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既是中国径流量排名第三的长河,又是中国最靠北的省份的名字。当然,黑龙江省,本来就是得名于黑龙江这条大河。早在1400多年前的《魏书》中,就出现过黑龙江上游的别称“完水”。唐代设立的边疆管理机构“黑水都督府”,它名字里的“黑水”,则是指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我们熟悉的许多北方大河,像额尔古纳河、松花江、乌苏里江,都是黑龙江水系的一部分。更别提,黑龙江流域还是中国重要的粮食、木材和矿业基地,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要是摊开一幅中国地图来看,会发现:中国境内的黑龙江,其实是一条“掐头去尾”的河。“掐头”,是说它的南北两大源头额尔古纳河与石勒喀河,有相当一部分水道不在中国境内。“去尾”,则是说黑龙江汇入鄂霍次克海的出海口,也在中国国境之外。这种情况和历史上的许多记载,出入好像有点大。比如,明成祖朱棣和清朝的康熙皇帝,都曾在黑龙江上游的克鲁伦河一带征伐,取得大捷。黑龙江出海口附近的特林城,则发现过明朝初年朝廷宣慰边疆时,用汉字镌刻的永宁寺碑。另外,黑龙江中下游航段,如今已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但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却分明规定:黑龙江中游北岸的雅克萨城,属于中国。可见当时的黑龙江,主要还是清朝的内河。
为什么黑龙江会从清朝初年的中国内河,一路演变成一条掐头去尾的河流呢?你的直觉多半是: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黑龙江沿岸的主权一再流失。可这种解释不够全面。因为清政府丧失对黑龙江北岸的实际控制权,恰恰不是在清末衰世,而是在康乾盛世。沙皇俄国对黑龙江流域的蚕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200多年的酝酿和试探,才在19世纪后期最终达成企图。反过来,清廷在17世纪,面对沙俄的进逼挑衅,还能调兵遣将,做出回应。过了不到200年,当晚清政府和沙俄重启边界谈判时,清廷官员已经连俄方提到的地名、河名具体在哪儿,都搞不清楚了。沙俄的侵略阴谋得逞,是日积月累的“果”,而不是最初的“因”。
满清这个旧式帝国,沿袭了传统的民族控制思路和边疆“羁糜”策略,对实控区、先占权等概念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沙俄这个新型帝国,却能在边疆摩擦中反复寻找扩张的机会,积少成多。黑龙江命运的变化,折射出的不仅是清朝与西方列强在国力对比上的逆转,更是两种边疆观、统治观的巨大差异。
17世纪之后黑龙江地位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先是内河,再是界河,最后是掐头去尾的大河。每一阶段的变化,都充斥着许多偶然事件。影响事态发展的,既有清俄两国的皇帝、总督这类大人物,也有相对不知名的外交官、部落酋长甚至盗匪。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和人物,构成了历史的合力,也塑造了黑龙江今天的面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