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药,一直是我国医保基金监管领域的一处历史顽疾。

通常,不法分子通过医保报销渠道获取药品,经过非法转手,再次进入市场卖给患者,被称为回流药。在过去20年,倒卖回流药行为屡禁不止,金额上亿元的案件都时常发生——数年前,仅是浙江的一个县,倒卖回流药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0亿元;江苏一对夫妻,依靠倒卖回流药,在当地购置了5套房产。

触目惊心的涉案金额背后是回流药监管困局。在过往监管中,打击回流药的方法成本高、效率低,导致这一黑产一直未被斩断。近期国家医保局通报,这一历史顽疾的破解之法已被找到。

11月13日,国家医保局举办加强药品追溯码医保监管应用恳谈活动。会上,国家医保局宣布,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药品追溯码的监管应用。

药品追溯码,也就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印制在药品包装盒上,是每一盒药品从生产出厂时就被赋予的唯一身份标签。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最终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则该药品就可能是回流药、假药或是被串换销售。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司长顾荣表示,药品追溯码医保监管应用本质上通过监管手段和监管方式的创新来解决历史监管难题。

过去囿于药店、医院环节采集壁垒,存在了十几年之久的药品追溯码应用始终未能在全国推行。而今,医保基金监管的新时期、新阶段已至,部分药店、医院的“老玩法”将被扫进历史的故纸堆,零售环节昔日以“增加成本”为借口的推脱,将无法再回避新监管时期的车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厉风行推进“药品追溯码”

11月13日,在一场有40多家医药生产、药品销售等龙头企业参加的恳谈会上,国家医保局通报了部分药品追溯码重复报销的情况。

按国家医保局要求,相关连锁药店需进行自查,如若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在2025年1月1日之前,要主动退回医保基金。

恳谈会上,国家医保局还表示,2025年1月1日后,国家医保局将正式开始药品追溯码的监管应用。

业界多方表示,国家医保局推进药品溯源码应用的速度,称得上雷厉风行。

在今年1月,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一起回流药骗保大案,回流药品重量高达9吨、涉及3000多个品种、涉案价值达2亿元、一年非法获利就高达2000多万元。彼时,医保部门是通过患者的医保卡异常发现上述案件的线索,这种方式毕竟不如药品追溯码直接、高效,也使得回流药监管存在困难。

彼时,一位药品流通领域资深从业者曾对《健闻咨询》表示,“药品追溯码可以在回流药监管上发挥重要作用,但距离零售环节扫码全覆盖,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令人没想到的是,仅仅不到一年时间,国家医保局多措并举,药品追溯码工作雷厉风行地快速推进——

2024年4月,国家医保局开展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采集试点工作;9月,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广;10月底,第一次通报采集工作进展;11月13日的恳谈会上,第二次通报在药品追溯码采集上的工作成绩:33万家定点医疗机构、49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共上传51亿条数据,覆盖全部市级统筹区。

医保部门能如此快地推动此事,离不开药监部门此前十几年的耕耘和积累。

“药品追溯码最早起源于2006年,当时,药监部门为了加强对麻精药品的管理,药品追溯码的前身‘药品电子监管码’应运而生,后来适用范围逐步扩大到疫苗、血液制品等‘四大类’药品和基本药物。”中国联合数据资深专家王培宇介绍。

十几年间,虽然药品溯源码的运营主体有所变更,但药品追溯工作一直坚持了下来。目前,基本所有药品生产企业,都会在药品出厂时进行覆码,保证下游有码可扫。一二级流通环节的扫码工作也有较高覆盖率,只是一直未能覆盖到零售环节。

零售环节不扫码,药品追溯就无法闭环,基金监管作用就难以发挥。

此间困境,直到此次国家医保局介入,将零售环节扫码和基金结算挂钩,才将药品追溯码的最后一道链条打通。“随着药品追溯码的全面采集和应用,医保基金监管将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顾荣说。

在消费者端,国家医保局打算借助民众的力量,尝试继续推动在药品购买的电子小票上增设追溯码。消费者可扫码查询,如果发现该药品有多次扫码记录,可以直接向医保部门举报,并获得赔偿。

顾荣表示,大数据时代,对于欺诈骗保,过去查不到不代表现在查不到;现在查不到不代表未来查不到;地方医保局查不到不代表国家医保局查不到,“总能把欺诈骗保查出来”。

终结回流药骗保史,打通零售环节

有人曾估计,回流药涉及的欺诈骗保黑色产业链的产值,或高达百亿元。

近些年曝光出的回流药大案,涉案金额动辄上亿。一直以来,回流药和医保制度相伴而生,回流药藏匿于医保的影子中,未曾中断。2024年,国家医保局在基金监管上动作频频,不断有骗保案件被曝光、处理,回流药更是其中监管重点。

“受限于技术手段,过去对于回流药,没有什么好办法,导致回流药长期存在。”王培宇介绍,药品生产企业也深受回流药荼毒,“对于药品追溯制度,药企非常欢迎,药企可以借此对药品进行流向管理。”

回流药将药企的价格体系打乱,出现市场流通价格低于药企出厂价。甚至有药贩子猖獗到主动联系药企,提出以低于出厂价的价格卖给药企。

在恳谈会上,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直言,复星医药在产的400多个品种的药品已经全部赋码,覆盖到最小销售单元。他建议,强制要求所有生产、批发和零售企业在全部流程扫码上传,实现全链条的数据管控。

药品追溯码的应用,将终结回流药猖獗的局面。

作为基金监管方面的负责人,顾荣还表示,2023年全国范围共追回医保基金186.5亿元,2020-2021年,每年都超过200亿元。按照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到10亿参保人来计算,每人每年可以少交20元,正好对应今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上涨的部分。而倒卖药品黑色产值可能高达几百亿元,运用药品追溯码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将释放更大的增量效应。

除查处回流药之外,药品追溯码还可以防止药品串换、空刷和假冒——串换是指将鸡蛋、洗发水等非药品串换为医保药品;空刷是指虚构处方,实际未提供药品;假冒是指将假药伪装成真药。

此前,药品追溯码未能全面推行,主要囿于药品零售环节的抵触。

零售商的抵触原因也很直接,药品追溯码地推行会实实在在增加零售环节的成本:从大包装到小包装,反复扫码工作负担大;零售环节药品69码(中国商品条码)和追溯码都需要扫码;最小包装没有赋码,拆零售卖时无法扫码(如消费者要一个创可贴,生产企业未赋码到这一层级);一些药品缺少中包装,药店或医院进货时需要拆零,扫码不便;对药店销售人员进行培训需要较长时间等等。

王培宇向《健闻咨询》表示,如今这些困难可以通过技术解决。比如,技术上可以实现69码和追溯码互相映射,药店零售时只需扫描追溯码,即可关联69码。“很多环节有自动化解决方案,并不需要药店工作人员一盒盒扫。”对药店和医院而言,可以帮助其进行精细化管理。

文 / 宋昕泽

编辑 / 李 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