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作为企业的一种特殊存在,也需要提高利润和竞争力,于是“降本增效”,即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口号也因此而变得响亮。

近几年,降本增效成了很多国企的转型必经之路。

然而这四个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实际上,却成了很多国企员工心中的痛。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真正实施起来的“降本增效”,味道全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是为了企业好,提高效益,但实际上,更像是专门对基层员工的一次“大扫除”。

我们可以看到,高层的工资,一分不少;中层的位子,稳如泰山。那些有背景、有关系的人,动不了;领导的心腹,更是稳如老狗。

那最后,这刀砍到了谁的头上?没错,就是那些每天埋头苦干的老实人。

说的“降本”,其实就是“减人”。

先是发个通知,说要过苦日子了。然后呢,各种“优化组织”的说法就来了。

工资先给你砍一刀,福利悄悄地就没了。想拿个好绩效?难啊!就算离职了,补偿还得给你打折。

你不想走?行,给你定个根本完不成的KPI。完不成?那不好意思,绩效全扣。还不走?调岗、给你压力、穿小鞋,总有一款适合你,让你待不下去。

有个朋友就在某家国企的一线工作,他说他们那儿为了“降本增效”,硬生生调走了一个班次的人。剩下的人呢?干的活儿更多了,计划还乱得一塌糊涂。这就像让一个萝卜填三个坑,还得把这萝卜掰断了用。

领导们给这种做法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人员结构优化”、“人力资源改革”、“岗位价值提升”。说白了,就是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再来说说“增效”,其实是在“加戏”。

会开得比以前多了,但事儿办得更慢了。材料堆得比山还高,但创新越来越少。流程越来越复杂,效率却越来越低。

高管说,这是“工作留痕”。中层说,这是“过程管控”。基层员工只能苦笑,这分明是在给领导演戏看。

最可笑的是,真正干活的人一个个被“优化”掉,而那些擅长演戏的人却步步高升。

在领导面前,PPT做得那叫一个漂亮,会议发言积极得很,朋友圈也是日夜在线。领导一转身,工作就推来推去,项目拖拖拉拉,问题,就是踢皮球。

午休时间,茶水间里高谈阔论企业发展;下班时间,办公室里空荡荡的工位上,灯还亮着。这些人,把“演”字发挥到了极致。

你说这是在提高效率吗?分明是在逼人演戏!

更气人的是领导们的那些话术。

“大环境不好,要体谅公司。”“现在找工作不容易,要知足。”“要有大局意识,为企业着想。”“这是企业转型的必经阶段,要共渡难关。”“年轻人要吃得了苦,经得起磨练。”

这些话听起来挺有道理,但你天天给基层员工灌毒鸡汤,谁愿意喝?

高管们拿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还盯着基层那点工资绩效。自己决策失误亏了钱,却让基层员工来背锅。项目上的问题,最后都成了“要过紧日子”的借口。

这样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呢?

有能力的人,早就看清形势,拍拍屁股走人。真正踏实干活的人,要么走了,要么在等机会走。留下来的,要么是关系户,要么是没办法只能留下的。

表面上看,是省了点人力成本,但实际上呢?企业把未来都给丢了。

就像胖东来的创始人说的:“你不把企业员工当人看,员工怎么会跟你奋斗?”

但现在呢?央企国企这艘大船上,驾驶室里是高高在上、出谋划策的高管;甲板上是忙着表演、寻求上位的“戏精”;底舱里是被压榨到极限的基层员工;而那些被抛弃的老实人,只能在水里挣扎。

这不是“降本增效”,这是在“挖央企国企的墙角”,是在“毁未来”。

改,还来得及。不改,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