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木心先生说过:

《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这话非常精辟,但我觉得也不尽然,比如《好了歌》,我觉得就是一首看破了世间一切的大智大慧之作,不用放在《红楼梦》中,也具有现实意义。

这首诗虽然语言简单,任何人都能够读懂,但是真的参透的人,却少之又少。真的参透了,人生也就释然了。这首诗,不像水草,而像一棵参天大树,当你真正将这棵树观察明白了,那种感觉可能就像是爬上了树顶,一览众山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歌》这首七言古诗,其实只讲了四件事,四件可以涵盖无数人追求的事,分别是: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美色、顾念儿孙。

这首诗,是这样的: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身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在《红楼梦》的第一回,跛足道人唱着这首诗,在甄士隐的追问下,跛足道人做了一番很难懂的解释,什么“好便是了,了便是好”之类,大有一种佛家的禅机在里面,倒不如《好了歌》来得通俗易懂。

我们看这首诗,虽然说了四件事,但主旨都是在说世人皆被这些东西所蒙蔽,但其实本质上,这些东西又都是虚幻的,都是“空”,无疑,在这首诗中,表现出了一种冷眼观世界、又看透世界的虚幻主义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以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呈现给世人,但那种凌越人生、凌越历史的高度,那种世态炎凉、清醒冷峻的态度,真是惊醒世人的一记警钟。

而当甄士隐突然顿悟之后,为《好了歌》作注,也非常精辟,《好了歌注》是这样说的: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如果仅从浅意上理解《好了歌》和《好了歌注》,我们只能看到一种对世人的劝谏和说教,但其实这两首诗,是对芸芸众生的生存规律进行了一种深刻的把握和揭示,具有普遍性和辩证性,是可以对任何人的命运进行预言的。

概括来说,我觉得有三点深层的“言外之意”。

第一,是对人类欲望的普遍性、共性的概括。

《好了歌》只说了四件事,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美色、顾念儿孙,代表着多数人追求的东西:权、钱、情、子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红楼梦》中,这些欲望也无处不在。贾雨村对功名权力的追求,到了毫无廉耻的程度。凤姐对金钱的追求,到了伤天害理的程度。铁槛寺、馒头庵、清虚观等等里面出家的尼姑、道士,无有一个是六根清净的,都在追求金钱、色欲等。即便冰清玉洁的妙玉,也处处暗示她不能忘情……

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些东西能看透、看破的不多,大家终极一生,总是在忙忙碌碌追求这些东西。李斯直到在刑场上,才恍然醒悟,对儿子叹息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第二,是对人生命有限、欲望无限的精辟概括。

人是很特别的物种,不仅有物质生活,还有很强的精神生活,以至于存在欲望这种执着,可再多的欲望,又都是以肉体为载体的,可悲的是这肉体的存在有限,生命匆匆几十年而过,可,欲望却无穷无尽。等到肉体消亡的那一刻,一切欲望都成了空,人们执迷不悟,就是因为搞不清肉体的脆弱和欲望无穷之间的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歌》中对人生最大的四种欲望,进行了概括描述,劝人醒悟,即便你位极人臣,一死之后,也只是坟墓一座,甚至还有被盗墓的风险;即便你每天都在攫取财富,但眼睛一闭,再多钱对你而言也无意义;即便你年轻貌美的佳侣无数,也不能完全拴住他/她的心;即便你再疼爱儿孙,也不见得换来他们的孝顺。这些都是肉体与欲望的矛盾,有限的肉体,永远不能满足无限的欲望,而这些欲望对于一个死去的肉体而言,再无任何意义。

肉体是载体,欲望是滋生的细菌,肉体不在,欲望也即消亡。

第三,是对人类难以克服欲望的悲悯。

《好了歌》每一节都以“世人都晓神仙好”为起头,接着又来个转折。可见大家并非不知道神仙是好的,是逍遥洒脱的,但是,神仙再好,人们也不愿意放弃凡间的欲望,更何况神仙只是虚幻中的存在。

你看《红楼梦》中写贾瑞,在他受了凤姐调治,因而病入膏肓之际,道士送来了“风月宝镜”,反面是吓人的骷髅,而正面是朝思暮想的凤姐,贾瑞明知道自己已病入膏肓,依然不能自拔,一而再再而三地进入镜子里与凤姐相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生与死的面前,贾瑞依然选择放纵欲望,这其实是大多数人的执着,终其一生,甚至临死之前,也很难醒悟过来,永远被欲望牵着走。

正如跛足道人的那段机锋:

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这话,您且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