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县有关方面对富宁一中学生质问学校的核查通报,很难说不是敷衍或者答非所问。
这一事件实际上投射了关于利益与矛盾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关于学生利益本身的话语权问题,另一个就是关于学校发展的资源分配问题。
在富宁官方的核查通报中,强调了无论无人机表演还是安娜草堂都未挤占学校宿舍修缮经费,并认为学生宿舍10人间具备了正常住宿条件。
所以问题来了,什么才算具备正常住宿条件呢?这个条件,通报里并没有进行披露和回应。
很显然,校方认定的条件和学生认为的条件有差距,并因而产生了矛盾,于是就有了学生发声抗议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学生宿舍的直观感觉可能包括设施陈旧或老化,譬如墙面床铺桌椅等亟需改换或维修,譬如卫生间下水时常堵塞乃至漏水,譬如洗漱间以及暖气反复出现问题等。
而这些,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说,可能会更容易形成宿舍条件很差的定义。
而校方可能因为角度不同,或许认为这是符合正常住宿条件的定义。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从维护自己的权益角度出发,学生认为需要有自己的发声和话语权,否则很难被重视。因而,就发生了学生在活动现场公开质问学校的事情。
事实上这种环境下的公开发声的确很需要勇气,它需要打破权威惯性争取权利,不仅拒绝了被动接受学校的决定,甚至,还可能会引发让自己无法独善其身的后果。
再看这份调查通报,它并没有体现出一个沟通和决策的过程,不谈学校资源分配的依据和理由,只用一种权威性回应来答非所问。
因而评论区里更加热闹了。
所以,这件事的本质要求是,需要各方之间的平等对话,需要校方对学生质问的直接回应,而不是以这样的方式终结话题。
学生认为有钱搞其他的却不优先解决学生的基本生活设施问题,其实就是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连自己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这是学生们无法接受的。
当然,关于资源配置问题,学校可能需要进行权衡和分配。因于立场和出发点不同,所以很显然矛盾性就凸显出来了。
那么这种资源配置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只能说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有人说,学生勇于发声是这一事件中最大的亮点,它是不对等条件下挑战权威的可贵精神。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切实关心自己利益的表现,是争取权利平等的表现。它可能会促使学校反思,考虑如何通过更透明的沟通和决策过程,加强以人为本理念。
这些做到了,或许更能增强学生的满意度,更能体现出学校的管理水平,从而更会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声誉,而不是如此装面子。对此你又如何看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