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寒岫冷月

美国为什么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仅几个小时,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就下达命令,对这个岛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这道命令打破了美国海军的惯例,毕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是坚决反对德国使用无限制潜艇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偷袭珍珠港

美国海军的这道命令除了对日本的偷袭行为感到愤怒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很多维持战争机器所必不可少的物资都需要从其他国家运回本土,进行加工制造之后,再将成品送到前线部队。由于日本主要依赖海洋运输,在全面战争爆发之后,日本不论公私,所有的舰船都由国家统一管理,油轮和货船也被征用去运送各种战争物资,成了日本战争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对其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破坏其海洋运输线,将会对日本,尤其是它的军工业造成极为有效的打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太平洋战争刚开始时,美国在太平洋战区的潜艇分属太平洋舰队和亚洲舰队。亚洲舰队有23艘大型潜艇和6艘小型的"S"级艇,而太平洋舰队虽然拥有21艘大型潜艇,但超过一半正在维修、改装或者试航。潜艇数量不多再加上两个不容忽视的弱点,使得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无限制潜艇战远远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这两个弱点其中之一是鱼雷不可靠,达不到所需的命中率;另外一个是战术理论有缺陷,由于在战前夸大了潜艇易受攻击的弱点,使得美军潜艇指挥官们在作战时过于谨慎,主动性不高。这两种原因使得美国潜艇的战绩差强人意,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整整6个月中只击沉了35艘日本商船,而这些商船还是因为缺乏战舰的保护才遭到噩运的。

既然美国海军已经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日本海军为何不加强对商船的护航?

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日本海军一直轻视潜艇,低估了潜艇的威胁程度,不重视潜艇战;其次,战争刚开始时,日本拥有600多万吨商船,即使在整个1942年被美国潜艇击沉的船只也不过70万吨,而那一年日本建造的新船就达到了100多万吨,弥补损失绰绰有余,所以日本海军对护航问题并不怎么上心。

在1942年春季以前,日本的商船在航行时都没有军舰护航,直到遭受美国潜艇不断袭击之后,东京海军军令部才有了护航的念头,不过这个念头显然因美国潜艇拙劣的攻击而变得漫不经心,军令部虽然在台湾建立了一支护航舰队——第一护航舰队,但分配给舰队的只是几艘老掉牙的驱逐舰,派去的军官们和这些驱逐舰也很相配,都是些年龄过大、在和平时期可能已经退役回家种种花草的。这样的舰队即使拿来当摆设都有些搞笑,更不用说护航了,但日本海军却认为已经足够对付这些笨拙的美国佬了。

对护航的轻视注定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1943年1月,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潜艇指挥官罗伯特·英格利希少将在一次飞行事故中丧生,查尔斯·洛克伍德海军少将接任为新指挥官。上任之后,他雷厉风行地实施了整顿,先后撤掉了将近1/3的艇长,换上了积极性很高的年轻指挥官。虽然换上了积极主动的军官,潜艇的攻击次数大为上升,但发射的鱼雷数量与击沉日本船舰的比率仍然相差极大,于是洛克伍德命人在夏威夷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结果发现鱼雷的磁性和接触起爆器不可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克伍德视察潜艇

针对鱼雷的问题,洛克伍德在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大发牢骚:

"如果军械局不能向我们提供打中就炸的鱼雷或比玩具枪大的枪炮,那么,看在上帝的面上,让舰船局设计一种带钩的篙吧,我们好用这种篙把敌舰的装甲板扯下来。"

舰船局当然不会去设计带钩的篙,而是设计了新型的"马克-18"型鱼雷。1943年9月,洛克伍德得到了第一批"马克-18",这种鱼雷不留尾迹,从而弥补了速度的不足。到了年底,大部分美国潜艇装上了这种鱼雷。不过,这种鱼雷虽然命中率提高了,但又产生了其它的问题,比如在1944年,潜艇"刺尾鱼"号发射了一枚"马克-18",却被该鱼雷绕了一圈后击中沉没。不过总的来说,大多数时候这种鱼雷还是很有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倒霉的"刺尾鱼号"潜艇

新鱼雷的出现使日本船只的损失数量急剧增加,迫使日本海军在1943年年底增加了护航舰队,但这些护航舰队规模仍然很小,舰只也还是一样的老破小,而这时候的美国海军也改变了以往的"独狼"战术,开始用"狼群"战术对付敌人。美国潜艇的艇长们在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后,已经成长为有经验的水下猎手,相互之间的配合能力也很强,那些由老旧军舰和过气军官组成的日本护航队对这些"海狼"们根本无能为力。

此外,美国的破译人员还破译了专供日本商船使用的密码,让潜艇指挥官们能够清楚地知道日本商船的位置和航线,极大地提高了击沉日本船只的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美国潜艇击沉的日本货船"通货丸号"

到了1944年1月,美军潜艇击沉日军船只的吨位已经达到294,902吨,仅仅一个月就被击沉这么多,已经远远超出了日本的船只补充能力。对日本的海洋运输业来说是个相当沉重打击。

醒悟已经太迟了。

商船的巨大损失对日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日本是个极其依赖外来物资的国家,除了工业原料之外,食物也同样需要外来支援,即使日本军方对老百姓的死活毫不在乎,但对于军工业急需的原料他们却不能等闲视之,毕竟,没有钢铁就不可能制造出飞机、坦克和军舰,而没有石油这些都得变成一堆废铁。到了这时,东京的海军军令部终于意识到了护航的重要性,试图加强反潜能力。他们在冲绳建立了"大护航司令部",由神代中将担任司令,这一次,大护航司令部得到的不再是老破小,而是几艘航空母舰、一支航空大队和一些驱逐舰。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护航队应该是不错的,可惜,由于日本海军长期以来不重视护航,因此这支舰队在承担此种任务方面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使得它们的护航也变成了一种象征,而且由于日本战事的不断失利,需要紧急运送部队和补给品的岛屿和基地越来越多,征用的商船数量也越来越大,相比之下,日本护航舰队的数量却严重不足,就连对一些船队做一点象征性的护航都有心无力。

随着美国新造的潜艇不断下水,到了1945年上半年,日本通往外界的商业运输线基本被切断,也等于切断了它的生命线。日本的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不可能逃脱失败的厄运,即使是最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也明白再无胜利的可能,只能凭借武士道精神顽抗到底,以便能向盟军提出自己的条件,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结束战争。但是,同盟国不可能按照那些狂热分子的希望来结束战争,当日本拒绝波茨坦宣言时,原子弹落在了长崎和广岛,加上日本关东军在东北被苏军击溃,迫使日本天皇最终做出了无条件投降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子弹在广岛爆炸

不得不说,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潜艇的贡献是极大的,它们击沉了1113艘500吨以上的商船,还有65艘被击伤后很可能也在逃跑途中沉没,总之,击沉的船只总吨位达到5,320,094吨。由于这些船只大多是货船,这就造成维持日军生存的血液逐渐枯竭,加快了日本败亡的速度。

参考资料:

《美国潜艇史》 [美] 诺曼·波尔马

《潜艇发展史》 [英] 爱德华·霍顿

《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 [美] E·B·波特

《太平洋战争1941-1945》 [英] 约翰·科斯特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