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关注着社会上的各种现象,“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就像一根刺,扎在我的心上。每次听到关于他们的消息,我的内心都无法平静。
在河北邯郸,在山西的寄宿制学校宿舍,那些事件中的孩子,他们都是留守儿童。媒体报道之后,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孩子的现状,更是背后深层次的无奈。他们的父母远走他乡去打工,留下孩子独自面对成长中的种种。
我想先说说为什么外出打工的人不愿意回家乡。其实大家都明白,在家乡,就业机会少得可怜。那有限的土地,种不出足够多的财富来支撑一个家庭的梦想。村子里除了种地,就没有别的营生。想找个工作,要么去镇上的小工厂,挣那点只够糊口的钱,要么就去城里的工地搬砖,可那也不是长久之计。而在大城市,哪怕是在工厂里做流水线工人,或者是送外卖、跑快递,收入都比在家乡高很多。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量,不是大家不爱家乡,而是家乡难以给予我们想要的生活。
那为什么不建设自己的家乡呢?其实很多人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建设家乡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行的。需要资金,需要技术,需要政策的支持。这些外出打工的人,大多两手空空,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投资创业。而且技术方面也很欠缺,就算想搞个小产业,也不知道从何下手。政策虽然有一些扶持,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很多困难。比如说,想要贷款创业,手续繁琐,门槛也不低。
再看看那些留守儿童,他们依旧是留守儿童,这是多么让人心疼的事。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孩子渴望父母陪伴的眼神,在学校被欺负了没人倾诉,晚上睡觉想爸爸妈妈只能偷偷抹眼泪。而他们的家乡,似乎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这种状况。
从当下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要做点什么。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比如,多建一些高质量的寄宿制学校,配备心理辅导老师。让孩子们在学校里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而且,要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吸引外出打工的人回来。可以发展一些适合当地的产业,像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之类的。
从长远来看,这不仅仅是留守儿童和他们父母的问题,这是整个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让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下去。要知道,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他们在成长中缺失了太多的爱和关怀,那他们长大后,内心会有很多创伤。
这一现象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严重后果。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人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孩子的成长需求。我们应该努力去构建一个让大家都能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
我真心希望这种现象能够得到改善。我希望那些留守儿童能够早日和父母团聚,在父母的陪伴下健康成长。我也希望外出打工的人能够回到家乡,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社会不再有留守儿童这个心酸的词汇,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出一份力。企业可以到农村投资,带动当地就业;城里人可以到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而我们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都可以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捐赠书籍、衣物,或者去做志愿者,给他们带去温暖。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留守儿童的问题终有一天会得到彻底解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