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述策团队
按语
研究美军有一定的门槛,而且有几道门槛:第一道门槛,英文要好,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第二道门槛,能实时查阅一手英文资料,这是必要条件;第三道门槛,研究美军至少要有10年以上的积淀和功力,这是底气;第四道门槛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门槛——对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做出准确的研判,这是核心能力。
研究美军有正确的“姿势”,也有错误的案例,今天就介绍一对一错两个典型案例。
海湾战争让美军扬眉吐气,走出了越战阴影。作为这场战争的总司令、美国的民族英雄,施瓦茨科普夫(下文简称“施氏”)前途看起来十分光明。他作为大区正级别的“封疆大吏”(中央司令部司令),又有指挥海湾战争的光环,按理肯定得升官。陆军部长斯通有意让施氏出任陆军参谋长(陆军的武职1号,相当于中国的陆军司令)[1],不料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施氏不仅没升官,反而在当年就退役了,而且是没到退休年龄就“提前”走人[2]。
美国人就这样对待自己的战争英雄?
陆军部是国防部的二级部,部长的话很有分量,但还得上报国防部长,施氏何去何从,时任国防部长切尼有很大的话语权。关于施氏为什么没有高升而是脱军装走人,有一种说法非常流行——因为一泡尿[3]:
海湾战争总指挥施瓦茨科普夫为什么没能升官?
最流行的说法但也是错误的说法如下——
在飞往沙特首都历时15小时的航班上,乘客们排队上洗手间,切尼看见一位少校替施瓦茨科普夫排队,快到时喊一声:“将军!”施瓦茨科普夫才大腹便便地站起来,插到队伍里面。不止如此,切尼在飞机上还注意到,一名上校双膝跪在施瓦茨科普夫面前,帮他整理制服。
这两件事,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不足挂齿,但切尼认为他人品不行,不能出任陆军参谋长。所以,尽管施瓦茨科普夫海湾战争打得不错,打完却很快退役,失去了出任陆军参谋长的机会。可以说,这是他们对权力的监督、规范和制约。
上述结论给人印象很深,笔者也引用过,但后来发现这个解读简单了,这个结论草率了。
切尼认为施氏人品不行所以不能出任陆军参谋长,这说法有问题。美国历任陆军参谋长也有人品差的,人品问题并非出任参谋长的障碍。实际上,美军不少高官去职的真正的原因常常不是因为官方公开的小事(比如贪钱或玩女人),而是另有隐情。
到底是什么深层原因导致施瓦茨科普夫的仕途戛然而止?
5个字——政治幼稚病。仅在海湾战争前后,至少有三件事暴露了其政治智商低下。
1,第一件事儿,不会筹划,让上司的上司即国防部长切尼难堪
1991年2月8-10日,切尼在参联会主席鲍威尔陪同下到中央战区视察。施氏见两位首长来了,自然要表决心:我们将于2月21日前做好地面战争的准备![4]切尼很高兴,回到华盛顿后马上告诉了总统布什——后者已经“等得不耐烦”[5]。
2月13日,总统正等着地面部队开打的消息,施氏却报告说海军陆战队没准备好,21日来不及,得推迟到24日。切尼深知老布什“希望尽快展开行动”[6],接到报告十分无奈,本来坚持按原计划于21日进攻,在鲍威尔劝说下才勉强接受施氏的建议,“违心地前去总统那里(报告)”。[7]
2月18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8]通过鲍威尔(参联会主席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常规成员之一)要求施氏提前两天于2月22日发动地面进攻。然而,施氏说那样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不赞同。鲍威尔急了,一天之内打了四次电话,就问同一个问题——为啥不能马上展开全面或局部的地面攻势?切尼也急了,召开三人视频会议,催促施氏抓紧。
2月20日,施氏不仅不愿按照国家最高决策机构的指示准备好(2月22日发动地面进攻),甚至他自己保证的24日也做不到,而建议进一步推迟到26日。其理由是“天气状况的问题(气象预报说24日那天会有风暴)”。鲍威尔忍无可忍,怒道:“我已经告诉总统24日发动进攻。现在你要我怎么又回去找总统推延到26日?总统要求尽快动手,部长(指切尼 笔者注)要求尽快动手……”[9]两人大吵了一架,施氏作为下级嗓门儿比鲍威尔还大。最后,鲍威尔总算同意再次推迟地面进攻。
半小时后,施氏又打来电话。鲍威尔还以为要进一步推迟,小心脏快受不了,还好这次是好消息:地面进攻可以在24日开始,因为最新预报显示那天天气不错。
1991年1月21日发动地面进攻是施氏承诺的,24日进攻也是他承诺的,结果他在七天内(13-20日)三次要求推迟。试想,如果你是一级领导B(切尼),下级C(鲍威尔)的下级D(施氏)对交办的事儿一拖再拖,让大老板A(老布什)不高兴,你对D还有信心吗,还会重用D吗?
2,第二件事儿,不懂政治,执行上级命令讲价钱打折扣
施氏指挥多国部队(包括阿拉伯国家的军队)打响海湾战争的第二天(1991年1月18日)凌晨,萨达姆下令对未参战的以色列发射导弹。他这么干是想激怒以色列参战,把海湾战争变成“阿拉伯-以色列战争”,让参加多国部队的阿拉伯国家退出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然而,施氏完全没意识到这一点,觉得萨达姆打以色列和自己没半毛钱关系。
国防部长切尼要施氏安排空军对伊拉克境内的飞毛腿导弹基地进行轰炸,从源头上清除其对以色列的威胁。施氏居然拒绝落实部长大人的指示,理由是:(1)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数量少威力小,没啥威胁,“在战争大结构上,它就像蚊子咬人一口一样不能算回事”[10];(2)保护以色列是欧洲司令部的事儿,我这个中央司令部司令(主管中东、东非、中亚地区)管不着[11];(3)F-15E燃料不够。[12]
海湾战争中,切尼不懂军事,一般通过鲍威尔指挥,但这一次他直接打电话给施氏表达愤怒:“(你)干得糟透了。”[13]值得玩味的是,施氏的回忆录没提到这个细节。
关于这件事,切尼在回忆录中对施氏有两段评价:(1)“施瓦茨科普夫将军似乎也没有充分理解找出资源来打击飞毛腿导弹的重要性。”[14](2)“施瓦茨科普夫不愿意抽调轰炸巴格达的空中资源,将它们转用于在他看来没有多大军事价值的使命。这是他基于自己立场做出的误判。”[15]
克劳塞维茨早就说过,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服从和服务于政治。但施氏只懂军事不懂政治,还不听上级命令,这为他仕途受挫埋下了伏笔。
3,第三件事儿,不会谈判,导致美国倒萨计划功亏一篑
1991年3月3日,施氏与伊拉克代表进行和谈。对方提出一个请求——允许伊拉克直升机在自己国土上空飞行,理由是大部分桥梁和道路被炸毁造成了交通堵塞。施氏表示:“只要直升机不在我们部队所在地区的上空飞,那绝无问题。我们会让直升机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要确使这一点记录下来:军用直升机可以在伊拉克上空飞,不过战斗机不行,轰炸机不行。”[16]
注意,伊拉克方面并未提出“军用直升机”,施氏主动给对方提供了这一选项。美国的如意算盘本来是:萨达姆受到美军重击之后,遭到伊拉克境内反对力量围攻而倒台。如今,萨达姆虽然不敢对美军怎么样,却使用军用直升机大肆打击境内的叛乱者。很显然,施氏只是从自身出发,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导致美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打赢了还谈成这个样子,华盛顿的政客怎么看施氏?切尼的评价是:“施瓦茨科普夫坐下来与对手谈停火条件时,他过于迁就伊拉克人。”[17]
再回到1990年8月从美国飞往沙特的那架飞机上的“一泡尿事件”。当时飞机上除了施氏和切尼,还有不少高级官员,包括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五角大楼公共事务主任、中央情报局的人等。施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坦然接受校官的奴仆式服务,也真是醉了。后来,这事儿在华盛顿官场传开了,如果切尼还要升施氏的官,其他人怎么看?不过,这件事只是表面诱因,不是根本原因。
鲍威尔从切尼口中知道“一泡尿事件”后,极力维护施氏。如果不是鲍威尔一直护着施氏,切尼有可能换帅指挥海湾战争。战前,切尼多次向鲍威尔了解施氏的情况,特别强调:“你是否绝对信任施瓦茨科普夫?”鲍威尔知道切尼依赖自己的判断,于是回答道:“我对施瓦茨科普夫绝对信任。”[18]注意,鲍威尔向切尼做出这样的保证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这说明什么?说明施氏不是切尼挑的人[19],对其不够了解,缺乏信心。
鲍威尔有一段话不是为施氏总结的,看上去却简直是为施氏抵制切尼“搞定萨达姆的飞毛腿导弹”一事量身定做[20]:
“有些军官的能力显然很强,但他们的军旅生涯却并不顺利,前进的航船经常触礁。我发现他们的工作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待上面要做的事情过于固执己见。他们抵制那些他们认为是愚蠢的和自己不相干的事,结果他们自己也未能生存下来,去完成他们认为至关重要的事。”
那么,这个问题就无解吗?
那倒不是,鲍威尔想出了解决之道:“把国王要求做的事给他做好,别让他再找你的麻烦,然后你就可以抓你认为重要的工作了。”他还很得意地补充道:“很久以前我就学会了应付陆军的管理方式。”[21]
可惜,施氏是个武夫,不懂这个道理。看鲍威尔的回忆录,类似上述总结随处可见,反观施氏的回忆录,这样的反思几乎没有。所以,施氏最高只能做到大区司令,而鲍威尔则能做到军头,而且在军政两界都吃得开。
再能打的将军,如果不听话,仗打完了都可能是解甲归田的命运。美国军官好不容易才能当上将军,他们肩膀上每增加一颗星星,政治上就得成熟一分,否则很难走得更远。
最后,顺便提一下跪在施瓦茨科普夫面前为其整理制服的上校,这种当众阿谀奉承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呢?
不仅没有被处分,最后还混到了驻韩美军司令,上将。
此人叫贝尔[22],是施氏喜欢的执行官、陆军骑兵军官、装甲兵军官。施氏给他的任务是:“在这段危机期间负责我的个人纪事——完整地记录下这场危机所有有关的行动与决策,结果这本纪事厚达三千页。”[23]施氏回忆录中关于海湾战争那些章节是按照哪一天发生了哪些事来写的,精确到分钟,像战报那样详细,显然就是摘自这3000页的记事本。
总结
通过“施瓦茨科普夫的一泡尿”这个案例,至少可以说明以下两点:第一,讲故事容易吸引人,但如果想当然发挥,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误导受众。第二,要做出正确的研判,需要掌握足够多的信息而不是单一信息。海湾战争是美军在越南战争之后打的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作为这场战争的总指挥,施瓦茨科普夫为什么未能升官?除了查阅关于海湾战争的大量资料,最起码还需要看三个人的回忆录,一是施瓦茨科普夫本人,二是参联会主席鲍威尔,三是国防部长切尼,如果只看鲍威尔的回忆录并随意发挥,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第三,研判一件事一个点,还需要对美军有整体的了解,然后利用自己的分析能力进行研判。比如,美军高级将领被不正常解职,往往不是因为一件小事或表面原因,而往往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深挖一锹。总之,要弄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不是那么简单和容易的事。
本文摘自许述2024年新书《这也是美军:美军的50个弱点》。许述是“述策”团队的创建人,写过关于美军的两本普及性著作,但他在美军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分析水平并不是最高的,并非本团队的“天花板”。研究美军有不少具体领域,“述策”团队的核心骨干成员在某些具体领域比许述要专业甚至强得多,并且我们一直在吸纳研究美军的优秀人才,不断壮大队伍,这是“述策”团队将向上向好的资本和底气。比如,“述策”团队有一位在武器装备领域有几十年研究经验的专业人士,他的一个研究领域就是美军无人武器装备系统,这位老师用2年时间完成了一份14万字的成果《美军无人及于反无人机研究报告》(脚注400多个),之后又用1年时间完成了一份4万多字成果《美军无人水面舰艇和无人潜航器调研报告》(脚注170多处),后一个报告拟于明天推出,敬请有兴趣的读者关注。
参考资料:
[1](美)科林•鲍威尔著、王振西主译:《我的美国之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6年,第629页。
[2] 美军上将的法定退役条件是:(1)服役满40年;(2)年龄满64岁;(3)现军衔满5年。施瓦茨科普夫生于1934年8月22日,1956年从西点军校毕业,1988年11月晋升上将。对比来看,1991年8月时,他服役35年(军校的几年不算),年龄57岁,上将军衔满3年,没有一条符合上将的法定退役条件。
[3] 金一南:《心胜2——灵魂与血性 关乎命运》,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第25页。这事儿最早记录在鲍威尔的自传《我的美国之路》,第550页。
[4](美)科林•鲍威尔著、王振西主译:《我的美国之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6年,第574页。
[5](美)科林•鲍威尔著、王振西主译:《我的美国之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6年,第574页。
[6](美)施瓦茨科普夫、谭天译:《身先士卒:施瓦茨科普夫自传》(前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559页。
[7](美)科林•鲍威尔著、王振西主译:《我的美国之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6年,第575页。
[8]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一般由14人组成,依次是: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能源部长、财政部长(以上6人为“法定成员”)、参联会主席、国家情报总监、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国土安全顾问、白宫幕僚长(亦译为白宫办公厅主任)、中央情报局局长、国土安全部部长(以上8人为“常规成员”)。
[9](美)施瓦茨科普夫、谭天译:《身先士卒:施瓦茨科普夫自传》(前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569页。
[10](美)施瓦茨科普夫、谭天译:《身先士卒:施瓦茨科普夫自传》(前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536页。
[11] 类似的矛盾和问题不只发生在中央司令部和欧洲司令部,也发生在其他司令部之间,如中央司令部和印太司令部。例言之,巴基斯坦属于中央司令部辖区,印度属于印太司令部辖区,阿富汗战争期间,印巴发生严重冲突,到了要兵戎相见的地步,都向各自的美军司令部请求支持。美国当然不希望在阿富汗战争之外分身去处理印巴冲突,但由于印巴分别属于美国两个司令部管辖,难以由其中一个司令部统一调解,这事儿还闹到了白宫。
[12](美)迪克•切尼著、任东来等译:《我的岁月:切尼回忆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第174页。
[13](美)迪克•切尼著、任东来等译:《我的岁月:切尼回忆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第174页。
[14](美)迪克•切尼著、任东来等译:《我的岁月:切尼回忆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第174页。
[15](美)迪克•切尼著、任东来等译:《我的岁月:切尼回忆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第174页。
[16](美)施瓦茨科普夫、谭天译:《身先士卒:施瓦茨科普夫自传》(前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623页。
[17](美)迪克•切尼著、任东来等译:《我的岁月:切尼回忆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第181页。
[18](美)科林•鲍威尔著、王振西主译:《我的美国之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6年,第550页。
[19] 施瓦茨科普夫是在切尼的前任即卢卡奇任国防部长时当上中央司令部司令,但实际起作用的并非卢卡奇(施氏在回忆录中说:“我永远无法知道卢卡奇为什么决定选我”),而是鲍威尔,这也是鲍威尔极力维护施氏的重要原因。
[20](美)科林•鲍威尔著、王振西主译:《我的美国之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6年,第244页。
[21](美)科林•鲍威尔著、王振西主译:《我的美国之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6年,第243页。
[22] 巴克斯特•贝尔:1947年生,是个军二代(父亲毕业于西点军校),“国防生”出身,1969年入伍,曾在驻德美军服役。海湾战争后,他转任驻欧美军前线司令部(驻匈牙利)参谋长,1995年晋升准将,步入将军行列,2006年调任驻韩美军司令。
[23](美)施瓦茨科普夫、谭天译:《身先士卒:施瓦茨科普夫自传》(前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393页。
“述策”团队创始人简介
许述,军事学博士,出版《这才是美军》《兵道》《这也是美军:美军的50个弱点》;从军约20年,曾在战区级机关工作;退役后立“述策”团队,专门研究美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