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出“最差”乡镇31个次,约谈领导干部77人次,虽有压力也有减负!

碧翰烽/文

据媒体报道,重庆南川推行“最差行政效能乡镇(街道)大家评”。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评差”倒逼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效能,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地方的“发展指数”。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区已开展评议10次,评出“最差”乡镇31个(次),分级约谈领导干部77人次,全区阻工报警数量同比下降34.8%,中小微企业业主满意度同比提升3.49%,南川区政务“好差评”评价好评率持续保持在99.9%。

从这个评议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不妨讨论讨论:

一是监督权力。评议紧盯基层权力,明确乡镇(街道)在抓项目建设、信访、阻工报警、森林防火等各项工作落实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3类行为、18种具体表现,让评议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比如办事方不方便?政府承诺是否兑现?是否有拖延怠慢……

二是营商环境。评议的主要方向是优化营商环境,促使基层更好地服务项目、服务企业。

三是群众评价。评议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邀请项目业主、中小微企业业主等9类人员“打分”,满意不满意由群众说了算。

四是保护机制。“评差”机制中也包含“保护”机制。南川区相关负责人说,若乡镇(街道)在单次评议过程中,只有加分项,无任何减分情形,即使该乡镇(街道)在该次评议中排名靠后,也不列入最后3名的评议范围,防止“小”乡镇因加分较少,被评为“最差”。此外,针对扣分事项,相关指标牵头单位在报专班办前,提前告知乡镇(街道),允许其解释申诉。

应该说,这样的评议是有很大压力的。一是评议常态化,频次也比较高,基层随时随地都会有压力。二是评议有排名,只要是排名,工作就会有压力,基层对于考核评议最大的负担,就是排名,因为排名就会有前有后,而且是动态调整,容易让人疲于奔命。三是评议直指问题。服务怎么样?问题有没有?一方面是群众评价出来的,必须围绕群众;再一方面政府充分运用群众评价意见,实行排名通报整改,必须坚决落实。

令人感慨的是,在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当中,当地也能够坚持推进最差乡镇街道评议。现在有的地方和单位担心成为基层减负形式主义的典型,对于排名的工作,恐怕是不敢担当,不敢作为,导致出现了减负担成了减责任、减工作。

而且,当地在评议工作当中,能够在排名工作当中,提出了“保护”机制,还是值得很多地方和单位学习考虑。

如“小”乡镇没有减分情形,只是因为加分加不过人家,即使排在后面也不评为最差。还有扣分事项允许乡镇解释申诉。这都是比较实事求是的。也就是说,不能唯排名而排名,还是要考虑实际工作情形。

这就像有的高考学霸班,如果人人都考上了北大清华,再进行排名还有意义吗?即使是排在班上最后一名,又能说明什么呢?

所以,做任何工作,不是不可以排名,关键在于如何应用?还有,排名的指标与基础是什么?是不是科学?比如有的不以结果导向为原则,而是以开会发文、台账资料、拍照留痕为依据,这样排出来的名次,即使有大的分差,也是值得商榷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考核检查容易导致形式主义的原因所在。

包括现在有些领域实行的满意度测评,也是唯满意而满意,不考虑实际情况,使得基层不仅身累,而且心累。比如有的地方12345热线投诉满意度测评,面对那些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诉求,难道也要一味地追求满意率吗?

让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也是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对于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让一些“躺平”“佛系”干部无处遁形。

关键在于科学、务实、客观,不能简单粗暴,不切实际。否则,还是不要搞排名。(图片来自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