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今日的绥远》,在战火纷飞中追寻
作者/孙树恒
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写的一本绥远的书。
最近文史专家代林老师赠我一本名为《今日的绥远》的书,我如获至宝,这本书的作者是丁君匋。
丁君匋,江阴月城镇人。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解放前,曾在上海《大公报》任业务部主任,《文汇报》任副经理,香港《文汇报》任经理。1934年,丁君訇在上海生活书店工作,并任进货科主任。这年春节期间,书店的一位同事知道丁君訇与出版界常打交道,便找到了丁君匋,说是鲁迅先生编好了一本《南腔北调集》,求丁设法帮助在短期内出版。当时的上海,正处于白色恐怖的文化“围剿”时期,鲁迅先生是名列国民党反动派黑名单上的头面人物,他写的文章只好用化名在《太白》、《文学》及申报《自由谈》等报刊上发表。如《二心集》出版不久,便遭到查禁。
《今日的绥远》是在 1937 年 9 月 1 日 出版的,傅作义将军题字“血涴山河”,而傅作义将军所撰写的《用鲜血争取民族复兴》前言,更是如同一篇宣言书,激昂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在这篇前言中,傅将军以铿锵有力的笔触,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难与抗争,也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爱国之火。 《今日的绥远》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生动的抗战教材。它详细地记录了绥远的沿革、经济状况、社会结构和宗教,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绥远的真实面貌。同时,它也深刻地剖析了敌人进攻绥远的意义、准备以及几个战役的经过,这些血与火的记忆,如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而书中用大篇幅所描述的绥远东前线视察记,更是将读者带入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些英勇的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杀敌,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民的安宁。 《今日的绥远》不仅是一部历史的见证,更是一部精神的传承。
正如后记所写,这本书编辑时,正是绥远挺战胜利,百灵庙被我军收复的时候 在那个时候绥远的战事成为具有极重大意义的事件。而绥远本身在东亚大局中又占着极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当时便决定编一部关于绥远问题的书。不只是想由此以提起大家对绥远的重视,而且也为中华民族建国史上保留一个重要的史迹。
二、绥远,从秦汉开始就是一个也耕也牧的“移民地方”
绥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战国时代。那时,赵国北边的属地已包括了云中等地,这些区域如今正是归绥、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等县的境地。可以想象,在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这片土地已经开始了它的开发之旅。
秦汉两代,绥远更是成为了中国北方的重要军事区和农产区。雁门以北,阴山以南,东至代郡(今绥东、丰镇、凉城等地),西至宿方郡(今临河县境内),中间还散布着定襄、云中、五原等郡县,这些地区如今已演变成了归绥、托克托、萨拉齐、固阳、包头、五原等县市。
秦汉时期,国家在这里驻守重兵,以防外患,同时也不断从内地移民种地,充实边防。秦皇汉武两朝,史书上记载的移民就有七八次之多,每次少则数万,多至数十万。汉武帝元狩三年。山东水灾,迁徙贫民朔方新秦中的就有70余万人,并且贷给移民数以亿万计的产业费。又汉书食货志,武帝时,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这些移民的到来,不仅为绥远带来了人口的增长,更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历史的进程总是充满了波折。尽管绥远在秦汉时期已经相当发达,但由于边地的特殊位置和战乱的无常,使得这里的经营始终无法持续稳定。到了汉献帝建安年间,天下大乱,人民逃散,绥远再次成为空旷荒凉之区。
直到北魏时代,这里才重新得到了经营。北魏建都盛乐(今和林境内),设州置镇,其中著名的延边六镇就有四镇在绥远境内。北魏世祖灭了赫连夏所得牲畜也很惊人,马有30万匹,牛羊有数百万之多,当时的牧业又是如何的兴盛。然而,好景不长,到了肃宗正光五年,沃野镇等地发生叛乱,各镇县也跟着变乱起来,干戈无定,周镇残破。
隋唐元明时代,绥远的命运依旧坎坷。隋代文帝统一南北后,只在本省中部稍有经营,不久就被突厥占据。唐初讨平突厥之乱后,设单于都护府和节度使镇守北边,实行大规模的屯田。
中唐时代,绥远农田广开,水利大兴,几乎恢复了汉时的局面。然而,唐末五代混乱,此地又成荒废。赵宋时,绥远始终未入版图,但辽、金、元三朝仍在这里不断经营。尽管安定的日子少,变乱的日子多,但农业对水利的讲究、渠道的发达以及牧业的兴盛,都见证了绥远在那个时代的繁荣。 然而,明代200余年,使得绥远再次回到了游牧时代。这是一个极大的缺憾,也是绥远至今仍然是一个贫瘠小省的重要原因。
三、绥远,经营与荒废的千年轮回。
这片东西沃野千里,黄河、黑河蜿蜒流淌,阴山横亘于北,构成了天然的地理屏障。历代王朝都以这山脉为中外一大防线,视绥远为屯田养兵、移民实边的重要区域。
当国力强盛之时,绥远便成为了固守边疆、抵御外患的坚固堡垒。屯兵设治,固若金汤,这片土地在雄浑的战鼓声中,彰显着它的坚韧与不屈。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一旦国力衰弱或中原多事,绥远便如同风雨中的飘萍,容易受外力的侵凌压迫。地方发生重大变化,多年郡县城镇之地随着改变,渐成部落地段,这便是绥远不断经营、不断荒废的千年轮回。
但每当绥远慌乱废弃以后,中原各省便必定形成个侵略扰攘的局势。绥远,这个中国西北的屏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朝历代,一旦失掉这块土地,便如同失去了西北的重要国防,外力逼迫,内地也难以安定。争城夺地,大战一触即发,从北边初起,渐至黄河流域,以至大江以南,无不受到波及。 试看司马晋时的中原大乱,宋时的南北对峙,哪一个不是因为失去了西北的重要国防而引发的?
绥远,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实则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智慧。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的地理位置,更在于它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
四、归化城的传奇:阿拉坦的筑城之梦 。
对于绥远省而言,归化城无疑就是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
明代时,绥远省被划为大同边外地,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只有茫茫的草原和游牧的部落。然而,到了明朝嘉靖年间,一位名叫阿拉坦的蒙古首领,也就是史书上所说的俺达,改变了这片土地的命运。
他初由河套东移至丰州滩,也就是如今归绥县城一代,仿照汉人的办法筑起了一座城,盖起了房屋居住。这座城,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归化城。 阿拉坦为何要选择在这里筑城呢?原因无他,只因此地水草丰美,开田种谷引水灌溉,是理想的居住地。而内地人民也被这里的肥沃土地所吸引,纷纷来此定居。因此,当时的西土默特部很是富足,归化城也成为了蒙汉人民交流的重要场所。
归化城在蒙语中被称为库库和屯,译成汉语就是青色之城的意思。这座青色的城市,在隆庆初年与明廷通好后,更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俺达被封为顺义王,他的妻子三娘子也被封为忠顺夫人,而这座城,也被赐名为归化城,寓意着蒙汉人民的和谐共处。
从明朝一直到清朝雍正年间,归化城在土默特游牧地中,汉人和蒙古人在这里共同生活,共同繁荣。雍正元年,因汉人来口外种地的人越来越多,又在归化城附近及萨拉齐、托城、二十家子、清水河、昆都仑等地各设一协理通判,进一步加强了对这片土地的管理和开发。
乾隆初年,归化城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政府对其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裁定。
到了道光年间,尽管官员的称谓有所改变,但归化城的繁荣却从未停歇。 在归化城最繁盛的时候,乾隆一朝无疑是本省开发最盛的时期。城市内的商业蓬勃发展,乡村的户口不断聚集,庙宇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五、绥远,从游学至科举的绥远蜕变。
在那遥远的时代,绥远省,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曾是文化落后的代名词。那时,来口外的人多为经商者,浓雾笼罩下的草原,商贾云集,而读书人却如凤毛麟角,散落在这片土地上的各个角落。 游学者,那些偶尔踏足此地的求知者,他们的来去如同草原上的风,无定而自由。农商大户,即便家财万贯,想要为自己聘请良师,也是一件难事。
读书,对于那时的绥远人来说,仿佛是一种奢侈,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 考试,这个衡量学问高低的标尺,在绥远却显得尤为艰难。考生们需要回到原籍投考,这不仅意味着漫长的旅途和艰辛,更是一次次心灵的考验。因此,读书人的数量始终难以增多,文化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显得尤为微弱。 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
同治年间,朔州王赓荣,一位曾游学于此地的学者。他深知口外的不利条件,学校文教难以大兴的困境。他在光绪初年做御史时,特为此事奏请朝廷,希望能在绥远设立学校,以振兴文教。
终于,在光绪十年,张之洞在山西巡抚任内奏准口外改制,共设七县七厅。同时,奏准在归绥设立学校,管理学务。贡生三年应试之期,道台就近代考,考卷交至大同,由学台约定方式。从光绪十三年起,每3年一次。至31年停考前后共有7次。 自从立学以后,绥远的读书空气逐渐打开,内地学者纷纷来此设帐授徒,比以往增多了许多。本省人的文化,从此才算有了根基。
六、绥远,村庄管理与人口变迁。
在雍正年间,绥远省的村庄管理还处在一种相对原始的状态。那时,为了核实户数,编定保甲。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然而,由于户数零散,小村庄难以独立成甲,因此必须联合多个小村庄,才能组成一甲。甲内设立甲长,管辖百户,以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这种方法虽然简陋,但在当时却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乡村住户房屋众多,设立多个甲长可以分散管理压力,避免繁琐和混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法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由于户数没有固定的阶段和姓名,导致良莠难分,给行政工作带来了种种困难。 到了光绪十年,张之洞因口外改制而引发了一次纠纷。他意识到,随着土地住户的逐年增多,沿用雍正年间的保甲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于是,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户籍管理办法:将各厅所管境地按三等划分,将种地拿粮的编为粮户,有房产且有田地的编为业户,带有家眷但无房无产无常居住的则编为寄户。对于只身备工无户可编的人员,,则根据其身份进行归类管理。
这个办法的提出,本意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人口,促进蒙汉民族的和谐共处。然而,它却意外地引发了蒙汉官厅之间的争议。将军、副都统等官员认为,这个办法有利于解决蒙古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而道台等地方官员则担心,这个办法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纠纷和不安定因素。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终,此事被上报给朝廷,奉旨复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新的户籍管理办法始终没有得到全面推行。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内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
热门跟贴