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19526984957
上面是门诊之前接过的一位震颤患者,第一次看诊的时候状态很不好,平时就有手抖,在紧张、生气时头抖,伴有脖子僵硬、心慌胸闷等症状。
性情急躁,面红,偶尔头晕头胀,失眠梦多,大便干,小便正常,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每个患者的体质、症状、舌象、脉象等情况都不同。在用药的种类和剂量上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组方:
牛膝、白芍、天冬、生麦芽、生龙牡、代赭石、玄参、茵陈、炙甘草、龟板、川楝子、僵蚕、蝉蜕、姜黄、酒大黄、珍珠母
功效:
滋阴补肝肾
在中医对颤证病的认识中,肝肾阴虚是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由于肝肾阴虚,精血亏虚,血不养筋,肝阴不能制约肝阳,肝阳亢奋无制等原因导致肝风内动。
牛膝苦酸性平,归肝肾经,重用以引血下行,折其阳亢,并有补益肝肾之效。
镇肝熄风
震颤的发生在中医理论中与肝风内动有关,当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容易产生内风。
僵蚕可以熄内风、祛外风,同时可以化痰散结。天麻具有息风止痉之效,可用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配伍代赭石、龙骨、牡蛎、龟板、白芍可镇肝益阴、潜阳熄风、安神定惊;
疏肝理气
肝为刚脏,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过用重镇降逆之品,强制肝阳下行,势必郁遏其升发条达之性,配伍茵陈、川楝子、生麦芽可疏达肝气。
逐其条达之性,使镇肝而不郁遏,与利于肝阳之潜降。清疏肝热,以折肝阳上亢之势。
滋阴清热
患者大便干、舌尖红,说明有热。可用玄参、天冬滋阴清热,壮水涵木。
中医治疗特发性震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需要患者及家属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也应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