为特殊的家庭背景而充满了坎坷。他四处求职,想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可是那些单位得知他的伯父是张学良立马就敬而远之,不予录用。就这样,退役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一直没找到工作,整天无所事事。但他不甘心就这样没有希望地生活下去,他开始寻求新的机会,既然就业不行,那就自己创业。
下定决心的张闾实开始进入了金融领域,十几年时间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这个行业中的精英。虽然期间经历了很多次失败,甚至一度想要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并成为台湾地区身价亿万的大富豪。只可惜,虽然在事业上他摆脱了家庭背景带来的影响,但还是因为伯父的关系而失去了一段真挚的感情,遗憾终生。
2007年,两岸之间的关系逐渐走向缓和,张闾实也终于有机会来到自己的家乡。他带着父亲和伯父的遗愿,来到了张作霖的墓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虽然他一生因家庭原因受到许多不公正待遇,但他还是为伯父当初的选择感到自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