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一个英国人来到了中国,来给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贺寿。
这个人秉承英国国王的旨意,搭乘头等兵船“狮子号”,带着卫队,以及给乾隆准备的高档贺礼,从交趾支那(今天的越南南部)的多伦海湾出发,一路北上,抵达北京。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英国人以正式的、官方的形式,前来拜会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大国。
这个英国人的名字叫乔治·马尔嘎尼。
当然,马尔嘎尼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带着一个庞大的使团。他们满怀热忱地出发,期望是能够在北京与大清朝廷达成贸易协定,并设立领事馆。
他们的期望,能实现么?
在马尔嘎尼率领的英国使团到来之前,中国与西方国家没有正式的邦交,西方国家没有派遣驻中国的使节,中国也没有派大使或公使过去。
个中原因,一是中国与西方国家距离遥远,隔着十万八千里,还有汪洋大海,交通十分不便;
二是中国在经济上以自给自足为主,与西方国家没有很大的贸易需求,双方缺少往来的必要性;
三是中国的统治者从骨子里看不起西方人,把他们当作琉球人、高丽人看待,认为他们都是“蛮夷”。也不承认国与国之间的平等,西方人来到之后,都必须尊中国为“上国”而自称“藩属”。
总之,马尔嘎尼的这次率团来访,算是揭开了中国与西方国家正式往来的序幕。
马尔嘎尼是带着英王的期待与使命来的:尽可能迁就中国的各种礼节;中、英必须平等;让中国知道英国并不是一个野蛮国家,而是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
具体来说,英国政府希望马尔嘎尼向大清国传递如下信息:
第一,英国愿意派全权大使常驻北京,如果中国也愿意派大使去伦敦,英国政府必定用最优礼仪款待;
第二,英国希望中国加开通商口岸,促进贸易交流;
第三,英国希望中国有固定的、公开的海关税则;
第四,英国希望中国能够提供一个小岛供英国商人居住及储存货物,如同葡萄牙人在澳门一样。
乾隆一开始是很欢迎马尔嘎尼一行的,毕竟这些蛮夷之人带着十分精美的礼品,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只为给他“上贡祝寿”。
人逢喜事精神爽,乾隆一高兴,就准备在金銮宝殿接受“藩属贡使”马尔嘎尼的三叩九拜了。
然而,乾隆失望了。
“蛮夷”马尔嘎尼表示,拒绝向乾隆行跪拜之礼,除非大清皇帝做出承诺:将来中国派公使去伦敦时,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者,中国马上安排人员,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画像行跪拜礼。
这还了得?
区区红毛鬼、蛮夷、藩属贡使,见了大清皇帝竟敢不下跪?
还胆敢要求大清重臣向一个画在纸上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红毛鬼下跪?
岂有此理?
成何体统!
乾隆当然是怒不可遏,匆匆接见完毕就拂袖而去,让马尔嘎尼有多远滚多远。
可想而知,马尔嘎尼这次来访所肩负的使命,全都泡了汤。
其实,对于这次来访的结果,马尔嘎尼早就已经有所预料。
在抵达京城之后,马尔嘎尼就敏锐地觉察到,对于他所准备赠送的那些富含“奇技淫巧”的礼物,清廷的大臣们并没有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是漠然视之,觉得十分寻常,不值得稀奇。
事实上,马尔嘎尼在踏上中国的土地后,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已经深刻地感受到这个东方帝国的人民是如何保守、自负、愚昧、狡猾、野蛮和不思进取。
马尔嘎尼意识到,当下的中国,有着两种性格完全不同的人:汉族人和满族人。虽然这两种人的外貌几乎一样,并且都臣服于拥有绝对权威的大清皇帝,但这两种人受各自环境的影响,有着迥然不同的思想倾向。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以来,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中国的朝廷一直都被汉族人牢牢把控,直到1616年满族人建立大清王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金国,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后,朝廷的掌控者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被汉族人称为“异族”的满族人成为了统治者,而汉族人则变成了被统治的对象。
一方面,满族人把自己当作大清皇帝的“自己人”,参与并协助皇帝对汉族人进行统治,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要比汉族人高。
另一方面,汉族人想要升迁,大多都会选择投靠某个满族高官,并且时刻表示效忠。但效忠其实是虚伪的,往往只存在于表面,因为汉族人从骨子里充满了对满族人的憎恶和讨厌。
统治与被统治,以及虚伪的效忠,自然而然地导致或者催化了诚信的丧失,中国人不守信用也就不足为奇。他们可以答应请求并许下承诺,但并不准备兑现,说的是这套,做的是那套,就算被觉察或者受责备也满不在乎,既不感到奇怪,也不觉得羞耻。
从改国号为大清的1636年,到马尔嘎尼来访的1793年,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多年,但中国社会的整体文明和文化程度并没有有效发展,无论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化、科技、艺术,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有些甚至还出现了倒退。
在马尔嘎尼看来,过去的一百五十多年里,西方国家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国人的文明程度已日益提高,反观中国人——无论是汉族人还是满族人——几乎全部都保持着一贯的、强烈的自大、自负和自傲,如同半野蛮人一样。
可以说,这些中国人对于西方国家的发展状况一无所知,对马尔嘎尼使团所带来的各种科技感满满的器物也全都不以为然,满不在乎,无动于衷,没有表露出丝毫的自愧不如的神色。
马尔嘎尼还注意到,尽管中国人很讲究礼节,有各种出行、跪拜、作揖等仪式,但他们内心深处其实对这些礼仪并不真正在意,尤其是在朝廷上,几乎每个官员都是表面殷勤而内心猜疑,看似礼节周到其实暗藏粗鲁,假装谦逊无比其实顽固到底。
基于在踏上中国土地之后,所看到、听到、感受到和接触到的种种,马尔嘎尼其实已经对大清皇帝不报什么期望了,所以才坚决拒绝了向乾隆行跪拜礼,随后就被赶回了英国。
原本抱着美好期待和愿望的中英邦交之旅,最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草草收场。
23年之后(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英国再次派出以阿美士德为特使的使团访问大清,但依然因为跪拜礼节等细枝末节的事情不欢而散,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自此以后,英国国内涌现出一种观点:对于大清国,只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武力强迫,二是绝对服从中国,三是根本不要交往。
最终,英国人选择了第一条路:1840年(道光二十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全文完。部分内容参考《中国近代史(蒋廷黻)》、《马尔嘎尼使团使华观感(马尔嘎尼)》)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