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889年11月20日(农历1889年10月28日),清军的松花江水师营正式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林将军长顺和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联衙于同年奏准建立松花江水师营,以确保松花江畅通无阻。水师营依照淮军水师章程,配备了三板、四板船12艘,安噶尔萨炮16门,并招募了水师官兵(总哨官、哨官、舵工、炮勇、浆勇等)共178名。

水师营在每年开江(江水化冻)后,在三姓、阿勒楚喀、伯都讷之间巡逻,冬季则驻扎于三姓的巴彦通和宾州厅的夹板站。同时,长顺还奏准设立图们江水师营,官兵48人,三板、四板船3只,新式炮4门。夏季,图们江水师营梭巡于图们江上下游,冬季则驻于珲春的西步江。

对于清来说,当这已经是回光返照。当然在这之前,由于不同的军事需要,也设立过很多不同地区的的水师营。

以下为笔者制作的表格,供大家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清代东北的水师营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清代方拱乾《绝域纪略·流传》记载:“本朝控制诸夷,受人参、貂狐皮贡,爰留卒以戍之。有逻车国者,嬲诸夷,使不得贡,敌之不胜,又动大众,勤舟师,遂择八旗八十人长戍焉。复立牛录章京、梅勒、昂邦,以重其任。逻车亦不知其国在于何所,云舟行万二千里,不知其疆,所遇皆擅鸟枪,又遂讹鸟为老,讹枪为羌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资料说,有个民族本来距离很远很远,生性桀骜不驯,惯会烧杀抢掠,由于非常善于使用鸟枪(谐音老枪/羌),就被用这个词来称呼他们,同时,“逻车国”谐音等于“罗刹”,也就是俄罗斯。13世纪左右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摩拳擦掌,一路南下捞偏门了。

【有些民族的民族性不像我们这么一般“温良恭俭让”。像我们曾经讲述过的维京人、诺曼人和后来的英法美西德列强(日本另算)等国,他们的原则都是出去抢,拿不到就跑回来。沙俄也是这样的,但是矿产和领土可是不一样的概念。

反观我们曾经的很长一段历史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口裹着小脚,被“程朱理学”、“德言容功(三从四德里边的四德)”禁锢思想,越高层的人士越这样,不能像普通劳动妇女那样“天足”出去劳动。一个民族的男性只读圣贤书,女性在家出不了门,眼界自然会变窄。这样的家长怎么教育出能够骑上马横扫四方的子孙?无非是重复走老路。要论尚武精神的话,中原政权跟北方邻居比真是少了点,就算是出去干了什么也是见好就收的。】

好,我们话说回来!如果你有一个强大到令人害怕的邻居,你只能令自己强大,你不能逼着他搬家。那么清政府(以及之前的明)对于边境也是这样的做法。

我们在历史上可以看到,至少从顺治时期以来,清政府对他们的老家就看得很紧,已经建立了各种水师营和驻军,主要是为了防范北方的沙俄。1661年政府正式任命吉林水师总管,宣布大清第一支内江水师正式创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治年间,镶蓝旗的宁古塔将军瓜尔加·沙尔虎达带病坚持抗击沙俄,曾经三次在黑龙江流域击败过沙俄侵略者,收复雅克萨城,最后病逝在宁古塔。顺治帝和康熙帝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治皇帝之后,在面对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入侵,康熙帝也积极抗争,努力维护祖国尊严。

以下是对该时期事件的一些简要分析。

一、背景

沙俄的侵略:

  • 17世纪上半叶,沙俄国力迅速增强,对外扩张的步伐加快。
  • 沙俄利用清廷忙于平定内乱、无暇顾及外东北局势的时机,趁机侵占中国领土尼布楚、雅克萨等地,并不断骚扰和掠夺黑龙江中下游地区。
  • 康熙帝的决策:
  • 康熙帝多次遣使与沙俄交涉、警告,但均未取得预期效果。
  • 康熙帝认识到只有使用武力才能将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因此决定发动对沙俄的反击战。

二、雅克萨之战

第一次雅克萨之战:

  • 时间:1685年。
  • 兵力:清军约3000人,由都统彭春、萨布素等率领;沙俄侵略军约400多人。
  • 结果:清军围城一个月后,沙俄侵略军粮尽弹绝,被迫投降。清军平毁雅克萨城后撤军。
  • 第二次雅克萨之战:
  • 时间:1686年。
  • 兵力:清军2000多人,由萨布素率领;沙俄侵略军约600多人(后增至800多人)。
  • 结果:清军经过数月的战斗和围困,沙俄侵略军伤亡惨重,最后弹尽粮绝。清军俘虏俄军官兵约300人,并缴获了大批船只、牲畜、粮食等物资。

三、战后谈判与《尼布楚条约》 谈判背景:
  • 沙俄侵略军撤出黑龙江流域后,中俄双方展开东段边界的谈判。
  • 康熙帝派遣索额图、佟国纲等作为特使与沙俄代表戈洛文进行谈判。
  • 《尼布楚条约》:
  • 时间:1689年。
  • 内容:以外兴安岭至格尔毕齐河、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包括库页岛在内均为中国的领土。
  • 影响: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俄之间100多年的边界战争结束,为中俄边界的长期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

四、意义

军事意义:

  • 雅克萨之战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收复失地的正义之战。
  • 清军稳扎稳打、坚持到底,展现出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和清军的战斗力。
  • 政治意义:
  •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 康熙帝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展现出智慧和勇气,为清朝的对外关系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 历史意义:
  • 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对中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它们为后来的中俄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和依据。

我们可以看到,康熙帝抗击沙俄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对外反击战争,具有深远的军事、政治和历史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作战期间,政府努力宣传,鼓励将士们保家卫国,不惜一切。当时八旗军都懂得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不能让敌人把我们的老家偷了!

例如,在第二次东巡活动中,康熙皇帝带着激情讴歌了东北老家无限风光,抒发了为捍卫祖国神圣领土,不怕来犯之敌的雄心壮志。当时天气变化,江面风浪很大。康熙在惊涛骇浪中冒雨视察水师战舰,鼓舞将士抗击沙俄入侵者,并即兴写下了《松花江放船歌》。

他的诗如下:

“松花江,江水清。
夜来雨过春涛生,
浪水叠锦绣谷明。
彩帆画鹢随风轻,
箫韶小奏中流鸣,
苍岩翠壁两岸横。
浮云耀日何晶晶?
乘流直下蛟龙惊,
连樯接舰屯江城。
貔貅健甲皆锐精,
旌旄映水翻朱缨,
我来问俗非观兵。
松花江,江水清。
浩浩瀚瀚冲波行,
云霞万里开澄泓。”

由于大家见惯了历代文学家的好诗好词,所以对于少数民族出身的皇帝的诗可能觉得谈不上多高的文采。但是,我们能读出来一个政权上升时期的君主励精图治的进取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世不乏人追捧的、和康熙年龄相仿的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正黄旗贵族明珠的儿子)就不同了,他的思维和教育体系可以说是“充分汉化”,如果是不知道的人随便看到他的一首词,搞不好以为是哪个婉约派的汉族文人写的。

纳兰陪同康熙巡视时写了不少作品,属于是“皇上出差我想家”的凄美悲凉(唧唧歪歪)风格,不像是御前侍卫,反而像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忘了东北才是他的故乡,他离开了富贵的北京,到寒冷的东北出差的时候感觉无比难受。

可是身为八旗贵族的纳兰怎么不想想,那些比他年长的八旗官兵也在风雪交加的边境上抗击沙俄,只是那些人没有在皇上身边,也不出名、文笔不好,没有机会去这样发牢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就在这悲凉的话语之中,纳兰为将来大清的命运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又向前走了100多年,这一次不光是沙俄卷土重来,很多列强践踏在大清的身上,一直到它灰飞烟灭。

我国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的大清,已经重新站在世界舞台上并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居安思危,我们不能忘了那段历史。在国与国的交往之间,没有天然的敌我之分。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了制止可能对我国垂涎的力量来犯,我们还是要强大、再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