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近日,各地公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情况。

名列全国四大核心都市圈之一的广州都市圈,其三位核心成员——广州、佛山、肇庆都增长乏力。

而它旁边的深圳都市圈三名成员——深圳、东莞、惠州增长都还不错。尤其是深圳,GDP增量超过上海,名列全国第二。

显著的差异让人不禁好奇: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到底出现了什么情况。

先看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是广东省21个地市,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情况。

深圳都市圈的三大成员,增速分别为:深圳5.4%、东莞4.5%、惠州4.7%,都超过了全省平均增速3.4%。

广东都市圈的三大成员,增速分别为:广州2.0%、佛山1.6%、肇庆2.0%,全部低于全省平均增速。

GDP的增量方面,深圳、东莞、惠州一共增长了2323亿元,占全省增量的61.5%。

而广州、佛山、肇庆合计增量为509亿元,占全省增量的13.5%。

可以这样说:深圳都市圈三大城市,撑起了2024年广东经济的增长。广州都市圈,则在深度调整之中。

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广深两大都市圈的“冰火两重天”?

因素可能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两大都市圈在科技创新上的基因和投入存在显著差异。

下面这张图,数据来自广东省2023年统计年鉴,是2022年两大都市圈6大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人员和经费的比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工业企业里专职搞科研的人数达到了38.06万人,而广州只有11.6万人,深圳是广州的3.28倍;东莞达到了17.3万人,佛山只有9.12万人,东莞是佛山的1.9倍;惠州为8.2万人,肇庆只有1.35万人,惠州是肇庆的6倍!

我们还可以惊讶地发现,东莞工业企业里搞科研、创新的人员,竟然超过了广州,是广州的1.5倍!

也就是说,在企业创新方面,东莞已经超过广州成为华南科技第二城了。东莞的飞速发展,源自深圳的外溢,比如华为在松山湖建立研发中心,一下子给东莞增加了几万科研人员。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上,深圳为1491亿元,广州只有401亿元,差距也非常大。东莞的投入是411亿元,不仅超过了佛山,也超过了广州。

最近两年广州经济失速,表面上看是“合资品牌燃油车”被“民营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打败了,广州的广汽,被深圳的比亚迪、华为在汽车上超越了。

但这只是表象,或者说是结果。两大都市圈科技研发投入长期差距巨大,是造成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

想想看,深圳都市圈不仅汽车行业在崛起,智能手机更是世界级的。全球10大畅销手机中,只有苹果、三星和小米总部不在深圳都市圈,其他都在深圳或东莞。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华为、荣耀、OPPO、vivo外,还有传音、Realme等。

下图是深圳宝安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跟部分城市城市的比较。宝安只是深圳这类企业排名第二的区,但如果参加全国城市排名,可以杀入前14名,超过最近几年科技创新风头甚劲的合肥,比肩直辖市天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佛山、肇庆的产业就比较传统了。虽然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但真正突破了瓶颈的企业巨头不多。

比如广州杀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全部是国企。佛山的优势产业,陶瓷、建材、小家电等,都跟房地产关系密切。在房地产低迷期,佛山受到的影响非常大。

肇庆则是珠三角9个城市里最缺乏存在感的城市,它看起来更像是粤北城市。

或许有人会说,你只比较了企业创新的投入,广州在体制内创新(大学+科研院所)上实力比较强。如果比较全社会创新投入,又如何呢?

下面的数据,也来自广东省2023年统计年鉴,但数据是2021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上大学、科研院所的数据之后,在研发投入人员上深圳是44.36万人,广州是23.57万人,深圳仍然是广州的1.88倍。

事实上,深圳目前科技研发投入的专职人员(R&D全时当量)不仅显著超过广州,也大幅超过了上海,跟北京非常接近,有些年份还超过北京。在专职科研人员数量上,深圳跟北京并列第一城。

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学很多,但不是所有的大学教授都在搞科研,很多人主要精力用于教学。

东莞全社会的科技研发人员是18.8万人,大幅超过了佛山的10.45万人;惠州是7.4万人,肇庆只有1.34万人。

经费投入上,也是深圳大幅超过广州,东莞超过佛山,惠州超过肇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际通行的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两大指标,就是上述的R&D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

广州都市圈要想奋起直追,必须要在科技研发投入上下苦功夫。

如果你把四大一线城市都市圈的数据拿来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北上深三大都市圈科技创新数据遥遥领先,广州都市圈明显落后了。

很多人在比较城市发展的时候,往往喜欢从政策、规划入手,探讨其中的得失。这些因素当然重要,但都不如科技创新更根本。

一个城市的企业、老百姓是否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冒险精神、改变命运的欲望,政府是否提供了优良的营商环境,才是更根本的。

但广州都市圈的朋友也不必气馁。

广州都市圈的创新投入虽不如北、上、深都市圈,但跟其他都市圈相比仍是领先的。相信经过这一轮调整(房地产+燃油车)之后,广州都市圈经济增长会重拾升势。这里的民间活力依然充沛,人口仍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