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话出自《道德经》开篇第一章,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表述,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宇宙观。
翻译成白话文是:能说得出来的那个规律,它就不是永远不变的规律。能叫得出来的那个名字,它也不是永远不变的名字。在万物还没有名字、形态的时候,那是万物的起源;而当万物有了名字、形态,那就成了万物生长的根基。
因此,如果我们能保持一种没有欲望的心态,就能观察到那些非常微妙、深奥的东西;而如果我们心中有欲望,那就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和它的边界。其实,这两种心态都是从同一个源头——也就是“道”那里来的,只是我们用了不同的名字来称呼它们。
“道”这个东西,真是深奥到了极点,它是所有奇妙事物的起点,也是通向这些奇妙事物的门径。
下面是对这段话的逐句解析: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可以言说的“道”,并非永恒的、绝对的“道”。这里的“道”指的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或原理,它超越了语言和概念的局限,因此任何试图用语言来定义或描述“道”的做法,都只能捕捉到其部分或相对的面貌,而无法穷尽“道”的全貌或本质。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可以命名的“名”,也并非永恒的、不变的“名”。这里强调的是名称或概念的相对性和时效性。随着时代、文化和认知的变化,同一事物可能被赋予不同的名称或理解,因此“名”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情境和认知的变化而变化。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无名”是万物产生的根源或起点,“有名”则是万物得以生成和发展的母体或基础。这句话揭示了从无形到有形、从抽象到具体的宇宙生成过程。在道家看来,宇宙最初是无形无象的“道”,随着“道”的运动和变化,逐渐产生了各种具体的名称和形态,即“有名”。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因此,保持无欲无求的心态,可以观察到“道”的微妙之处;而保持有欲有求的心态,则可以观察到“道”的边界或限制。这句话强调了观察和认识“道”的不同方法和心态。无欲无求的心态使人能够超越世俗的纷扰,深入洞察宇宙的奥秘;而有欲有求的心态则使人能够明确目标和方向,探索“道”在具体事物中的体现。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无名”和“有名”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对“道”的描述和表达,它们同出于“道”,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揭示“道”的奥秘。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的深奥和微妙达到了极致,它是开启宇宙万物奥秘之门的钥匙。这句话强调了“道”的无限深奥和不可穷尽性,同时也指出了通过认识和领悟“道”,可以洞察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
综上所述,这段话深刻阐述了道家哲学中关于“道”的核心理念,强调了“道”的超越性、相对性和无限深奥性,以及通过不同心态和方法来认识和领悟“道”的重要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