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的一天

吃顿饭都能吃出肝炎?

有时候病毒降临

真的让人猝不及防!

平日里,67岁的袁大爷爱吃爆炒猪肝。近期,他在家中照例大快朵颐了一大盘。

“刚开始觉得恶心、浑身没力气、肚子胀,以为吃坏了东西。”一周后,袁大爷的精神愈发萎靡,尿液颜色也由淡黄变成金黄色,他急忙前往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戊肝

无独有偶,2021年12月,浙江52岁的老李在吃了一盘青红椒爆炒猪肝后,当晚便出现腹泻症状。一周后,他的病情加剧,腰背部持续胀痛,尿液变成浓茶色。

检查发现,“放倒”老李的也是戊肝病毒,他的肝脏损伤较为严重,出现了急性肝衰竭。经过半个月的治疗,老李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顺利出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吃猪肝会感染戊肝病毒?

医生解释,如果食用了被戊肝病毒污染的猪肝,爆炒的烹饪方式没有把猪肝煮熟煮透,也就无法将病毒杀灭,吃下去相当于病从口入。“猪肝并非不能吃,关键是要高温煮熟煮透。在100℃高温下加热3-5分钟以上,可以有效杀灭戊肝病毒”。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食用没有熟透的猪肝,吃生海鲜也有感染戊肝病毒的风险。

今年9月,宁波68岁的朱大伯因为吃生海鲜感染了戊肝病毒,出现了肝衰竭,接受了5次人工肝治疗,治疗了40多天才得以出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戊型肝炎防治共识》显示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是戊肝的高发期

那么,戊肝是什么?

哪些人易“中招”?如何防治?

一起来学习一下

01

病从口入,戊肝是吃出来的疾病

为什么吃一盘爆炒猪肝,一顿火锅、生腌海鲜后会患上戊肝,这与戊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密切相关。

医生指出,戊肝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即通过饮用被污染的水和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来传播,尤其是未煮熟的食物。

那么,出现哪些症状时要警惕戊肝感染呢?

医生介绍,戊肝感染有一个明确链条——如果近期吃过火锅、日料、生腌海鲜等,或者食用了不太干净的外卖,随后出现疲劳、肚子胀、消化道不适,甚至是发烧等症状,此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果变成“小黄人”,这就意味着体内黄疸已经升高,肝功能受到损害。“毫无疑问,此时得必须、马上到医院诊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我国戊肝发病热点地区已从东北沿海逐渐转移至南部沿海。戊肝报告发病数居多的省份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其中广东、江苏、浙江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31.54%。

医生表示,戊肝实际上在全年均有发病,但高发期集中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02

三类人群强烈建议接种戊肝疫苗

感染戊肝病毒后,大部分人的病情较轻,而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强的人群,通常能够自动清除病毒。

医生提醒,目前戊肝尚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及方法,治疗原则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临床类型、合并症及组织学损害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免疫机能存在差异,感染病毒后的结果会有所不同。《2022戊型肝炎防治共识》特别提到三类人群:基础肝病患者、育龄期女性和老年人,他们属于感染戊肝后可能病情较重的高危人群,有可能发展为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戊肝是可以通过接种戊肝疫苗来预防的,这三大类人群一定要重视戊肝疫苗的接种。医生表示,自2012年上市以来,戊肝疫苗在预防和控制戊肝疾病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柳叶刀》最新的十年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戊肝疫苗的十年保护率能达到90.6%,充分验证了戊肝疫苗的持久保护。

除了以上三大人群外,指南还推荐在戊肝疫区工作或旅行、集体生活的人群、餐饮业人员,以及畜牧业的从业者积极接种戊肝疫苗,以获得最佳保护。

如何了解自己是否有感染戊肝,以及是否需要接种肝炎类的疫苗?

医生介绍,如今许多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会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戊肝检测方式。这种检测实际上非常简单,只需轻轻扎个手指头,取一点指尖末梢血,大约15分钟后便能得到检测结果。

来源:央视财经、央视新闻客户端、国家应急广播、广东健康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