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遵义会议前,周恩来在党内的地位是远远高于毛泽东的,一直到后来,周恩来才慢慢发现,毛主席的天赋不仅仅是写点诗词,在军事指挥和战略布局上,依然有非常惊人的天赋。
正因为如此,周恩来才想方设法把最高领导位置交给毛主席,他已经隐隐意识到,只有毛主席带领中国革命,才有可能走向胜利。
来看周恩来和毛主席相识的过程:

大概是1926年中山舰事件前后,32岁的毛泽东到李富春家里商量对策,见到了27岁的周恩来,在影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说周恩来对当下的环境十分不满,他说蒋介石要人有人,要枪有枪。但毛泽东不这样认为,他说我们也有人!周恩来问,“在哪?”毛泽东回答说,中国什么最多?那么多的农民就是遍地的干柴,只有一个火星子,那就是熊熊大火。
后来,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周恩来已经意识到,毛泽东这个人和其他完全不一样,思想上不同凡响,但是在当时那个特殊的情况下,周恩来并不确定毛泽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但是他一直听说,在苏区有很多人都排斥毛泽东,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到1932年前后,周恩来来到苏区后,在很多重大决策上,他意识到了毛泽东的厉害。

有人说,新中国“谋事在毛,成事在周”,事实真是如此吗?俗话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像毛主席和周恩来这样的大人物,往往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充分展现其才能。
对于毛主席和周总理而言,他们二人都有大才,但是周恩来从认识毛主席,到紧紧跟随毛主席,期间确实发生了很多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周恩来算是党内最高领导人,但很多事他也不是完全做主,比如1932年攻打赣州时,中央已经决定了,毛泽东的建议并没有采纳,果然,红军攻打一个月多,久攻不克,损兵折将,周恩来意识到大事不妙,马上派人叫来毛泽东帮忙出谋划策。
当时毛主席看到项英如此着急,就是一定出了大事,马上到指挥部帮忙解围,此后周恩来对毛主席刮目相看,一直到后来几场大战,周恩来已经全完意识到,毛主席的军事才能比那些军校毕业的高材生都强出几万倍。
但问题是,当时毛主席在党内的地位上上下下,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周恩来只能找机会,一直到湘江战役后,红军损失惨重,大家对博古等人的领导极其不满,周恩来知道,机会来了。
所以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大力支持毛主席,最后大家一致通过让毛泽东重新进入领导层,在不久后,毛主席被推到了最高领袖地位。
退一步讲,当时周恩来作为“三人团”的成员之一,自己把一把手地位握在手里,其他人是完全没有意见的,但这也看出,周恩来识大体顾大局,是真正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着想,不然也不会有“让贤”的美谈,甚至说,但凡周恩来有张国焘那样一丝丝的“自私”,或许当时又是另外一种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历史就是历史。
英国作家迪克·威尔逊在研究周恩来时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周恩来在长征时会甘愿把一把手地位让给毛泽东?他认为,毛主席和周恩来之所以可以有如此巧妙的天作之合,大概有两个原因。
第一,二人性格不同,所以做事风格也不同。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周恩来出生于江南文化书香世家,从小就养成了温文尔雅的性格,相比毛主席,毛主席出生在湖南韶山的农村,从小就受尽了父亲的各种“棍棒教育”,所以从小就有反抗精神,不仅和父亲对抗,还和族长对抗,有典型的不服输、反对封建教条的的精神。毛主席自己也认为自己有些虎气,所以说,因为二人的性格,毛主席更适合担任决策层,周恩来负责实施。
在相当长的革命工作中,他们二人似乎已经非常巧妙地进行了分工,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务院总理的位置上,周恩来可以说兢兢业业,干的相当出色。
所以才有了那句话,说毛主席讲话势如破竹,讲大事,周恩来讲具体事,井井有条。“谋事在毛,成事在周”,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还有第二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就是他们二人非常信任。
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二把手位置谋一把手之政,这对周总理来说是不可能的。他的品格,他也不会这么做的。

这就是伟人的品质,斯诺先生的《漫长的革命》一书,其中提到了“共生”一词,我觉得再恰当不过了。他在书中的原文:‘毛周’在工作和性格上都很不相同,但却彼彼此信任37年。
比如当年尼克松访华,在那几天内,基本上都是周恩来忙前忙后,等到尼克松见毛主席,毛主席和他直接说的就是哲学问题,如果周恩来也去谈哲学,那尼克松估计要累死了。
所以笔者认为,“谋事在毛,成事在周。”并不恰当,这两位伟人相得益彰,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