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对话频仍的20世纪上半叶,出自旧式书香门第的才女沐浴在西风中,既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学,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新时代。《中德文学对话中的中国现代女作家研究》将研究的焦点对准了以上问题。
冯晓春著,科学出版社2024年6月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精英群体,现代女作家在中国20世纪文化史上是一个耀眼的存在。她们投身社会运动,书写“问题小说”针砭时弊并唤醒民众;她们温婉纯净,让爱的阳光流溢于笔端,成为温情主义的代言人;她们反抗父权压制,斗志昂扬“打出幽灵塔”;她们热烈决绝,奉行爱情至上,浪漫得遍体鳞伤;她们道尽高门巨族的繁华与没落,为旧时代的终结唱响挽歌;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投笔从戎奔赴前线。如此多姿多彩的女性存在和女性面相,史无前例,后无来者。学界关于中国现代女作家研究的成果已不胜枚举;在大众视野中,中国现代女作家的爱与恨,愁与伤,她们的平凡人生和不平凡的传奇,都是被关注的对象。然而,很少有研究者注意到:在中西对话频仍的20世纪上半叶,这些出自旧式书香门第的才女如何沐浴在西风中,既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学,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新时代。冯晓春副教授的专著《中德文学对话中的中国现代女作家研究》就将研究的焦点对准了以上问题。
细读全书,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三大创新点。
第一,引入性别视角是本书的一大创新,把女性写入文学交流史为女性写作研究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本书作者指出文学接受中存在性别审美差异,并揭示出文学交流史中的性别权力。性别在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常常是隐身的,两性性别等级的权力关系在跨文化对话中往往被忽略。然而不容忽略的事实是:近现代中国,中国女性在接受中高等教育、留学深造和参与中外交流方面的机会远低于男性。这些因素影响了她们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视域,使她们很难成为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和视野宏阔的文学巨匠。诚如本书结尾美国女性艺术史家琳达·诺林克的论断:“伟大艺术家的成才需要经过学徒式的实习训练和教育体系的支持,以及来自社会的扶持……女性艺术家可能因为社会制度、性别偏见和伦理禁忌等提前出局,最终被历史湮没。”文学交流史中性别权力的存在和女性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正因如此,她们在文学史、文化交流史以及艺术史中的作用和影响受到了局限。
第二,本书从中德文学关系切入,从崭新的视角重新梳理了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创作。中德两国虽然相隔万里,但两国交往源远流长。从19世纪末开始,德语国家的文学、文艺和哲学思潮相继进入中国。从歌德到里尔克,从叔本华到尼采,这些德国文学家和思想家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外在面貌和精神内核。本书开宗明义表明研究的重点:就文学理念、叙事技巧、创作主题和修辞表达等而言,中国现代女性书写和德语国家文学资源曾经发生过怎样的碰撞和融合。本书强调国别资源作为文学影响源头的重要性,勾勒出“中国现代女作家的文学书写与德语文学资源的关系图谱”。德语文学资源只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本书的理论构想、研究思路和实操策略为全面梳理中国现代女作家和外国文学及文化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成功典范。
第三,本书突破文学研究的边界并实现了“史学转向”,开辟了文学交流史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范式。首先,研究从新文化史理论寻找到突破点,证明将中国现代女作家从中国现代作家群体中独立出来作为文学关系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其次,本书回到“历史现场”,打捞并钩沉了相关作家从文学初创期到成熟期到后期的全部创作,采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对译著版本、民国期刊报纸和其他历史文献逐一甄别解读,做到大胆假设,言必有据,严谨求真。对史料和实证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对阐释和评论重要性的忽视和贬损。恰恰相反,全书系统并细致地考证中国现代女性书写对德语文学的模仿、借鉴和超越,勾勒出大量丰富和鲜为人知的细节,描画出性别研究视角下中德文学交流的一条隐线,用史实补充并完善了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冯晓春副教授近年来致力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她十年磨一剑,向广大读者献上这部诚意之作。她在引言中以女性研究者的敏锐和细心洞察中国现代女性写作者在文学交流史中的缺位;她在后记中明确了自身的性别自觉和性别立场。著者毕业于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精通德语和英语,能轻松驾驭外文文献;她文笔优美流畅,开展研究具备明确的问题意识,解读文本丝丝入扣,令人信服。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交流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女作家,虽然是一部学术型著述,但不乏对于女作家生平轶事、艺术审美、文坛交游和情感历程的生动刻画和分析,可读性强。作者强调,中国现代女作家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共情他人的故事,还看到了自身的命运,缔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以《少年维特之烦恼》为代表的西方文学“有效地激活了她们大脑中存储的浪漫爱情想象,并由此构建了‘情感共同体’”。对中国现代文学和对德语文学感兴趣的读者可不妨一读。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处在文学创作的摸索阶段,现代女作家们并没有全盘接受外国文学和思潮,而是对外来文化资源有接纳,有包容,有警惕,也有质疑。这种“既谦和又批判,既好奇又豁达”的姿态实在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精彩范本。从模仿到创造,从理解到超越,她们的写作也因此具备了独立的品质和精神内涵。总而言之,本书将女性作为主体置于文学交流史的叙述中,赋予女性的阅读、写作、思考、理解和艺术转化经验以合理的历史叙事,完满实现了最初的研究设想,对中国现代女作家研究、中国现代女性书写研究和中德文化交流都提供了有益启示。
本文来源:《中华读书报》 (2024年11月13日),作者:方厚升。
中德文学对话中的中国现代女作家研究
ISBN 978-7-03-078369-1
冯晓春 著
在中国现代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包括“德系资源”在内的西学在中国的异文化语境中被容纳、吸收,或被批判、拒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书重视并强调国别资源的重要性,从性别视角切入研究,将中国现代女作家的文学书写置于中德文学关系的视野之下,考察她们和德语文学资源的关系,包括她们如何理解、接受德语文学和德国哲学,以及如何在文学创作中回应这些德国元素。本书将袁昌英、冰心、庐隐、冯沅君、石评梅、谢冰莹、胡兰畦、陈敬容、郑敏和沉樱等作家纳入研究视野,既从新的视角和层面重新阅读、研究和审视冰心和庐隐等热点作家,又对逐渐淡出中国现代文学史视野的冯沅君和胡兰畦等作家做出钩沉和反思。此外,本书通过爬梳中国现代女作家的相关翻译成就,力图为汉译德语文学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和传播提供更充分的实证资料。
(本文编辑:刘四旦)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科学出版社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