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美国制造业举世闻名。从福特汽车到波音飞机,从通用电气到摩托罗拉,美国工业产品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可如今,这些工业巨头要么衰落,要么转型,曾经繁荣的制造业重镇底特律已成为"破产之城"。
这种变化并非偶然。上世纪八十年代,里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启了美国的重大转型。金融立国成为主导战略,华尔街取代底特律,成为美国经济的心脏。
制造业加速向海外转移,中国成为最大赢家。通过出口退税等政策,中国企业得以低成本生产,为美国市场源源不断地供应价格实惠的日用消费品。
当时这看起来是双赢。美国消费者享受到便宜商品,华尔街赚得盆满钵满。可这背后,却暗藏危机。
美国人渐渐习惯了高薪金融工作,对制造业工作兴趣寥寥。一代代蓝领技工退休后,新人难觅。技术传承出现断层。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为维持消费,大举举债。如今美国政府债务已突破35万亿美元。这庞大债务的背后,是不断萎缩的实体经济基础。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旦制造业回流,美国面临两难。高工资才能吸引工人,但高成本又难以与国际竞争。这是几十年产业空心化的后遗症。
有人说,美国还有高科技产业和军工企业。但芯片制造主要在台湾,智能手机组装在中国。即便是波音公司,也深陷质量危机。
石油美元体系动摇,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渐起。这让许多人开始反思:一个只剩金融和军工的超级大国,还能持续多久?
产业工人大量减少,带来意想不到的社会后果。工会力量衰退,劳工议价能力下降。贫富分化加剧,中产阶级萎缩。
回望历史,英国也曾因过度依赖金融,忽视制造业而失去世界霸主地位。如今的美国,何尝不是重蹈覆辙?
制造业空心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结构性改变。产业工人曾是美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衰落让社会失去平衡。
某种程度说,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经济结构转型,改变了美国的面貌。
军工企业和金融资本主导的局面还能持续多久?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变迁,这个问题越发引人深思。
也许,一个仅靠金融和军工支撑的经济体,终究难以持久。但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谁也说不准未来会如何发展。
眼下,美国正竭力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可惜为时已晚,多年产业空心化的积累,不是短期内能够扭转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局面对谁都不是好事。世界经济需要平衡发展,过度金融化和军工化都可能带来风险。
看着昔日工业重镇凋零,曾经繁忙的码头冷清,很多美国人心里不是滋味。但改变谈何容易?产业工人的技术传承早已中断。
这提醒我们,实体经济的根基何其重要。金融再发达,也需要工业支撑。这大概就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