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会师,然而,两军会师之后,张国焘却公然分裂红军,率领红四方面军南下。1935年10月5日,张国焘在四川马尔康县卓木碉召开会议,宣布另立“中央”,公然将分裂进行到底。
值得一提的是,张国焘比较迷信共产国际,他的想法就是建立一个共产国际承认的“中央”,为此,张国焘专门炮制了一份“中央委员”的名单,这份名单有很多人都是“六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但因为张国焘的信息闭塞,他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他就把一位已经牺牲的高级干部列入中央委员名单。
这个被张国焘列入“第二中央”的“中央委员”就是徐彦刚,张国焘不知道的是,在他另立“中央”之前,徐彦刚已经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徐彦刚出生于1907年,四川开江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时期,徐彦刚曾在重庆江北中学读书,在这期间,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1926年,徐彦刚考入重庆中法大学,在校期间,他也坚定了内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光荣地加入了我党。
1926年冬天,徐彦刚投笔从戎,前往武汉,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次年,大革命运动失败,徐彦刚参加了湘赣边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军事斗争,并跟随部队上了井冈山。在这之后,徐彦刚担任了红四军三十二团参谋长等职务,他也了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保卫与建设,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29年,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徐彦刚转移到永新、莲花等地开展游击战,次年,他所率领的地方武装被编入红六军,徐彦刚担任了第三纵队纵队长,不久后,他又改任红一军团红三军九师师长,此后徐彦刚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前三次反“围剿”,为建设与保卫中央根据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那段时期,徐彦刚成长很快,他也在战争中学习了战争,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指战员。1932年3月,徐彦刚晋升为红三军军长,不久后,徐彦刚又担任了红一军团参谋长,同时,他也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并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3年冬天,徐彦刚调任湘鄂赣军区司令员,率部参加了巩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战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踏上了长征之路,徐彦刚则留守湘鄂赣根据地,并带领根据地的军民坚持在平江、浏阳、铜鼓等地开展游击战争,策应主力部队的长征。
红军的长征非常艰苦,留守红军也同样艰苦。即便如此,也没有动摇徐彦刚的革命信心,而且他还率部取得了大源、虹桥等战斗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火种。1935年6月,面对国民党对根据地的进攻,徐彦刚有条不紊地组织突围,可惜的是,他在突围过程中不幸受伤,9月,徐彦刚在养伤期间被敌人杀害,牺牲时年仅28岁。
徐彦刚曾担任红三军军长以及红一军团参谋长等重要职务,张国焘对他的战绩也是耳熟能详,因此,在1935年10月成立“第二中央”时,张国焘特意把徐彦刚安排为“中央委员”,只是他的此举闹出了笑话,因为在这之前,徐彦刚已经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