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写了篇文章《现在可以判断:没有大牛市》,很多人看了不高兴,纷纷留言开喷。
这里有两个问题!
1、看到不合意的观点就开喷,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巨婴表现,以这种心态做投资结果可想而知。
有关股市的观点成千上万,不可能千篇一律,投资者要善于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去芜存菁,才能不断进步。
2、把盈利的希望寄托在大牛市上,说明没有成熟的交易体系。
大牛市至少6~8年才会有一次,6~8年的时间周期是充分而非必要条件,不要抬杠。
在这7~8年的牛市间隔期,什么都不做了吗?
在成熟的投资者眼中,没有牛熊市之分,熊市中的中级反弹做起来也很舒服,甚至比大牛市还更让人放心。
从2000点涨到3000点,涨幅50%;从4000点涨到6000点,涨幅也是50%。
虽然涨幅一样,但成熟投资者更喜欢前者。
因为6000点是牛市顶峰,牛转熊跌下来很可能跌到2000点,跌幅高达66.7%;而从3000点跌下来,只是区间震荡,大概率不会跌穿2000点,最大跌幅只有33.3%。
如果有成熟的交易体系,别说50%的指数空间,就是20%的指数空间也能得心应手。
如果没有成熟的交易体系,交易很随意,一买就被套,买什么亏什么,只能寄希望于大牛市。
为什么呢?
1、从进攻方面来说,大牛市容易出大牛股,几乎所有股票都能涨几倍。只要在牛市初期买入,一直持有到牛市结束前,就是实现超额利润。
2、从防守方面来说,大牛市容错率高,买错了也能容易解套。
不过,大牛市可遇不可求,至少6~8年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每次1~2年的大牛市,就要煎熬5~6年的大熊市。
在这期间,各方都喜欢鼓吹大牛市,但每次都被打脸。
2016年以来,媒体和自媒体创造了若干新名词,例如“慢牛行情”、“结构性牛市”、迷惑了不少新入市的小白。
然而,上证指数在修改规则后也只是涨到了3700多点。如果剔除这个因素,上证指数最高点或许还不到3500。
到了今年初,上证指数最低跌至2635点,很多投资者的牛市信仰彻底坍塌了。
虽然2635要比2019年初的2440高出200多点,但这是权重股调控的结果,许多个股早已跌破2000点。
要想形成大牛市,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至少不能拖后腿。
有人以2015年举例反对,认为宏观经济与股市无关。
这个观点很表面化,没有看清事情的本质。
2015年GDP增速7.04%,虽然那几年一直处于轻微下滑阶段,但当时信心还在,认为是经济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
当时,涨的最好的就是承担这一职能的TMT板块。
现在呢?
扪心自问,你在2015年和2024年的心态有没有发生变化?
对于成熟的投资者来说,有没有大牛市也无所谓,达到两个条件就能做:
一是指数稳定,没有系统系风险,不一定需要大涨;
二是盘面个股活跃度高且有持续性。
目前的盘面已经逐渐满足这两个条件,按照自己的交易模式操作就行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